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夏季腹泻疗效观察

2017-11-16刘彩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西医针灸住院

刘彩玲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夏季腹泻疗效观察

刘彩玲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夏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和免疫指标。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高于西医组(P<0.05),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中西医结合组均短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机体炎症和免疫指标改善情况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夏季腹泻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免疫力和炎症指标,缩短疗程。

夏季腹泻;小儿;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治疗观察

小儿夏季腹泻发病率高,是儿科常见多发疾病,多为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小儿夏季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发热、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西医以抗炎、止泻和补液治疗为主。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夏季腹泻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小儿夏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西医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13±1.11)岁;病程1~6天,平均(3.25±0.14)天;细菌感染11例,病毒感染27例,非感染性腹泻12例。中西医结合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15±1.35)岁;病程1~6天,平均(3.31±0.18天);细菌感染13例,病毒感染27例,非感染性腹泻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夏季腹泻诊断标准,知情同意,对药物无禁忌。

排除标准:有药物禁忌、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继发性腹泻。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治疗。同时给予盐酸头孢他美酯。剂量10mg/kg,每天2次。

中西医结合组加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①中药:湿热给予葛根黄连汤。葛根24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车前子12g。下利脓血加金银花和白头翁、里急后重加木香、腹痛加白芍。每日1剂,分2次服。伤食泻给予保和丸加减。白术12g,茯苓6g,苍术6g,半夏6g,神曲6g,山楂6g,连翘6g,陈皮3g,黄芩3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②针灸:选阴陵泉、足三里、水分、天枢,伤食泻加四缝,湿热加内庭、曲池,每日1次[1]。

3 观察指标

观察总有效率,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机体炎症情况和免疫指标。

4 疗效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有效: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用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和免疫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和免疫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和免疫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期TNF-α(µg/L)白介素-6(µg/L)C反应蛋白(g/L)免疫球蛋白-G中西医结合组(50例 )治疗前13.24±3.3561.25±5.7832.31±10.117.02±0.55治疗时4.41±1.24*△74.45±8.11*△3.45±0.11*△7.82±0.52*△西医组(50例)治疗前13.36±3.4262.19±5.3232.31±10.647.01±0.54治疗时7.32±1.48△65.25±7.48△8.54±2.13△7.31±0.51△

两组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d ,±s)

表3 两组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d ,±s)

组别例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纠正脱水时间西医组505.25±1.418.24±1.615.02±1.01中西医结合组504.31±0.716.89±1.574.19±0.13 t 8.7259.7339.131 P 0.0000.0000.000

6 讨 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多发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相关。小儿因免疫能力低下,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腹泻。夏季因温度和天气较为特殊,病毒细菌生长繁殖快,是小儿腹泻高发季节,患儿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加、伴发便质稀烂、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甚至可因大量脱水而死亡。

小儿夏季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病因与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相关。在治疗上需遵循运脾化湿原则。中药有健脾和胃、降逆利水之功。针灸足三里、阴陵泉等可利湿升清、调通腹气和除湿导滞。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可兼顾内外,达到更好效果[3-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夏季腹泻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免疫力和炎症指标,缩短疗程。

[1] 毛梅.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夏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48-49.

[2] 陶洪芹,李志山,徐玲,等.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4):381-384.

[3] 林丰兰.中药敷贴神阙穴施护小儿腹泻74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6):59-60.

[4] 黄日堂.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5-36.

R442.2

B

1114-2814(2017)10-1187-02

2017-09-16

猜你喜欢

西医针灸住院
妈妈住院了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