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拐点”论争与中国电影结构性优化

2017-11-16饶曙光尹鹏飞

电影新作 2017年1期
关键词:拐点发展

饶曙光 尹鹏飞

“拐点”论争与中国电影结构性优化

饶曙光 尹鹏飞

2016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电影增速放缓,是中国电影结构性矛盾的必然发展,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作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刻调整,电影业界原有的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须借此契机进行结构性调整达到结构性优化,提高内容生产能力,提升电影质量和品质,努力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向质量型、内涵式模式转变,有效延长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机遇期,创造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新景观。

拐点 增速放缓 中国电影结构性调整 内生性增长 质量型模式

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电影增速放缓,电影市场整体表现疲弱,票房同比下降,引发业界普遍焦虑。根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票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8月全国电影票房331.51亿元,同比增长12.86%,远低于2015年同期50.3%的增幅①。但从近五年以来的票房增长率来看,起伏涨落是电影市场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去年48.7%和今年第一季度51%的涨幅无疑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中的峰值,但我们不能用发展的峰值来衡量和替代平均发展速度和指标。相比北美电影市场上半年0.4%的增幅,中国电影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幅,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还是在稳健、持续的向前推进。从根本利益上来看,中国电影观众没有流失,仍然存在并稳步增长,这是认识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前提和共识②。

在笔者看来,票房增速放缓在某种意义上是近年业界资本对于中国电影过于乐观甚至盲目乐观的一种结果,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态势下的一次必然调整,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结构性矛盾和短板效应的集中体现。电影业界应当抓住增速放缓的契机进行结构性调整,努力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向质量型模式转变,有效延长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机遇期,创造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新景观。

一、中国电影发展“拐点”及其战略研判

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是当前中国电影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的集中体现,长期外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红利曲线已渐趋平缓,结构性过剩现象渐显,内容供给亟待加强,这种结构性矛盾和短板效应最终都会无一例外地体现在与观众的互动上。

首先,从需求侧来看,依赖硬件指标的外向型增长模式是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全年新增银幕达8000多块,2016年1-9月全国新增影院1230家,新增银幕7153张,日增银幕均数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6张,截至9月底全国银幕数已达38780张,放映规模已相当接近北美市场③。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影院持续建设带动的放映场次增长已成为中国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终端扩容无疑拓展了市场空间,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需求侧”方面看是大有裨益的,但简单推算的人均银幕占有率并不能代表真实消费容量,影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凸显出结构性过剩的现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影院放映场次同比增幅高达40.8%,但新一轮放映市场的扩张并未带来预期的票房增长,一二线城市银幕需求趋于饱和的,存量影院产出继续下滑④。三四线城市新拓展的影院与小城镇文化消费的匹配度尚不完全成正比,造成多地新增银幕上座率不高,甚至拉低了单银幕产出。加之业界对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增量的期望值恐怕也估量过高,他们在春节档曾经表现出来的热情让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幻觉乃至幻象。

影院终端提速扩容同期,线上售票平台崛起,第三方电商平台介入放映环节并争夺票务市场份额,购票补贴成为2012年以来票房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2015年暑期档达到顶峰。但从2016年春节档之后,各主要在线售票平台资源整合趋于稳定,“票补”减少、整体票价回升,使得人们依赖补贴的消费习惯被打破,被“票补”低价所吸引的新观众群体流失,其短期内形成的影院观影习惯和忠诚度有待调整甚至重塑。与此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升级票务软件系统并严查市场秩序,很大程度上堵住了过去偷漏瞒报票房的系统漏洞,与票补退潮共同驱除以往电影市场中由“非观众”因素造成的票房泡沫⑤。

从供给侧方面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国产电影的内容生产能力普遍并未满足电影市场日益增长的终端需求。电影类型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缺乏优质内容供给,在应对市场新增的不确定因素时更显捉襟见肘。

