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研究
2017-11-16高筱倩
高筱倩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研究
高筱倩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体现,而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使得这璀璨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更加波澜壮阔。提亲、聘礼、安床、坐花轿、拜堂、喝交杯酒、闹洞房等婚嫁习俗流传至今。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婚嫁习俗多以周代婚礼为原型演变而来,以汉式婚礼为主,一般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一、婚前礼
婚前礼相当于现代的订婚礼,在古代主要表现为“六礼”。这一婚嫁礼仪形式始于周代, 完备于汉,以后各朝代大多沿用周朝婚俗,但由于内外部环境不同略有改动。主要内容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一)纳采:即说媒之义,是婚嫁的第一步。在双方门当户对的前提下,男方父母遣媒提亲,并携带礼物。
(二)问名:自周代起,男家请媒妁问询女子的出生月日及名字,以雁为贽见之礼。后问名范围演变为除询问涉及名字、生辰八字以外,还包括门第、职位、家产、品貌、年龄、健康等多方面事宜。
(三)纳吉:或称“过文定”。得吉卜后,男家告知女家可继续议婚,并请媒妁携吉雁前往女方家正式提亲,并交换聘书,这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订婚。聘书为古代婚礼“三书”的第一书,为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四)纳征:或称“过大礼”为六礼的关键,相当于现今的下聘礼。远古纳征多用鸟兽作聘礼,至上古时聘礼用全鹿,周代时期用五两彩丝和一对鹿皮为礼,之后演变愈加奢华,历代变迁,据地域不同也有差异。
(五)请期:或称“提日子”、“送日头”。即由男家经占卜得结婚吉日,婚期吉日择双月双日,寓意好事成双,而避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六有半世姻缘之意,十一月隐不尽。之后,由男家备礼请媒妁通知女家,请求女家同意迎娶婚期,古俗请期之礼亦用吉雁。
(六)亲迎:后代又称“迎亲”即至婚期,男方携“三书”中最后一书的迎书,新婿亲自到女家接新娘过门。亲迎之礼也需媒妁在前导引。实则为正婚礼的第一步。
二、正婚礼
正婚礼即为新婿至女家迎娶进行的仪式,中国古代传统正婚礼习俗内容包括:亲迎、下花轿、交拜礼、合卺礼、解缨结发、闹洞房等。
(一)亲迎:与六礼中最后一礼相同,新婿穿婚服、戴红花、骑马至女家用花轿迎娶新娘,途中喜队奏乐,路人贺喜。
(二)下花轿:传统婚礼新娘下轿三步走,第一步,三箭定乾坤:新娘站在花轿前,面对乘坐的花轿连续射天煞、地煞、轿煞三箭,以驱除路上经过沾染的晦气。第二步,新娘下轿:两个全福喜娘搀扶怀抱花瓶的新娘着下轿,跨过新郎大门口备好的放在捶布石上马鞍,鞍上放一串制钱,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未落下时,立即由全福人把马鞍撤掉,寓“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之意。第三步,跨火盆:新郎家二门口备一个火盆,新娘要跨过火盆,寓意之后新婚夫妇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后,新人往家走,并向新娘身上抛撒各种五谷杂粮,有辟邪之意。
(三)交拜礼:是古代婚礼中新婚夫妇共同祭奠神灵、祖先的仪式,后延展到感恩、尊敬父母之意。交拜礼宋朝才出现,主要流程为新娘、新郎参拜天地、父母最后及夫妻对拜。
(四)合卺礼:指新郎新娘共饮,后演变为“交杯酒”。有同饮酒、换杯饮、牵线饮三种形式,寓“同甘共苦”之意。
(五)解缨结发:指新郎解下新娘头上许婚之缨,之后剪下新娘一缕头发,并剪下自己的一缕,用解下的红缨结节,新娘打开锦囊,新郎将结发放入,新郎新娘共同将锦囊线绳拉紧。寓“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之意。
(六)闹洞房:即三天无论辈分大小,都可以捉弄新郎新娘。闹洞房不仅能增加喜庆气氛,还能让未曾谋面的新郎新娘消除陌生,也能使双方亲友迅速熟识。
三、婚后礼
完成正婚礼便基本完成了古代婚礼,但由于孝道文化的深刻影响,新娘、新郎还需分别行成妇、成婿之礼,才能正式谓之夫妻。
(一)妇见翁姑:指正婚礼后第二天早晨,新娘要早早起床,备大枣、栗子、桂圆等以竹器盛,到公婆门外等候,拜见公婆。
(二)妇馈翁姑:最初指见完公婆之后,新娘亲自侍奉公婆进食,食毕,新娘要吃公婆碗中余食以示尽孝。到唐代后演化为正婚礼后第三天,新娘需亲自下厨房做饭烧菜,馈赠公婆,以尽孝道。
(三)翁姑醴妇:新娘馈公婆后,公婆为新娘安食漱口,并以“三爵之礼”酬新妇,表达关怀。然后行“本别下阶”之礼,寓意新娘此后代理家政。
(四)成婿之礼:指正婚礼后的第三天,新娘携新郎,备烧猪等礼品回女家,然后再随新郎归男家,也谓之归宁。
(五)成妇祀宗:指正婚礼三个月后,男家择吉日带新娘至祖庙祀告祖先,新娘正式成为男家成员。
至此,新郎新娘正式成为夫妻。
[1]朱星.古代文化基本知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3]鲍宗豪.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高筱倩, 女,山西省河津市人,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文人画研究。
K892.22
A
1007-0125(2017)15-0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