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
2017-11-17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胡巧红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胡巧红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胡巧红
一次教研活动,听一教师执教五年级课文《望月》,其中第二自然段这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出示段落让学生读后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认真读完后交流,有的说,我感受到了月夜非常的安宁;有的说,我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有的说我读出了月亮的神秘……学生交流时,教师给予“好的、不错、真棒”等评价,交流完之后,教师总结,大家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把月夜的安宁、美丽、神秘用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读后结束本段学习。
《望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尝试让学生自主感悟文本,的确要尊重其独特的感受,但不能过于粗浅而模糊地理解和认识,而忘却了文本应有的深刻;不能仅徘徊于文本外在的情趣,却忽略了文字本身的厚重与文本结构的严谨有序;更不能仅注重于感悟的结果,而忘却了教师的引领,引领学生在经历感悟本身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感悟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让学生随意漫谈读了月夜美景后的感受,却不加以“点拨”“启发”,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停留在一个及其粗浅的层面上,对这一精彩片段的妙词佳句、言语表达、内在逻辑等都是一片模糊,教与不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里就涉及到如何“用教材教”的问题。传统教学中的教材是教与学唯一的“圣经”,“教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对教材负责,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课堂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内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材的意义被拓展和延伸了,它是载体、是凭借,是传承文化的桥梁,是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向导,是开阔视野的镜子。教师可以创作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功效,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巧改教材,激活思维
“用教材教”的理念给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留下了灵活的空间,让教师可以适当调换、增减、补充、调整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激活教材的知识,重组教材信息,灵活地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有位老师在教学《伊索寓言》一课时,就巧妙地隐去寓意,改用文本教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凭借短小精悍的故事自己去悟得寓意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无论是悟得的结果还是悟的过程,都比课文直白地告诉来的有价值。
二、借用文本,习得新知
有位教师在执教《诺贝尔》一课时,在学生通读完课文后,列出一张表格,如下:
诺贝尔简历出生年月逝世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和贡献其他
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告诉学生,把这些来自文本的信息用通顺的言语连起来,就是一份诺贝尔“小传”,而后学生动笔实践,写一写“小传”,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小传的不同。
这样的“用教材教”,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把长文读短,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概况、表达能力;而后利用文本特点进行适度拓展——写一写人物“小传”,在实践与比较中,学生轻松获得新知。
三、铺设平台,活化语言
学生天天在学习语文,也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但在自己的言语习作表达时,却不会用。其实,文本语言要转换为学生的语言是有一定困难的,课堂如果只关注对教学内容纯粹的读、背积累,而不注意学生积极地消化、吸收和倾吐,那么,很多文本的语言都只是消极的沉睡在意识里。有位老师在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时,先让学生读,然后从多个角度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进行讲述:你是哥伦布,在船队又一次出发时,你打算怎样向船员做一个医学知识讲座;你是维生素C,请向大家讲讲你的重要性;你是医生,请向你的病人告之维生素C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铺设一些平台,智慧地让课文中具有独特价值的语言鲜活起来,“移植”到学生的表达中。
四、妙设话题,精彩生成
有位老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老师出示课文林冲和洪教头打斗的插图,绘声绘色地把一个紧张激烈的场面讲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学生听的入迷时,老师戛然而止,把跃跃欲试的学生引入课文;在引导学生精读体悟课文时,以“( )的林冲,( )的洪教头”为对话的主题,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填下自己感悟的词语,学生每填一个词,既让学生讲出填这个词语的原因,又通过感情朗读相关句子来强化印象。可见,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思路来推动对话的深入,学生个性张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言乱语。课堂就避免了强制的牵引和空洞的对答。
五、适度引进,加深理解
我们不管开展了怎样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文本、服务于文本、服务于学生。如一教师在执教《鸟语》第11自然段中的“知音”一词时,讲述了战国时期故事《伯牙与子期》,听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对知音的理解。有学生说,知音就是朋友,作者和鸟儿是很好的朋友;有学生说,知音就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可以互相帮助;还有学生说,知音就是做什么事都非常默契的朋友,感情非同一般……而后教师鼓励学生成为鸟儿的知音。
总之,用好教材,教师首先要用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功能,不轻易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其次要多想一想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多得到什么;再次是用活教材,一切从学情出发,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讲究有序、适度、高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