主流影片类型多局限于国产片惯常可驾驭的内容,依然重复生产青春、爱情、喜剧等“轻电影”,观众对此已经审美疲劳,缺少中小成本的黑马,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暑期档电影的票房收益和口碑评分反差甚大,部分影片首周发酵的差评和口碑营销的跌落直接抑制了观众的持续观影意愿,导致档期资源被虚耗。与之相对,市场缺乏支撑性的大制作奇幻、魔幻影片,《捉妖记》水准的佳作没有重现。可以说,国产大片遵循创作规律和创作周期的模式还没有形成,少量的高概念产品虽然在特效层面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水平,但综合能力、综合效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不少影片只见特效,不见人物塑造、叙事逻辑和人文关怀,缺乏与技术匹配的创意转化,观众评价普遍偏低,缺乏美誉度。整体而言,多数电影在类型、故事和特效上暴露短板,未能达到激活强势档期的预期效果,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电影综合工业水平尚不稳定,难以连续提供高质量的影片。

另外,2015年国产电影佳作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力量”的崛起:创作群体的更新换代打破了以往类型和人才单一的局面,在影片类型和故事呈现上贴近主流观众,从而创造了暑期票房奇迹。而新力量需要源源不断的培养和补充,今年国产电影市场新力量创作比重较低,也暴露出中国电影在人才培养和项目优化配置上的短板。“新力量”的创作相对应的是当前中国电影主流观众群体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新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中国电影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的国产电影创作一定程度上退回旧有的保守创作轨道,缺乏进取心,过度依靠IP和粉丝营销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难以完全满足年轻观众的观影需求。整体而言,国产电影未能达到激活优势档期的预期效果,在面对需求侧突发的资本波动时,无法提供连续高质量的电影入市。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面对市场降温,“拐点”无疑是当下电影圈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媒体均借此归纳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业界则普遍认为中国电影是否已进入发展“拐点”仍需时间检验⑥。其实,拐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影市长期超速发展引发的正常效应,所谓增速放缓的“拐点”,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自然和必然的调整。事实上,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主流电影观众的消费热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潮和位移,电影新生力量仍然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长线发展来看,增速放缓并不代表市场低迷,可视为中国电影产业长时期超高速发展的一次正常调整,特别是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涌入市场后未获得预定收益而退潮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的退潮虽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泡沫。同期我们也能观察到政策对市场调控的变化。在增速放缓的压力下,今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已经实施了必要的调整,在暑期档出现了大面积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短兵相接的场景,在此情形下,国产电影仍能借助本土电影观众天然的情感联系保持一定优势,也证明国产电影仍具备较为牢固的观众基础,得益于市场对国产电影的长期培育。

如果说中国电影真的出现了“拐点”,是中国电影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出现了某种拐点,即数量型、粗放式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整体性不断地向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模式、增长方式有效、有序、有力转变。同时,拐点的产生和消除都是长期综合效应所致,它在发展的“高潮期”就已经潜伏、积累并且露出了某种端倪。2015年的超高速发展是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的峰值,并不能代替平均值,业界如果因此完全沉浸在加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红利的兴奋喜悦中,不能冷静清醒地分析和思考高速发展潜藏的矛盾和弊端,就会失去主动性降低发展速度、主动性推动结构性调整优化电影生态促使电影业升级换代的历史性机会。毫无疑问,如何正确研判拐点、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特别是对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态势的战略性研判,将会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乃至下降的严重性、复杂性,以及潜藏的深层次的矛盾乃至危机,以抓铁有痕、不进则退、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电影全行业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建设性态度和负责任的理性精神正视困难,实现创新发展。

二、中国电影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

中国电影产业经过连续十多年超过30%的复合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提前消耗了许多有效资源,工业体系、传播体系、有效资源及其深度开发、创意与想象能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短板越来越强烈地凸显出来。同时,产业层面、文化层面、美学层面各种准备不足不够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当前中国电影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此必须引起业界高度警惕和冷静清醒的思考。以此为转折点,中国电影内生性增长动力和质量型发展模式或许会有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事实上,要想使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产电影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当前“拐点”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必经的结构性调整,借此时机增强中国电影内生性发展动力,促进市场转型,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将有效延伸、延长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⑦。

