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潮下,中小实体企业的命运掌握在谁手里?
2017-11-17文|朱思
文 | 朱 思
涨价潮下,中小实体企业的命运掌握在谁手里?
文 | 朱 思
炒房炒股不如炒纸,涨价潮会不会成为压垮中小实体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最近的报道来看,不仅仅是包装行业,国内大宗原材料,包括焦炭、生铁等原材料今年都在大幅涨价,这种涨价将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困局。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一些薄利低质的制造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大企业能消化掉的成本,对于小企业来说则可能是致命的。
环保去产能齐发威:原材料价格涨涨涨
过去几年持续的去产能,加上去年以来全球商品价格上扬,是导致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一大动因。
比如钢铁行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持续的去产能过程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为炼钢企业)企业数量(营收超2000万元以上)由2015年年底的10071家减少到今年6月底的8491家,减少了1580家。
伴随去产能而来的便是钢材价格的上涨,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国内钢材价格指数从2015年年底的最低值约54上升到今年9月1日的115.29,涨幅达到113.5%。
在A股上市的32家钢铁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总和为242亿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总和仅为32亿元,同比增长656%。
再比如造纸业。造纸成本中纸浆大概占比60%,煤炭占比10%。随着去产能和环保政策不断加码,全国漂白化学纸浆市场价格已从2016年年初的4440元/吨上涨到今年8月底的5861元/吨,涨幅达32%。煤炭价格指数从2016年年初的124上升到2017年9月初的158,涨幅为27.4%。
由此导致造纸厂纷纷提价。比如广泛用于产品外包装的高强瓦楞纸: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高强瓦楞纸市场价从一年前约2500元/吨已上涨到今年8月底的4467元/吨,涨幅为78.7%。
今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27家造纸及纸制品公司净利润总和为59.6亿元,同比上涨144%。
上游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往往就意味着下游行业的成本端面临着直接压力。
钢材是家电行业的基础原材料,其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的成本中占比约为30%,而在油烟机的成本中占比高达60%。原材料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家电行业的成本压力,挤压了利润空间。
而纸业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导致包装用纸价格的上涨,尤其对消费品行业来说,包装的成本压力在急剧上升。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反映在了PPIRM(中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上。
尽管PPI在近几个月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至5.5%,但该值从2016年年初一路上涨至今,并在今年2月曾达到7.8%,创下近9年来增速新高。而更值得注意的是,PPIRM从2016年年底开始,其同比增速已超过PPI的同比增速,今年以来基本上保持2个百分点的差距。很大可能,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将继续向PPI和CPI传导。
从空调到洗发水:消费品涨价潮汹涌澎湃
自去年开始的上游产品价格的疯涨,目前正在向消费品领域蔓延,除了手机在涨价,过去一段时间其实很多消费品都在涨涨涨,这股涨价潮遍及各类产品,涉及多个行业。
空调在涨价:根据中怡康零售检测数据显示,7月国内空调均价同比上涨10.02%至3613元/台,其中格力、美的分别同比上涨8.25%、6.84%。
油烟机在涨价:根据老板电器9月1日投资者活动记录显示,老板电器在今年4月1日调高过一次出厂价。另据中怡康统计,老板电器今年上半年产品零售价同比增长了8.17%。
洗发水在涨价:据拉芳家化今年前两个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其洗护类产品平均售价在第一季度同比上涨7.12%,第二季度同比上涨3.56%。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家化以及进口化妆品牌上。
白酒在涨价:据广发证券研报显示,53度飞天茅台一批价格从2016年年初的840元上调到今年7月底的1450元,涨幅达73%;52度五粮液一批价从2016年年初的620元上调至今年7月底的680元,涨幅约17%。即便如此,茅台仍然是一酒难求。
沙发在涨价:据敏华控股在年报中称,其在今年5月同时将中国大陆市场功能沙发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上调了5%。
保健品在涨价:片仔癀于5月27日公告称,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决定将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市场零售价格从500元/粒上调到530元/粒。
尽管今年以来CPI同比增速长期在2%左右,经济学家还在对是否进入通胀时代争执不休,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涨涨涨已是主题。
全球很多经济学家还是比较靠谱的,但中国有很多例外。他们太忙,要么为金融诈骗平台站台捞金,顺便与空姐或“小三”打官司;要么执着于仕途,用令人作呕的姿势用尽全力拍马屁,却一不小心拍在马蹄上。
涨价潮下,没有定价权的企业将被淘汰
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飙涨,另一方面是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促成了目前的消费品涨价潮。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跟着涨就都会有消费者买单。
