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强县 绿色富民
—— 荔波全域旅游发展综述
2017-11-16徐海星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海星
绿色强县 绿色富民
—— 荔波全域旅游发展综述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海星
以旅促农,工旅结合,带动三产,推进城镇化建设,荔波的全域旅游正促使绿色强县、绿色富民。
行走荔波,处处皆景,步步如画。
从空中俯瞰,24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绿色浸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55%,是地球同纬度地区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荔波共接待游客126.87万人次,同比增长58.47%;实现旅游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61.26%。
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荔波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成为贵州旅游的样板,成为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
经济发展新动能
荔波虽是喀斯特地貌,但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等享誉中外的自然景观。
同时,荔波还是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居住着布依、水、苗、瑶等民族,民风淳朴,民俗浓郁。
除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俗风情,荔波境内还有着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十多年前,荔波一度为了追求GDP增速,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全县财政收入有75%以上来自煤炭。
粗放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带来地表塌陷、污水横流等一系列后果。事实证明,依靠煤炭工业并不能带来可持续发展。当煤炭开采大幅压缩后,荔波财政收入也开始下滑。
痛定思痛,荔波决定转变发展思路,探索绿色发展道路。
2007年,荔波申遗成功。“世界自然遗产地”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荔波。次年,荔波旅游接待人数翻了一番还多。
游客的增加直接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微笑曲线,让荔波认识到旅游的巨大价值。
2015年3月,荔波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荔波逐步探索形成独特的“545”发展体系(全方位拓展旅游纵深的“五个维度”,夯实全域旅游基础的“四个支撑”,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结合”),深度挖掘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2016年,荔波入选首批创建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年,荔波旅游接待人数达11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0.96亿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
在荔波县委副书记、县长叶霖看来:“荔波立足县情实际,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以全域旅游战略为抓手,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荔波以旅游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全域旅游新面貌
玉屏街道办事处水浦村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这里同时也是古老的水族村落。
2016年,水浦村充分结合当地民居特色,在牛角寨建设了一处特色民宿。
整个民宿区靠山而建,放眼望去,山前梯田连片,果树环绕。“住在这里,可以体验水族传统文化,回归乡村。来水浦游玩的游客都赞不绝口。”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吴照婧说。
吴照婧是当地村民,在游客服务中心已工作好几年。她说:“以前,来水浦游玩的游客都只能参观邓恩铭故里,现在水浦开发了民宿旅游,让游客在这里有了更多选择,很多人都说会带亲朋好友再来。”
在荔波,像水浦这样的民宿旅游逐渐兴起。荔波通过实施“星宿计划”,在全县选取了100个特色村寨打造,推出了瑶山古寨、水葩原生水寨、赛娥布依风情湾等一批乡村民宿,丰富了旅游业态。
去年以来,荔波不仅开发了新产品新业态,还在景区提质升级上狠下功夫。
按照省委提出的“在一年内实现荔波旅游景区有个大变化”要求,荔波全力打造旅游“升级版”,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过去一年,荔波布局了以大小七孔景区、邓恩铭纪念馆及广场、樟江景观带环境整治在内的22个提质扩容重点项目,总计投资约88亿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荔波旅游质量。
在景区建设方面,荔波将大小七孔景区统筹一体建设运营,提升了景区内旅游厕所、步道、服务站等服务设施,景区内“三条干线、四条支线”道路改善工程建设完工,核心景区接纳容量和服务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同时,荔波同步开工建设水春河景区、茂兰景区的提质改造工程,
推进观音峰、兰鼎山、玄武山、捞村大峡谷等新景区景点建设,以更加丰富的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在快旅慢游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荔波开展了交通大会战,将县内国省道全部提档改造,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油路。荔波还开展了旅游公路建设,通过完善自然景观、驿站马道、休闲观景等旅游元素,对全县公路进行旅游升级,将县域内各景区景点通过旅游公路串联成“项链”。
在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方面,荔波建设了智慧旅游体系,为游客提供票务咨询、酒店预定、景点预定等旅游服务。同步推进明码实价、诚信荔波建设,创新施行投诉先赔等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打造“无价格欺诈”旅游景区。
荔波县委副书记、县长叶霖( 左四)在了解县城内环西门景观道建设情况。(荔波县委宣传部供图)
拉动经济新引擎
深秋时节,朝阳镇八烂村的蜜柚开始上市。
皮薄肉厚的荔波蜜柚,曾多次在全国柚类评比中获奖。新鲜采摘的蜜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询价购买。
朝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青说:“一斤柚子3块钱,有的村民一天就能卖出上千斤,根本不愁销路。”
杨青介绍,朝阳镇现在有经果林5万多亩,村民们不仅种柚子,还种琵琶、火龙果、青梅等,成片的果树既绿化了漳江沿岸,又富了群众口袋。
荔波全域旅游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景区景点的收入,还直接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种植。
荔波将农业采摘与旅游观光体验相结合,成功创建了5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了蜜柚、枇杷、血桃等一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实现了农旅结合壮大一产的效果。
在二产方面,荔波坚持工旅结合,大力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绿色轻工基地等环境影响小的产业。
在三产方面,荔波通过发展康体水疗、野外拓展、户外露营等一批高山康体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不仅为游客搭建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养生养心等深度体验的条件,还带动了三产发展。
旅游除了带动产业发展,还在荔波的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荔波按照“做精县城、做特乡镇、做美村寨”的思路,把城镇、乡村按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
在做精县城方面,荔波正形成传统、现代、时尚相融相生的城市梯次发展格局;在做特乡镇方面,荔波实施的“七星抱玉”计划将在每个乡镇创建1个3A级以上景区;在做美乡村方面,荔波实施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改善着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以旅促农,工旅结合,带动三产,推进城镇化建设,荔波的全域旅游正在将全县的一、二、三产和城镇化导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实现绿色强县、绿色富民。
(责任编辑 /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