中国电影质量提升不仅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当下中国电影能否比较迅速地摆脱票房低迷的关键所在。要有效提升中国电影整体性的质量和品质,首先需要创意支撑、创新发展,同时也需要“工匠精神”即技术层面的保障。当前电影业界从工业化角度、产业链层面对电影本性、本体的认识和理解远远没有到位,存在着很多盲点、盲区乃至误区,过于关注电影在经济层面的运作而忽略了作为艺术产品生产的自身规律,对电影实操技术环节给予关注较少,对其产业价值和对国民经济转型的推动贡献尚认识不足。眼下对中国电影整体性工匠精神的呼吁和倡导应尽快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实实在在以工匠精神助推中国电影整体性的质量和品质提升。

以今年国庆档为例,“十一”假期共收票房15.8亿元,同比下降14.6%,是近年国庆档票房首次出现下降⑧。国庆当天上映的四部影片票房“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预计大卖的《爵迹》和《王牌逗王牌》最终惨淡收场,这也预示着当前以桥段、噱头和粉丝营销为手段的“非电影”自今年春节档以来开始在市场屡屡受挫。而《湄公河行动》作为主旋律题材电影,在前期不被市场看好、排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过硬素质和超高口碑实现了票房逆袭,创造了今年国庆档的票房纪录,也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的历史新高,凭借创新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和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警匪题材的类型突破,取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⑨。影片在创作层面基本上颠覆了近年中国电影重资本轻内容的一贯套路,成为以工匠精神打造高品质的工业电影的代表作。与当前明星耗费制作费用的现象相反,《湄公河行动》将大量资金放在电影制作上,加大后期制作投入,对国产电影的投资与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影片将主旋律题材与军事动作相嫁接,冲破了以往国产警匪片的题材、技术局限,成为本土化类型拓展的范本。另外,在当前IP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影片故事据现实热点原创,以严肃的原创姿态为提高国产商业电影的创意品质作出了良好示范。同时,影片以类型作为主旋律载体,彰显了国家情怀,实现了主流价值与主流观众的有效对接,具有很强的社会意识。事实上,《湄公河行动》的种种迹象所透露出的中国电影质量提升和结构性调整信号在近年电影界已悄然发生,只不过最近因为“拐点”的效力而呈现出不断加剧和强化的态势。

就政策制度而言,政府管理层面、电影专业性社会组织已通过立法、行政和行业约束机制逐步有效保障从业者利益,需进一步确立内容生产者的基础性地位,以提升中国电影整体性的原创能力,增强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从资本层面而言,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有可能让资本进入电影变得谨慎,短期资本和非专业资本也将得到一定的遏制,劣币排斥良币进而绑架电影创作和生产的现象或将有所改善。业界应当加快组织专业、优质的电影团队,将资本向影片内容生产层面倾斜而非一味抬高明星附加值,以此平衡电影业界各方利益,从资金上实实在在保障电影制作。从公司层面而言,大调整、大洗牌已经在悄然进行,并且将会加剧发生,一批有强大资本支持同时又有独特内容生产能力的公司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真正意义上的“新力量”。

从创作层面而言,工匠精神与创意能力应当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根本推动力。当前电影业界和观众对工匠精神的讨论和呼吁,恰恰证明中国电影业界整体缺乏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业界全方位的认识电影工业体系及其每一个环节和层面,培养大量的技术性、实用性人才,以满足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和深化的需求。当前导演界的新力量士气磅礴,但更多的技术性岗位仍缺乏专业人才参与,电影作为艺术工业,需要高水准的技术团队才能配合完成,这种目标需要电影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电影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向电影产业、面向电影工业化进行分工培养,而业界的电影创作资本也不能唯导演和演员是瞻,否则难以提高综合电影工业水平。相对于工匠精神的缺乏,创意及其实现能力的匮乏更是中国电影的短板,也是目前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乃至下降的内在原因。优秀的商业电影应当是创作者以超越个人化的艺术表达,与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社会热点形成共鸣、共振,产生良性互动效应,这也是中国电影能够保持本土性,与好莱坞进行抗衡的重要优势。当前许多国产电影在艺术创新、类型拓展上乏善可陈,但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在情绪和思想层面引起了观众共鸣。钟惦棐先生反复说过,电影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与观众的关系问题。随着90后观众逐渐成为主流电影市场观影主体以及00后观众的崛起,他们所青睐的动漫游戏、二次元文化将会对中国电影整体性的创作和生产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能否形成有效、良性互动对中国电影整体性的创作和生产无疑也是巨大的挑战。