若一涨价,销量就急剧下跌,市场份额下降,那么对公司来说仍旧是赚不到钱。而只有拥有品牌影响力和定价权的公司才能够在此次的消费品升级时代存活下来,并越来越强。以老板电器为例,这只5年涨了8倍的牛股,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也是名副其实的牛。一直以来,老板电器都能够将毛利率控制在50%以上,近两年更是将近60%。要知道在全球疯狂吸金的苹果,其毛利率才在40%左右。
那么,原材料的飙涨其实对于这种高毛利率的公司来说,还是能够扛下来的。但是,老板电器却在一路加价的同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自身的品牌力和定价权。
而平时靠价格战抢来市场份额、产品不重质不重量的公司,那么在今后的消费升级时代,很可能会直面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了:原材料上涨,利润无法承受;产品提价,消费者不买单。
若消费品公司接下来仍旧在你的投资范围内,那可要好好甄选,看清楚哪些公司才是真正具有定价权的。所谓品牌,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更高的资本回报,就是涨价了消费者仍然乐于买单,公司才能享受更高的ROE和ROA。
抱团取暧,上中下游产业链同舟共济
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损害的不是一个行业,如美国次贷危机,虽然是房贷以及金融泡沫引起,如何从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开始,从美国到欧洲然后到新兴国家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继而引起了全球的连锁反应。贸易保护是行不通的,那么自保、互保、抱团取暖却不失为应对困境的最佳办法。
如何采取抱团取暖办法以应对危机?
1.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要相互理解,同舟共济。如汽车工业与钢铁企业之间,电力行业与煤炭行业之间的价格体系,以及造纸厂和纸包装企业之间的价格体系,都应当建立在双方的盈亏平衡点上,在一时无法确立平衡点时,可以采取浮动折让的价格方法。也就是说价格先别确定,先发货先打折,多退少补,确保下游企业运转。
2.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要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本身是亲密无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任何一方陷入困局,都会给另一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试想,如果纸包装产业毁于一旦,那么上游的箱板纸、瓦楞纸卖给谁去,莫非全部都出口?而下游的终端客户如果不能接受纸包装企业涨价,那么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选择“裸奔”了。这一以利益为出发点的产业链之间应该充分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3.上游企业应该反哺。其实上游企业应该树立“下游企业是顾客,是上帝”的消费概念,不要认为资源的垄断,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比如说,一家生产钢材的企业,在同等的情况下,你该选择什么样的车型,什么样的品牌?一是你的下游企业;二是本地区的汽车;三是国产汽车;四是相互参股,降低成本;五是易货贸易降低成本。企业除了抱团取暖外,还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积蓄发展动力。停工关门放大假,要流失员工,减薪的办法也会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反感。那么,作为企业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减产、轮岗培训也是很好的办法。另外,降低管理成本,应该从企业的管理、产品的质量上着手,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升级换代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
应对措施:从生产、服务、采购环节找出路
提高包装产品的价格只能暂时缓解纸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如果短时间内价格提高过快,会与终端市场预期相背离,最终造成有价无市的恶果。在成本上涨成为常态的当下,市场现状无法改变,纸包装企业或许更多的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到解决办法。
精益生产:战后丰田汽车通过精益生产这种高质量、低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迅速从战后恢复,并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随后,这种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的生产方式被世界各大制造领域广泛应用。部分纸包装企业负责人表示,精益生产改造帮助公司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原辅材料、人工时间的浪费,拉平成本上涨带来的冲击。
深度服务:绝大部分纸包装企业都表示,产品的价值需要通过成功销售来实现,终端售价的上涨会与终端市场的消费预期相背离,进而导致销售不畅。在提价不可避免的状况下,通过培训等手段强化企业的服务意识,通过互动、超前服务等方式增强品牌与市场间的黏性,在维护现有市场的同时,激发潜在市场。
与造纸厂结盟:有企业代表指出,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一批落后、不规范的原纸生产供应商会逐渐被淘汰,优胜劣汰的过程或许会加速原纸价格的上涨。纸包装企业除了在生产工艺、流程环节进行规范化、精益化管理之外,还应强化公司内部采购系统的管理,与上游造纸厂积极互动,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深度参与上游造纸厂的发展,使上游造纸厂与终端用户实现步调一致。
另外,乐观的业内人士认为,本轮原纸涨价与国家对环保和安全生产领域的严格管控密不可分,高品质、高价格的原纸及物流服务或将成为市场主流,这一变化将加快纸包装产业优胜劣汰的速度,资源重新配置,优质资源集中在强势企业或资本手中,产供销三者间的关系将重回正常价值链,纸包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逐步加快。
编辑:
方 远(微信号:swei-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