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长春市加快产业线上融合发展浅析

2017-11-16关嘉麟吕鑫萌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长春市互联网+

关嘉麟+吕鑫萌

摘要:“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网络与传统产业联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既有利于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也有利于传统产业之间互相融合、促进,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产业线上融合是长春市促进经济发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融合;长春市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编号:2015BS42);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137号)

1.“互联网+”背景下加快产业线上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1互联网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互联网作为生产性服务的一种工具,能够更好地捏合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扩大服务业规模的同时,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基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精准化的供应链管理和便捷的电子商务等方式,提高产品、服务的交易效率和便捷程度,提升综合竞争力。“产业服务化”将不断出现在农业和制造业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达的生产服务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深化、专业化分工的泛化、增强地区创新与创业能力等途径促进制造业生产与运营效率提高,带领制造业产业集群由低端走向高端,提高竞争力。

1.2互联网有利于加速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互联网放大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通过信息、知识和创新资源的集中、共享、利用和再创造等方式,在产业间形成知识技术双向流动,加速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融合。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了产业内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也为产业间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提供了便利。產业既可能是知识技术源,也可能是知识技术溢出的接收者。

1.3互联网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中的集成和优化

互联网对于经济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把原料提供方,制造商,消费者,三者通过信息匹配到一起,轻松找到自己的交易伙伴,节省了大量的寻找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可打破地域和组织的桎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可以实时收集、挖掘、分析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集中信息优势,缩短市场自发调节的时间,使社会资源配置高效。

2.长春市产业融合发展滞后的原因

2.1长春市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不够

长春市传统制造业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加工、服装纺织以及化工化纤等产业。自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2016年长春市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以来,长春市推进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汽车、轻轨、地铁以及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长春市传统的制造业却未能紧跟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使得新引进的新技术及科技产品没有相应的维修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春市创新科技技术以及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产业融合度不够阻碍了长春市的经济发展。

2.2长春市传统金融业交易成本高效率低

传统的金融业主要是指只具备存款、贷款和结算三大传统业务的金融活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与劳动成本要素的上升,人工智能逐步替代传统的简单劳动,这使得现如今还在转型的长春市的金融业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截至2015年末,全市拥有银行信社类金融机构仅39家,保险公司34家,证券公司仅2家。长春市的其他金融产业如期货、基金信托业的发展仍处于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的变革阶段,无法对长春市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支持性的作用。

2.3长春市旅游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她拥有雕塑城、森林城、电影城的美丽称号。但是长春缺乏品牌旅游景点,个性化不强。据统计2016年全年来长旅游人数达到572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2%。旅游外汇收入31850.19万美元,增长10.2%。这相对于有标志性景点的城市相差甚远。同时长春市的旅游业并不发达,无论在其宣传服务以及知名度上都是还有待继续发展的问题。

2.4长春市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小,其在传统的企业经营中无法与大企业竞争。这也要求中小企业探索新的出路,这就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加大宣传规模,扩大知名度。

2.5长春市文化产业融合程度低

近年来,长春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有增加的势头,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长春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不高,产值占比相对较小。长春市文化企业大约有17000 多家,从业人员有 20余万人,人才总量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另外,长春市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以文化为中心的产业没能有效地拉动其他相关联产业的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推进长春市产业线上融合发展的建议

3.1“互联网+”推进长春市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渐发生改变。近年来,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击着线下销售模式,消费者见多识广、积极主动, 面对品种齐全,价位多样的产品有更多的选择。这导致企业价值链主导权从生产商、中间商转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众多分散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实现了点对点、实时且频繁的交流互动,激发了层出不穷的创新点,有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因此,制造企业必须顺应互联网技术革新所带来的行业改变,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借助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与用户精准对接,推进定制化、柔性生产,从而有效降低库存,实现专业化、细分化的长尾效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endprint

3.2“互联网+”推进长春市金融业的融合发展

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而金融服务手段的革新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成效尤其显著。金融服务就是指对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的服务,银行借贷、股票和债券市场是传统的资金融通渠道,但存在交易过程复杂,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将长春市建设成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长春市可以利用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高新北区的优势,借力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记录,整合企业信息,正确评估企业资信情况,降低放贷风险;在贷款后,金融机构可以对借款企业的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实现持续闭环监控,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避免坏账呆账的产生。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如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金融资产网上销售和申购等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和互联网工具,提供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新兴金融服务,这比传统金融服务更具透明度、操作更便捷、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

3.3“互联网+”推动长春市全域旅游战略实施

长春市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绚丽的人文历史景观。但在目前的旅游市场中,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待发掘和开发。在“互联网+”的路径下,发挥长春市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通旅游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首先,互联网旅游能够扩大旅游业的受众群体,影响旅行消费决策,便捷旅行过程;其次,互联网旅游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如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农博会等展会均可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总的来说,从产业链角度看,互联网旅游将原有的单一产业链升级為多维产业网,提升信息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增加产业链附加价值,为传统旅游业的商业模式提供了颠覆式变革。

3.4“互联网+”推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在创造价值与提供就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机制活、贴近市场、效益高、成长性强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企业体量小,经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差等弱点。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自身灵活性强的特点,在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在互联网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竞争力。

3.5“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融合

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亮点,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愈发紧密,与互联网相伴相生的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不断发展,大量的学校、旅游景点、出版社、娱乐公司则从实体走向网络,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等形式传播优质内容,实现自身发展。长春市应根据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长春特色,打造电影城、科教城、文化城,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三者有机结合。根植黑土地,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特色,将二人转等民俗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提升其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金海等.“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03)

[2]楚明钦.互联网与我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05)

[3]周锦等.产业融合视角下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7(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长春市互联网+
登泰山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拾荒助学子 温暖众少年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