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017-11-17唐小贵
唐小贵
摘 要: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新理念在小学语文上的具体要求,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们教师还要在课前充分备课,为学生准备一个学习的更大空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手段、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方法
而今,我们的共识是,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地发挥和调动,是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参与,而不在于教师的讲得多么精彩。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可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呢?本文将进行简要探讨。
一、利用插图,激趣导入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造成了鲜明的感受。优秀的插图能给学生以情感影响,而不像课文要借助阅读想象来间接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先引导学生观赏插图,由图引出课文,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图文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教学《亲人》这一课时,在对课文的结构作了简单的介绍之后,我左手举起课本指导学生观图,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从背景到主要部分观察。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再看旁边的衣物,通过图上两个人的服装,看看她们各是哪个民族的、各有多大年纪、她们在干什么,这样学生从图中了解到画面上的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女孩是汉族人。然后利用学生的质疑:“为什么他们不是一家人,题目却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导入课题。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1.教学手段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一本书和一张嘴。这样的教学手段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课堂的需要,更难为高效率的课堂所服务。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师生们的教学积极性和趣味性。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发挥了自身优势,优化了教学流程,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形成了学生乐学、想学、要学的转变。学生的主观性得到充分发挥,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网络教学的延伸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习到了课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也获得了新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易懂,触摸了生活、社会。
2.教学过程的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体现着知识传授的过程,体现了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具体可以体现在下面几个教学环节:⑴确定目标。教学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惑不解,那就是目标不明确。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性,削弱学生的学习盲目性,还要准确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学习起来有轻松感。⑵质疑启思。教者在每一堂课中都要设置精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考和答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活跃课堂的气氛。⑶交流沟通。课堂的活力還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只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畅所欲言地交流,才能将不懂不会的知识互相和谐地消融理解。⑷总结升华。每节课的结束都要进行小结,通过小结达到升华知识的目的,因为这一过程可以把知识更加系统化、综合化、机构化,合理地梳理和归纳知识的体系。⑸反馈矫正。通过反馈矫正将知识彻底的理解和掌握,它们相互间要体现连贯和统一,形成网络。反馈要畅通,无论是作业练习还是口头提问,都要及时地矫正。不能使二者间隔时间过长,出现衔接不上的现象,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只有做到位,才能使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反馈得好,教师指导就会更有目的性,指导效果也就会更加显著。
三、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学目标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进行新课程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从课程标准的高度充分认识该节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外,特别要确定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这三个目标不存在谁轻谁重的问题,也不是占多大比例问题,而是一个培养人的问题。
从一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知识的掌握同等重要,可能还更重要一些。我们学生现在所学的这些知识,就是现在没有学好,将来只要想学,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究学习的方法,是可以自己学好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现在不培养、不达标,等到将来就迟了,不仅错过了最佳发展期,而且也使学生丧失了发展自己科学素质的兴趣与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深挖教材的内涵,准确确定出该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定出了目标才有可能进行达标,连目标都没有确定,怎么可以进行目标教育?
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随着教育思想不断发展与更新,小学语文课堂优化会不断更新、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吉春.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三纲五常”[J].学校管理,2011(04).
[2]赵素媚.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问诊与矫治[J].小学语文教学,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