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电力行业岗位需求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2017-11-16王秀平许晓峰曲春雨赵君有
王秀平,许晓峰,曲春雨,赵君有
(沈阳工程学院 电力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基于能源电力行业岗位需求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王秀平,许晓峰,曲春雨,赵君有
(沈阳工程学院 电力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基于应用型转型要求,面向能源电力行业,开展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在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前提下,规划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策略和方法,然后构建了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了与能源电力行业无缝对接的实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应用于人才培养,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能源电力;岗位需求;电气工程;智能控制;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技术正逐步朝着智能化技术方向发展。社会对电气类专业的人才需求,要求既掌握电气工程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又得具备智能控制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因此,将智能控制技术融入电气工程专业,使电气工程类专业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电气工程类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国家新设立的特设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较好地融合了电气工程和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更好地跟随电气工程发展的步伐,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电力、机械加工、石油化工及其智能化领域,具有较大的人才缺口,开设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符合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4年初,国家发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召,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我校新办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是一个面向特殊需求的电气类专业,是面向应用型改革的试点。基于能源电力行业岗位需求并确保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前提是制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1-4]。同时,做好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两个对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7]。
一、提出“三环节八步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制定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标准,结合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行业专家全程参与的前提下,分三个阶段八个步骤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三个环节指的是“岗位技能调研”“知识能力需求构建”和“课程设置完善开发”。八个步骤分别为:广泛调研、专家论证、技能需求确认、岗位知识能力需求、知识获取途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设置和修改完善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
二、构建面向能源电力行业的“一核心、四特色、十六指标”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一核心”指的是面向能源电力行业的实用型创新人才,“四特色”指的是厚基础、宽视野、重实践、强能力,“十六指标”分别指的是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电力系统与继电保护、能源电力类校外实习、工程应用能力等。
图2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厚基础”,就是具备较深厚的电气工程、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这是培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宽视野”,就是实行对能源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与控制技术和检测控制及保护等电力系统的多个环节或技术进行全面的训练,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人才需求多样性和个体人才专一性的有机统一。
“重实践”,是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环节,主要包含了电气和控制类实习实训、电气工程类课程设计、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和能源电力类校外实习等内容。主要为从事能源电力行业提高良好的实践训练。
“强能力”,就是要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和设计能力,以及管理和实践能力等,强能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三、通过深入调研,提炼能源电力行业的岗位需求,并据此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
通过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葫芦岛供电公司兴海66kV无人值守变电站、绥中发电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高岭换流站、沙岭500kV变电站)、大连布鲁克电机厂、沈阳辽通电气等相关企业,初步确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岗位需求,如图3所示。结合本项目的实施,还将扩大调研范围,进行深入调研,提炼岗位需求。
图3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岗位需求
根据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岗位需求,对图3确定的各个岗位进行归纳,确定三大类岗位,然后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建设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主要岗位与课题体系建设的对应如图4~6所示。
图4 岗位与课程体系建设1
三、充分利用电力学院具有的显著电力特色的实验条件和电力行业背景优势,构建与能源电力行业无缝对接的实践培养模式
实践培养主要体现在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利用电力学院的先进实验条件和校外电厂及变电所实习条件,将电力行业特色实验室如电网仿真实验、微机继电保护实验室、智能变电站控制实验室等应用于该专业,并结合校外电厂和变电所的实验实训条件,开设发电厂智能控制实习、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实习、智能变电站实习、智能电网综合实验、校外电厂及变电所实习等实验实训环节,从动手实践能力上实现与能源电力行业无缝对接。
图5 岗位与课程体系建设2
图6 岗位与课程体系建设3
图7 面向能源电力行业的实践培养模式
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学生素质、能力、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面向能源电力行业无缝对接的毕业设计模式,实现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要求的有机结合,即毕业设计的题目来源于区域产业典型企业的生产实际,毕业设计的过程按照生产的实际要求在企业里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毕业设计的结果接受生产实际的检验。
通过校内外的实验实训、毕业设计模式的有效实施,加大产学结合力度,增加与能源电力行业的紧密程度,实现专业的实践应用、毕业设计和就业的三位一体。
[1] 罗承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2):1-3.
[2] 刘 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极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3] 林 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0-117.
[4] 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9):103-104.
[5] 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2):62-69.
[6] 雷 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7] 张楚廷,彭道林.关于理论课程的若干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3(2):124-127.
ResearchandPracticeonTalentTrainingProgram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IntelligentControlBasedonPositionRequirementsofEnergyandPowerIndustry
WANGXiu-ping,XUXiao-feng,QUChun-yu,ZHAOJun-you
(CollegeofElectricPower,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henyang110136,China)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requirements,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is researched.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planning training program are developed firstly,then it constructs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according to talent cultivation,then curriculum system is researched based on post requirements,Finally,training mode is constructed,which establishes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wer industry.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s appli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and the good results are obtained.
energy power;position requirements;electrical engineering;intelligent control;talent training program
2017-07-26
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UPRP20140258)
王秀平(1978-),男,山东青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7.04.017
G642.41
A
1672-9617(2017)04-0536-04
(责任编辑伯灵校对伊人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