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7-11-16吕晓峰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新信息化

吕晓峰

摘 要:随着审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应用,传统的审计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在数据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有效实现集约、高效的审计管理,促进审计水平的切实提升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创新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在着重围绕当前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就新环境下如何创新提升信息化审计管理工作水平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0-0230-02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紧跟发展形势,围绕提升管理、创新发展这一核心主题,着力创新审计信息化建设,有效地发挥了审计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了审计工作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审计机关在强力推进信息化审计管理工作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凝聚出骄人的成果,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拓展空间。随着审计署“十三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出台,如何进一步创新信息化审计管理化水平,更好地从加大数据集中和整合力度,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等方面创新审计信息化建设为主线的信息化审计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创新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

1 信息化审计管理的含义

信息化审计管理是以计算机应用为载体,通过信息和网络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审计业务管理、数据传输、资源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各个环节,进而推动实现审计集约化高效管理和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综合过程。审计信息化技术的推广运用不仅是审计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审计管理创新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审计既包括审计业务的信息化也包括审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和不断发展,它将推动促进新环境下审计组织模式、审计业务方式以及审计管理体制的新变革。

2 创新信息化审计管理的必要性

2.1 创新信息化审计管理是推动审计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

信息化作为知识应用和网络发展的技术基础,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技术知识利用的能力,信息化审计管理是信息技术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是决定审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实现审计体系的一体化必然要实现审计管理的信息化。

2.2 信息化应用是创新审计管理的必要技术条件

信息化为高效化管理的有效运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也是实现管理深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化审计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审计业务相关的全程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了分类处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检索,提高审计管理的自动化及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使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有了点对点的有机结合,以有限的审计力量实现对庞大数据、信息源的过程监管与实时服务。

2.3 信息化审计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业务速率

信息化审计管理打破了省市地域、上下层级、内部部门之间的空间限制,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传递,有效节约了大量的人、物和财力资源,加快了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使审计程序和业务流程更加及时、便捷,进一步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

2.4 信息化审计管理有利于提高审计业务效率和审计质量水平

信息化审计管理的深化应用,有利于审计人员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工具实施审计,突破了传统审计方式带来的局限性,不仅为审计人员提高了审查分析被审计单位账务数据的工作效率更为审计数据的准确性提供技术保证,有效提升了审计业务质量,严格规范了审计流程化管理。

3 创新提升信息化审计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当前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审计署和省市审计机关的统筹规划下,以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努力在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技术含量和信息技术水平上创新奋进,各地获得了良好效果和积极成果,在提升审计效能和服务审计转型中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在信息化审计管理发展不平衡和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情况下,应注重加强以下工作:

3.1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

信息化审计管理需要有一支既懂审计业务、又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审计骨干队伍。虽然上级审计机关和本部门近几年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培训,使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又熟悉业务的计算机审计骨干很少。基层审计队伍运用审计信息化技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不高的现状,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强化审计队伍培训和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上级审计机关要继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提高计算机审计技术水平;继续组织计算机审计中级班培训,适时组织信息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培训班,培养更多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本级审计机关可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信息化远程教育课程,组织信息化知识讲座、工作经验交流,邀请计算机专家进行信息化方面的相关培训。理论知识学习与日常审计实践相结合,每月定期专题学习与年终短期集中封闭培训相结合,加强与审计业务和专业软件相关的针对性培训,并把普及性学习、骨干培训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相互结合,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一支使既熟悉审计业务,又了解和掌握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审计队伍,培养一批信息化工作领军人才。

3.2 加强考核,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

审计信息化建设只有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其功能和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对于信息化审计管理,不能局限于办公自动化,不能把工作重点放在审计机关内部的管理上,而是重在审计项目实施运用,坚持在运用中不断熟练、创新和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关联、计算等功能对电子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而且计算机技术可将审计人员的经验、技巧、方法智能化,进而分析被审单位电子数据,从利用计算机实施审计到运用计算机管理审计项目,能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因此,要在加强普及推广上做足文章,要加强规划,分层次普及,严格考核、加速推广。切实把信息化审计管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实行面对面的考核,把运用审计信息化技能开展项目审计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审计能手、优秀审计项目、审计信息化高手等先进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加大典型宣传,更多的鼓励善学和学有所成的人员,奖励创新奋进、成绩突出的人员,发挥激励作用加速审计信息化推广。

3.3 注重软硬件配置,加快审计网络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基础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大投入,用好资金,管护好设备。在健全完善局域网的同时,拓宽与有关部门及重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通道,建立与之相适用的数据采集转换接口,建成审计部门同政府财政、税务等主要经济管理部门之间联接的横向网络;以及审计部门与重点被审计单位、与重点现场审计组之间的实时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保证信息交流的快速高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网络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审计业务视频会商、业务交流和各类培训,减少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建議组织力量加快联网审计软件的研发,积极探索新型审计软件使用的研发,逐步使审计软件的功能尽快的更广泛的适应被审单位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3.4 着力建设和提升审计资源数据库规模及功能

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同时应注重建立各种审计数据库,把计划管理、质量控制和审计成果的运用结合起来,形成信息共享。审计资源数据库包括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审计文献资料库三部分。重视对资料库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重点审计对象的调查,全面、系统、完整地取得和录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历年审计情况,为科学地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和分析研究审计工件情况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升审计资源数据库规模及功能,分门别类地开发应用各种专项审计数据库,如预算执行审计数据库、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库、专项调查审计数据库、审计项目管理数据库等,集结审计案例,探索审计技巧,不断总结和积累审计经验,加快专业审计数据库的建设,研究探索各专业审计数据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快速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当前,全国审计工作正在经历着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审计工作要发展就必须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各级审计机关切实提升信息化审计管理水平,并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够实现全局性、整体性的信息化目标,才能使信息化审计管理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审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