因此中国电影和电影人必须聚精会神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将本土化的电影创意与工匠精神有机匹配和有效互动,增强创意想象能力和工业技术精度,通过类型拓展实现每一个项目的深加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真正从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转换为内生性,质量型发展模式,借此进一步搞活强势档期,电影市场生态才能更加合理和优化,发展更为健康、可持续,在此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中国电影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创新性,包括完善电影产业链,实现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互动,不沉溺于单纯的票房指标,努力推动中国电影进入质量型发展的新阶段,创作出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格、艺术内涵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作品,才能更加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需求。

另一方面,市场终端也应成为提升供给能力的催化剂。当前的影院建设已呈现出两极分化格局,一方面持续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对新增银幕尚有需求空间,但同时存量影院也出现难以为继、盈利下降的趋势,加之电商平台介入后,影院终端过于依赖网络销售,缺乏自己的目标客户,以至于经营能力弱化。面对“拐点”的挑战和机遇,院线应主动提升自身实力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观众,从内部变革着眼,以经营差异化和直接拓展观众群体做起,在追求增量的同时也注意经营的细分和差异化定位,避免陷入“靠片吃饭”的放羊式经营状态⑩。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乃至下降的背景下,当前电影市场遭遇的“拐点”正是推进产业结构化调整的最佳时机,以“票补”为例,从受众角度来看,票补退潮挤出的不仅是泡沫,高额购票补贴在刺激票房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几年前关于电影票价过高的争议,借此如能在深度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规划票价,则有可能优化和重建观众体系,避免票价反弹。

随着中国电影整体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上述的结构性调整策略无疑都与互联网及其衍生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互联网对中国电影整体性的影响和改变已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将会对完善中国电影传播体系,有效延伸延长电影产业链,提升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形成支撑和支持。在创意能力、工匠精神和互联网思维基础上进行“去产能,调结构”,才能使整个电影产业建立起工业化、团队化的生存方式,从而获得新的生长空间和发展空间。“拐点”实质上是一次转型,大浪淘沙的过程可能会对中国电影发展带来“阵痛”,但我们没有理由“看空”中国电影,面对当前中国电影市场新的结构性变化,强调优质供给才是中国电影市场保持“增量”的决定性力量,才能给市场重新注入信心和预期,反之“减量”问题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三、创造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新景观

中国电影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任重而道远,其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可变性已超出预期。针对近期市场的大幅波动,有两个基本点需要我们必须有清醒、理智的认识和把握,一是中国电影经过了连续十多年复合增长30%的高速发展之后,工业体系、传播体系、有效资源及其深度开发、创意与想象能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短板已经越来越强烈地凸显出来,过度期望高速发展应当说是不现实、不理性的。其二,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动性,应当适时、适当、适度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利用增速放缓的时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强度,保障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化被动为主动。

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过高的发展指标会更多地消耗中国电影的有效资源,增速放缓或许是一件好事,更加有利于中国电影的长期利益,有助于实现从数量型发展到质量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延伸、拓展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战略机遇期。尽管笔者一直呼吁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但并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赞同;相反,绝大多数人沉浸在中国电影市场2015年48%、2016年一季度50%的超速增长的喜悦乃至狂热中,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失去了理性判断,因此面对当前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乃至下降就显得不知所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乃至下降也是过去较长时期高速发展的一种“报应”,在促进中国电影整体性的、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的同时,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种结构性调整是长期的、艰巨的,甚至有可能出现反复和曲折。虽然经过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中国电影有可能实现笔者一直期盼的可持续发展、有质量保障和质量提升的发展,但巨大的“阵痛”将会是每一个电影人和电影从业者难以避免的。但即使在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乃至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的“个体性”机会仍然可观,因为中国电影整体性的饱和度仍然远远低于美国等电影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影制片环节也可以通过项目的深度开发、类型拓展有效激发并且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健康发展。电影院完全可以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经营实现效益的有效增长。

