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2017-11-16杜春梅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人员糖尿病

杜春梅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二〇二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初探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杜春梅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二〇二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日常的基本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不同护理服务条件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方面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3.68%,与观察组护理服务效果形成较大的反差;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7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说明基于人性化护理服务更深得人心。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服务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方式的护理效果更好,且得到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肯定,值得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糖尿病;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规律成为诱发糖尿病病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患病期间,应得到有效的护理服务,既有助于患者规避心脑血管疾病,又能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在治疗糖尿病病症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也是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因此,本文研究中,主要对糖尿病患者76例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两种服务方式,以进一步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影响,其结果表示,基于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从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视角着手,对糖尿病患者施以更好的服务,其护理效果更佳,值得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9.32±3.59)岁;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0.57±4.01)岁。通过患者的一般资料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服务,具体内容有:

(1)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且配合小幅度的运动,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通常,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明显下降,受病症的影响,其抵抗能力更弱,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充分发挥,可规避诸多并发症,对患者恢复健康有利[1]。

(2)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展开护理服务时,及时关注患者的精神系统、心血管等方面,如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方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并向其介绍与糖尿病病症相关的健康知识,包括减轻糖尿病病症的注意事项及预防糖尿病的方法等。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帮助其排忧解难,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恢复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能规避不必要的护患矛盾问题。

(2)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给予有效的注射护理服务。如,冬季时节,患者输液时,为患者加热输液药水,规避药水过凉对患者身体造成不适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强针对性的保暖护理服务。

(3)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患者的血糖指标情况,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而提供胰岛素用量指导。通常,在餐前30 min使用,如果患者餐后的血糖指标过高,则建议其在餐前1 h使用。

(4)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饮食指导。首先,结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期促进护患之间的配合。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饮食以粗粮为主。其次,在患者用餐之前和之后,都应对其进行血糖指标的测量。如果患者的血糖变化明显,应对患者加强营养调理,遵循三高三低的原则而平衡患者的膳食,确保患者饮食的合理性。所谓的三高是,多食高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类的食物,如胡萝卜等蔬菜;三低是指低脂、低盐、低糖。通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加强饮食指导,可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水平[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对比

基于普通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大多有好转的趋势,但仍然有10例患者无效,其有效率为73.68%,基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无效1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7.3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n(%)]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更高,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65.79%。这表明,普通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未能给予患者及家属以充分的护理服务,甚至出现护患矛盾问题,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其生活压力也明显增加,加之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直接导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3]。患者患有糖尿病后,治愈率低,给患者及家属身心方面带来较大的伤害,所以许多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大,产生焦灼、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4]。

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5]。传统护理模式下,虽然护理人员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最基本的护理服务,但不能对患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治疗,且不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人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血糖指标实际等,进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工作,这不仅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而且有助于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6]。同时也是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对提高糖尿病护理成效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值得推广借鉴[7]。

[1] 徐 苗.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7,(18):55.

[2] 申丽娟.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41,47.

[3] 胡 静.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1):158-159.

[4] 米玉萍.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1):41-42.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24.151.0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人员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