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维度中的海龙囤遗址现实价值思考
2017-11-16杨会章
杨会章
(遵义师范学院黔北文化研究中心 贵州 遵义 653000)
民族文化维度中的海龙囤遗址现实价值思考
杨会章
(遵义师范学院黔北文化研究中心 贵州 遵义 653000)
“土司”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土司制度”的确定,贵州播州杨氏家族兴建海龙囤,而海龙囤所代表的播州土司文化也在杨氏家族700多年的统治下形成以海龙囤为基础的遗址为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实物资源,同时其土司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艺文化以及宗教家族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为丰富播州当地少数民族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民族文化;海龙囤;现实价值
一、海龙囤遗址背后的土司制度和文化
“土司”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背景下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由于土司作为当地民族地区最高统治者,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封建中央,但是实质上类似于割据势力,部族成为当地土司统治相应的区域,中央并且封官进爵,允许其子孙能够时代继承其土司职位,这就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定时期内的“土司制度”[1],这一制度归根结底就是“以夷治夷”“以蛮治蛮”策略,通过土司制度,封建王朝中央统治者实现地区统一、社会稳定。而经过长期发展,这种土司制度就衍生出相应的土司文化,可以说每一个土司地区的土司文化都不尽相同。
海龙囤位于今天贵州遵义市境内,古时称遵义为播州,海龙囤就位于距离播州西北30公里处,是播州土司杨氏家族的军事城堡。杨氏家族在播州统治了700多年,这里逐渐形成了以海龙囤为基础的播州土司文化,如今,海龙囤遗址都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瑰宝。
二、土司制度中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土司制度作为治理社会地区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文化。可以说,正是播州的土司制度,才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本民族以及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内容,而且这些丰富、精彩的实物也一定程度上充填了中国封建王朝土司制度的历史。
海龙囤是在杨氏家族为了响应南宋王朝抵御蒙元侵略而修建的军事城堡,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清朝史学家赵翼称之为“天险”也不为过。[2]明万历年间,杨应龙反叛被覆灭,海龙囤也一把火烧掉,但是其城墙、敌楼以及碑刻等珍贵实物幸免于难,流传下来,成为了后世了解海龙囤,了解播州土司文化,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重要史学资料。
此外,伴随着杨氏家族几百年的统治,除了海龙囤遗址,杨氏的土司墓葬也成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墓葬的发现充实了当地仡佬族的历史,也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还有杨氏的庄园文化,播州庄园不仅类别丰富,而且设施齐全,配置丰富,茶园、菜园、猪场的设置以及庄园管理模式,都为当地少数民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播州海龙囤不仅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这对从民族文化维度来挖掘海龙囤遗址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氏内部史料记载现已不多,有关其土司文化也散见于后代文人的感叹和描绘。在少数的文献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杨氏重视忠孝文化,强调对家、对国的忠孝,此外,从杨氏十一代土司开始,他们就十分重视统治区域内的文化文艺发展,并且强调以文治民,重视中原汉文化,认真学习儒释道文化,这样的治理理念,大大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原汉文化的进入,也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汉族文化进行融合,为形成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另外,汉族文化以及儒释道文化进入播州,[3]不仅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不断加快,也使得汉族文化和儒释道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为繁荣和丰富中国多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杨氏家族能够屹立播州700多年,其家族文化也成为了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在儒家思想深入播州传播的同时,杨氏土司也将儒家道德思想融入其治家之道中,建立了以忠孝为核心的家族文化。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传入,也使得播州当地有着丰富的佛教和道教文化痕迹,而这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又衍生出新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是海龙囤遗址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宝库。
我们不难发现,海龙囤遗址中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现的民族文化精华,而要对播州土司制度以及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就要以海龙囤为基础,不断以新的视野和维度去揭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面纱,不断丰富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内涵。
[1]吴永章.明代贵州土司制度[J].贵州社会科学,1983,(6):67-73.
[2]魏登云,陈季君.论播州土司文化遗产及其价值[J].攀登,2015,(5):121.
[3]杨旭,刘欢.唐宋时期播州筑城活动的国家认同构建[J].民族论坛,2015,(6):55-56.
G07
A
1007-0125(2017)15-0244-01
杨会章(1971-),男,汉族,贵州省遵义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本文为2014 年度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黔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D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