笔者反复强调中速发展保证长期利益,中国电影的合理增长区间应为15%—30%,在此区间内发展有利于延长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低于或者高于都未必符合中国电影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动性,应当适时、适当、适度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利用增速放缓的时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强度,保障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短期效应之后一定会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从数量型、规模化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内涵式增长。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增速虽然偏于合理区间的下限,但仍保持在正常轨道。超速发展的负面“蝴蝶效应”需要一段时期的适应和调整才能消除,从长期利益来看,中国电影不应是单纯的指标堆砌,也不能沦为提供炒作话题的机器,中国电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依然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提升中国电影的质量和品质,要自始至终、始终不渝地与中国电影观众在一起,有效、优质地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电影需求,不断拓展观众的年龄和地域,让更多的人都切切实实享受到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红利”。须指出的是,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能否达到600亿,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能否超越北美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并不是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也不是中国电影的奋斗目标。中国电影的奋斗目标依然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性提升中国电影的质量和品质,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拓展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并且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解决了这些主要矛盾,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都可以迎刃而解,中国电影也无需为短期波动而担忧。

在各路热钱退潮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增速放缓并非是一件绝对意义上的坏事。当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当前中国电影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绝不能掉以轻心。事实上,从电影需求侧观察,绝大多数中国电影观众观影习惯其实还没有完全形成就遭遇到了某种断崖式的釜底抽薪;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夸大了电影的“口红效应”,没有充分估计经济转型尤其是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对文化消费,电影消费形成的挤压,逆口红效应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从供给侧方面看,由于中国电影产业短期高速发展,各种短板不可避免地存在,尤其内容生产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配给需求,能够实现票房与口碑统一的好作品一直都是处于凤毛麟角的状态,加上跟风、同质化、急功近利现象严重,未能有效满足观众的需求并且实现良性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真的不容低估,各种无效供给造成的“去库存”也不容忽视。发展是硬道理,好作品更是硬道理应该成为中国电影的本体性理念,因为好作品才是推动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总之,增速放缓特别是主动性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可以给我们一个必要的缓冲把主要精力和智慧聚焦于提升中国电影的质量和品质,让电影创作者减轻电影票房的巨大压力而聚精会神于电影创作本身。如是,出现更多的好作品就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保持适度、适当的发展速度也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许,这就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新景观。任何简单、不加分析和思考地唱衰中国电影的论调将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虽然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之路是长期的、艰难的、充满各种变数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复曲折,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注释】

①《1-8月票房331.5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2.86%》,《中国电影报》2016年9月7日。

②《张宏森:怎样看待中国电影2016年增速放缓》,http://ent.sina.com.cn/m/c/2016-09-07/docifxvukhv7755018.shtml

③刘嘉:《中国院线正在经受新一轮考验》,《中国电影报》2016年11月2日。

④同上

⑤《票房缩水 原来是票补减少了》,http://culture. gmw.cn/newspaper/2016-10/16/content_117062926.htm

⑥张晋锋:《电影产业化发展以来的几个“拐点”》,《当代电影》2016年第10期。

⑦饶曙光.尹鹏飞:《中国电影:国家战略与经济转型》,《电影艺术》2016年第4期。

⑧林琳:《国庆档票房首次出现下降》,《中国电影报》2016年10月12日。

⑨《国庆档观众满意度指数上扬〈湄公河行动最受观众好评〉》,《中国电影报》2016年10月12日。

⑩刘嘉:《中国院线正在经受新一轮考验》,《中国电影报》2016年11月2日。

饶曙光,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尹鹏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拐点发展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拐点
《廉洁拐点》
区域发展篇
人口流动是否已到“拐点”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教师发展
房贷新政能否锻造楼市拐点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