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采访更要讲究差异性

2017-11-17孙愈中

声屏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差异化融媒体时代

孙愈中

摘要:融媒体时代,“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成了传统媒体改变新闻采编流程的主要方向,但广播和电视作为不同介质的媒体在采访报道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一些城市台和县级台合并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队伍,有的干脆取消广播记者,由电视记者统一供稿等做法进行剖析,认为采访是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中的首要环节,不同介质媒体对新闻采集的侧重点不同,而社会化分工又越来越细,在采编实践中,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应讲究差异性,以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 新闻采访 差异化 社会化分工

在媒介融合不断走向深入的现实情况下,许多广电媒体纷纷追求“中央厨房”的信息加工模式,实行“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城市台和县级台将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队伍进行合并,有的台干脆取消广播记者,由电视记者统一供稿。于是问题就来了,同一篇稿件分别在广播新闻节目和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导致广播电视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融媒体时代的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更要讲究差异性,这是由于采访是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介质不同的媒体对新闻采集的侧重点不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已使社会化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

采访是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中的最重要环节

采访作为一项对客观事物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广播与电视传播介质不同,记者选择内容,寻找事实的角度也会不一致。前者会更加追求声音元素,后者会更加注重画面元素。采访方法不但会因事而异,只会因媒介不同而异。

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遇到新闻事件发生时,许多城市台和县级台目前却只派出一组记者,既要完成广播采访又要兼顾电视采访。结果文字记者就会把同一篇稿子分别交给广播新闻节目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两头使用。通常情况下,听众听到的广播稿实际上就是电视新闻稿的广播版。其中的音响部分还是电视摄像机录下的同期声,根本没有什么广播特色可言。在新闻采访时,虽然广播与电视都需要同期声,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广播采访对声音的要求更高,因为广播录音缺少画面支撑;电视因为以画面为主,同期声只起辅助作用,对声音的要求没有广播高。采访环节的“一次性”完成,体现不出不同媒介产品的固有特色,因为前期采访是新闻产品生产的最重要环节,各种媒介不但有其与众不同的传播形态,更有其与众不同的信息采集方式。“一次采集”的新闻生产模式,不利于产生差异化报道。另外,传播介质不同,新闻采集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将同一篇稿件分别给广播与电视不同介质的媒体使用,那么独家新闻与个性化新闻就会从此绝迹。

“中央厨房”对新闻信息的处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后期,其优势在于对新闻素材的二次加工,而采访的成功与否则反映在前期,与能不能完整报道新闻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符合媒介融合方向,但广播和电视不同介质的媒体在采访报道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如果在采编实践中不注重前期采访的差异性,就会产生种种弊端。

各种介质的媒体对新闻采集的侧重点不同

广播记者与电视记者采访手段有差异,对新闻的采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像“有一只羊在吃草”,广播与电视的解说词就不同。广播解说词需要对更多的信息进行详细描述,来说明克隆羊与普通羊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电视解说词则只需要对画面进行补充交待就行了,如说明这只羊是克隆羊。电视记者在采访时,与广播记者的不同处还有多方面,如在新闻源上,“电视记者用摄像机拍摄到的是新闻现场的第一手材料,还是当事人对新闻现场的描述,其性质和效果截然不同,摄像机的机械记录方式根本无法将第二手材料转换成第一手材料。”在选题范围上,“电视以图像和声音为传播符号,画面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元素,电视记者在采访报道时,经常要考虑该题材有没有适合画面展示的视觉元素,是否适合上电视,选题范围受到的限制明显比文字记者多。”①在外出采访时,电视媒体需要动用的人员较多,广播记者则可以单枪匹马地完成采访任务。

广播记者在报道中会用文字描述新闻现场的具体情况,如绍兴台的广播新闻节目《绍广早新闻》中有条题为“建设生态绍兴 共享品质生活”的系列报道,记者在第一篇《昌海生物:打造绿色低碳药企助推生态绍兴建设》的开头对厂区是这么描述的:“当记者来到位于滨海新城的浙江昌海生物有限公司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花园式厂房。瓦蓝的天空下,开阔而洁净的厂区内几乎见不到人影,听不到机器轰鸣声,即便是在占到全球25%产量的维生素E生产厂区,也闻不到一点异味。”如果由电视记者来报道这条新闻,则可以省掉以上的许多文字,完全可以通过画面来直观反映。

“声音是一维传播,但除了听觉符号的语义信息呈现之外,还有声音的传真、传情、传神的听觉感染力。优秀的广播报道能使听众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②广播记者需要通过现场观察,捕捉新闻事件的个性化细节,绘声绘色地进行报道;电视则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假如把两种不同媒体的记者合并在一起进行采访,让广播记者既写广播稿又写电视稿。那么这种“一次采集”的稿件,在“多种生成”环节就无法避免严重的同质化,媒介的个性化特征就难以显现。

生产力高度发展使社會化生产的分工更细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社会化大分工。这次大分工以信息革命、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主导,反映在广播电视新闻生产领域,就是新闻采编与传播活动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广播电视采访也不例外。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队伍的整合应该是既有分工上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又体现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的规模化与集约化。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突破新闻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制约,必须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对原始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整理和分析,开发专有的、差异化的信息产品。”③而高度同质化的采访只能产生高度同质化的新闻内容和传播形态,导致受众对这类报道的反感。除了上文所述以外,广播记者与电视记者的采访设备也不同,前者主要使用录音机,后者主要使用摄像机。采访手段分别是录音和摄像。电视记者如果错过新闻事发现场,事后是无法弥补的,广播记者则可以通过电话采访当事人,对新闻事件进行追叙。在广播和电视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把采访队伍合并在一起,就是对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这样做实际上是模糊甚至抹杀了不同介质媒体的基本属性。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做到媒介融合,可以做到内容共享,尤其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内容更有直接搬移、剪辑碎化的能力,但无论新媒体如何搬演,依然存在着无法融合的一面——不同媒体无法做到受众体验的完全融合。”④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媒体介质的层层壁垒被打破了,两者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包括采访力量在内的资源大整合,广播记者在采制声音的同时可以拍摄视频和图片,电视记者可以为广播和纸媒提供音响或截图。然而,社会化分工趋势的越来越明显,仍需要广播记者与电视记者实行采访的差异化。为此,融媒体时代需要更多会采访、摄影、录音、摄像、出镜主持、编辑、网络传播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新闻产品生产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现实存在。

“CNN新媒体有一个职位叫跨平台编辑。据介绍,这个职位是为了协助电视记者转变为全媒体记者而特别设置的,多由新媒体编辑担当。具体而言,就是在新闻策划、采集、发布等各个环节,协调电视和新媒体制作,加入新媒体发稿和网络直播等工作。这个工种是一个暂时的职位,将在记者顺利实现全媒体转型后取消。”⑤融媒体时代需要一专多能的全能型记者,这类记者既能各司其职,熟练驾驭所服务媒体的采编流程与操作方式,又能在采访环节中正确处理好广播新闻稿与电视新闻稿的采制,同时还能向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供稿。广播与电视以及与新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必定会涉及到组织架构的改变,反映在采访中,并不是合二为一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有效利用和集约各种资源上,进一步激发广播记者和电视记者的新闻生产潜能。

(作者单位:绍兴广播电视台)

注释: ①陈作平:《媒介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版,第22—23页。

②曹 璐,罗哲宇:《广播新闻业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111页。

③孙明慧:《媒体新闻信息资源利用论》,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版,第95页。

④信险峰:《媒体融合的真伪之辨》,《南方电视学刊》,2016(3)。

⑤杜毓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新媒体转型之路》,《南方电视学刊》,2016(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差异化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