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2017-11-16汪善荣杨金江李明辉顾泽鑫
汪善荣+杨金江+李明辉+顾泽鑫
[摘 要] 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作为全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院信息化建设在全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十分的重要作用。针对云南农村干部学院的实际,开发研究了云南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由教学综合管理、基层调研综合管理、移动设备综合应用、远程网络培训四个模块组成。系统建成将实现优质培训资源的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大力提升了云南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应用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89
[中图分类号] G72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213- 04
0 引 言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素质状况和工作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作为全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现有条件限制,每年培训的人数有限,农村基层一线干部数量庞大,培训供需矛盾较突出。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解决供需矛盾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又是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求的有力抓手。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为做好本项工作,专门组建项目组,针对《云南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开展研究开发工作。
《云南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由教学综合管理应用子平台、基层调研综合管理子平台、移动设备综合应用子平台、远程网络培训子平台四个子平台以及学员库、师资库、课件库、视频库、典型案例库五个资源数据库组成,五个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嵌入到相应的四个子平台当中。
1 教学综合管理应用子平台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所要求的功能,教学综合管理应用子平台对培训班期间的教学情况进行全过程的信息记录和管理,分为学员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培训班综合管理系统、培训需求调研反馈系统四个部分
1.1 学员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学员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员信息浏览、学员信息查询、学员信息录入、学员信息修改等功能。系统将为报到学员建立培训档案、分配默认的系统用户名密码等处理,统计培训班报到注册和提交相关材料的情况。建立学员库,实现对学员信息的录入、修改、保存、浏览、按条件查询、统计等工作。在学员信息查询功能模块中,可以通过对学员所有的属性进行筛选查询,也可以通过系统设置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对学员信息相对应的条件进行查询后,在窗口中显示出查询结果。同时,可以通过图表生成功能来按学员所在州市进行统计分析学员信息库中各州市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人数,并且按州市显示出统计结果和生成各州市学员所占比例的曲线图。
1.2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师资资源库管理、课件资源库管理、案例资源库管理。
(1)师资资源库存管理包括教师信息浏览、教师信息录入等功能。通过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院师资库的建设和管理。同一门授课内容可由多个授课教师讲解,同时一个授课教师也可以教授多门课程。
0 引 言
信息技術的发展给传统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这需要高校跟踪和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教育教学体系。
1 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优质生源是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由于会计学专业就业市场的火爆,全国大部分的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及其相关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开设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就将近700所,大部分专科高职类院校也开设了会计学相关专业。很多非财经类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成为学校的第一大专业。会计专业如此火爆的同时也给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大部分学校的会计专业都汇集了本校最好的生源,这为下一步开展会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会计教育教学的根本顽疾
与目前会计专业的异常火爆相比较,我国的会计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高校的会计教育实践也十分有限,会计教育教学整体来说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严重滞后于社会实务需求,无法及时地融合现代社会对财会人员的新要求。如财务共享时代的到来已引起会计业务的变革,传统的财会将逐步被计算机所取代,而目前很多高校的会计教育还不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只专注于被计算机替代程度很高的传统财会业务知识传授,忽视其他经营管理及财务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养。
1.3 财务转型是促进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升级,传统会计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国家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会计也要转型升级,财会人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会计教育教学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所以社会对财会人员需求的转型是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
2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及会计教育教学现状
2.1 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单一,会计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
随着近几年会计专业热的持续升温,目前社会基层财会人员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并逐步出现过剩现象。但由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及会计教育教学的近些年的畸形发展,会计人才供需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实施,各行业各企业相继推进内涵式发展方式。内涵式发展要求企业重视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人才市场上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缺乏区分度,很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都大同小异。大部分毕业生业务水平有限只能和凭证、数字打交道,无法胜任高难度的工作。而大部分企业急需的高层次管理型财务人员却无处寻觅。endprint
2.2 教学模式陈旧,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技能的培养
受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校的会计课堂教学基本上从板书教学过渡到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老师等不能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现代教学有效结合。由于受限于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教学过程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所学知识与现实业务的联系。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讲授,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脱节,将来在职场上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缺乏职业发展后劲。
2.3 专业课程设置固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中课程体系设置一直是财务会计相关课程一家独大,而会计学的其他分支一直被边缘化。所以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只从财务会计的视角去看待会计问题,在实践中更多地强调谨慎性和合规性原则。而作为更能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一直被边缘化,一些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的课程由于各种限制也无法置入课程体系当中。另外,目前高校所有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框架都是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置入较少,这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各行各业的现实需求。
2.4 会计实践教学手段滞后,无法和社会实践需求接轨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会计手工及电算化实验室,并且配备了相关实验设施。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会计实验室仅仅停留在制造型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虽然也开设了会计信息化相关的课程,但是会计信息化课程重点为软件操作,没有把会计信息化软件这种工具嵌入到相关的课程里。实验项目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固定套路,缺乏真实的实务情景模拟。会计实验实践教学基本是以学校为主导,缺乏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各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会计实验实践教学还不能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2.5 会计教师队伍堪忧,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会计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还是相对较低的。但高校会计学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问题不在于职称和学历问题。据笔者调查分析:高校会计教师90%从未真正从事过会计实践工作,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而会计教师由于长期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会计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很多教师都不了解社会的实践需求,特别是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大的变动时,比如国家的政策调整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3 基于需求导向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会计专业的健康发展适应社会需求,那么会计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破解专业发展瓶颈。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跨界也要求会计专业建设要打破专业壁垒,建设“大会计”专业,在“大会计”专业基础上延伸出会计、财务、审计等多元化的培养方向。特别是要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嵌入信息化的大背景。特别是不能把会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目标拘泥于企业财务会计范畴,而放弃了政府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以及审计等领域社会需求的一片蓝海。根据社会需求,设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会计环境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大企业、集团公司都开始向财务共享迈进。所以会计教育教学不能再固步自封、自娛自乐,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理论教学中更多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使用信息化手段,将“互联网+”、手机教学APP嵌入课堂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拓宽实践教学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岗位执业能力,要创造条件将课堂搬进企业、走向社会。
3.3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由综合实验、课程实验以及校内外实训为一体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打破原有的课程设置框架,适当减少识记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分析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要体现“大会计”理念,不能将财务会计思想先入为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当将ACCA、CMA、CGA等国际认证的课程置入课程体系。加强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信息化课程的建设,并要与会计专业课程实时融合。
3.4 以用人单位为参与主体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为落实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需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而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所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共同构建由校内与校外双重机制下的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以及校内外实训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校内开展基础实验、专项实验与综合实验的介入式实验,使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和个性化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得到培养与提高。同时积极开展与各级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校、政、企”协同创新工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弥补校内会计实验设备和场所的不足,提供促进教与学互动的社会职业环境,把会计实践教学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
3.5 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实施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会计专业的实践性特色突出,为此必须致力于打造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双师型、双专业型”的师资队伍。目前各高校不缺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教师,但缺乏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都是从“校园”到“校园”的履历。而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必然导致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所以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专业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建设四个层次入手,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引导专职教师走出校园到地方相关行业和领域一线挂职、交流、学习,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从业人员引入学校做兼职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高水平、宽视野的师资队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全在.特色鲜明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基于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实践[J].会计之友,2014(27):109-112.
[2]赵红梅,王军,余兴无.社会需求导向的会计本科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研究[J].财会通讯,2009(7):41-42.
[3]张俊民,高厚山.高层次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知识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6(10):8-11.
[4]丁贵娥.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7(5):204-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