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在西方水土不服

2017-11-17纪双城

环球时报 2017-11-17
关键词:鹿鼎记英雄传英译本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射雕英雄传》是英国的出版社首次为金庸小说出版英文版。金庸小说的完整英译本在此之前仅有三部,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雪山飞狐》(1993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鹿鼎记》(2004年)和《书剑恩仇录》(2004年)。其中《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英文译者是香港学者莫锦屏,《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的译者是汉学家闵福德,《书剑恩仇录》(The Book and the Sword)的译者是英国记者晏格文。闵福德和学生赖慈云曾于1996年开始合译《射雕英雄传》,但最终并未完成。

在《射雕英雄传》英文版出版社Maclehose Press的网站上,可以找到对金庸的介绍,他被称为世界上著书最畅销的作者之一,仅正版作品出版量就超过1亿册。

中国国学经典大都有精良的英文译本,《论语》有超过60种英译本,《孟子》《中庸》的英译本超过20种。译本接近500种的《道德经》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令无数外国人对“道”痴迷有加。唐诗宋词也得到了很好的译介。英文版《射雕英雄传》会在英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形成怎样的影响,外界只能抱观望态度。毕竟,中国的武侠文化对于多数西方读者来说不容易理解。而对于金庸作品此前的英译本,有“粉丝”们对翻译质量颇有腹诽,例如《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被翻译成“Trinket”(小首饰),就令读者看得一头雾水。

相较于金庸小说在华人圈内的“阅读神话”,其英译本的数量显得单薄,这也是中国文学译入译出失衡的缩影。东西方文化差异使武侠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度比不上东亚文化圈,“侠”、“江湖”、“武功”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是英译的难点。有研究人士指出,中国武侠小说在西方世界难以被理解和接受,主要是西方人对于武侠的概念,往往会和骑士文学相比较,结果发现根本就是两回事。骑士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护卫基督,效忠主人,尊崇女性,保护弱者,勇敢顽强。而中国的武侠往往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或是在列强蜂起、武林大乱、民不聊生、外患内忧不断的时局,游离于社会的边缘,以侠义和自由作为精神内核。两者在精神内涵上有着本质区别。

因此,即便是金庸的作品,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关注度也很有限。金庸小说三部共五卷英译本,只有两卷在全球近9000家图书馆馆藏量超过100本,而馆藏量最多的《鹿鼎记》英译本第一卷也不过119本。作为世界图书最大销售网,亚马逊的书评也是监测读者接受图书情况的重要手段,只有成功购买图书的读者才能对其评分。金庸小说英译本参与书评的人数非常少。从1993年第一本金庸小说英译本问世至今,所有译本参评人数总共才48人。参评人数少可在某种程度上推断,其总销量较低,暴露出金庸小说英译本在西方国家遇冷的境况。

虽然西方国家的读者数量不多,但中国武侠小说还是有一些“老外”铁杆粉丝。网文独立翻译站点“Wuxiaworld”(武侠世界)的创始人赖静平是一位前美国外交官。他因痴迷武侠小说,2014年辞职专注创办“武侠世界”。在这个网站里,赖静平的账户号RWX更广为人知。这是他最喜欢的角色、金庸名作《笑傲江湖》里的人物任我行的拼音缩写。这个网站已成为武侠小说铁杆粉丝自发翻译的聚集地。只要有翻译发表,读者们就会踊跃阅读并催促翻译人员快点更新。粉丝们经常对“一炷香”、“一盏茶的时间”等武侠小说里的常用语做出自己的理解和翻译。“武侠世界”现在每天有390万次浏览。该网站活跃用户中,40%来自北美,40%来自东南亚,20%来自西欧。▲

猜你喜欢

鹿鼎记英雄传英译本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想不到
《鹿鼎记》里的南浔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水煮三国英雄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文化范本/论《鹿鼎记》
河洛图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