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克尔·摩尔的新纪录电影创作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纪录迈克尔纪录

郝 敏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

提到迈克尔·摩尔,观众会想到《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罗杰和我》等名震影坛的知名影片;影评人认为迈克尔是一位创制纪录电影的天才;而美国政客则将迈克尔视为最令人头疼的电影导演之一,这些评价从侧面反映出了迈克尔·摩尔在“新纪录电影”的创制之路上所留下的坚实足迹。本文将在简要介绍“新纪录电影”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对迈克尔及其纪录电影的了解,重点引入《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医疗内幕》《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等影片,从社会暴力、社会矛盾及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等角度入手,对迈克尔纪录电影的叙事内容进行分析,并兼论其纪录电影的叙事价值。

一、“新纪录电影”与迈克尔·摩尔

20世纪末期,在各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人类迎来了充斥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电影艺术领域自然也融入到了信息化的潮流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当代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对于纪录电影的创制者来说,信息化的发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号,即为因相对枯燥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纪录电影提供了走向多样、增添灵动的良好契机,融入新思想和新方式的纪录电影也被称为“新纪录电影”。[1]在“新纪录电影”开始发展后不久,美国社会便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荡时期,两级分化的加剧、贫富差距的增大使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断显现,这又为纪录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现实层面的契机,反映具体的重大社会事件或类型化社会现象的影片随之涌现而出,而迈克尔·摩尔的影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迈克尔·摩尔出生于美国的密歇根州,在学校上学期间便凭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做出了“惊世”之举——在通过选举而进入校董事会后,迈克尔便执著于弹劾校长的愿望,而在不到一年之后,迈克尔便实现了这一愿望,学校的两位校长均递交了辞职信。叛逆并令人生畏的品质注定使迈克尔的成长之路充满坎坷,在弹劾了校长之后,迈克尔也被迫退学,退学后的迈克尔步入社会并创办了名为“弗林特之声”的报刊,该刊很快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密歇根之声”,在“密歇根之声”活跃了近十年后,这一十分畅销的报刊被当地政府取缔。在此之后,迈克尔继续在“琼斯母亲”的杂志社担任编辑,但总的来说,迈克尔的叛逆与“不合世俗”使他的工作充满曲折。

在一次回乡探亲的过程中,迈克尔无意中接触到了汽车公司的工人们,公司巨额的收益与工人微薄的工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深深地刺痛了迈克尔,于是迈克尔便大胆地决定拍摄一部展现工人生活的纪录电影,这就是迈克尔的第一部纪录影片《罗杰和我》。在《罗杰和我》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后,迈克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纪录电影的创制之中,先后出品了《加拿大培根》《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罗杰和我》《医疗内幕》《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等重量级的纪录电影。尽管迈克尔期望通过这些影片进军好莱坞,但他并没有因此向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或政治权威声音妥协,这或许正是迈克尔成为美国“新纪录电影”代表人物的重要原因。在创作纪录电影之外,迈克尔还出版了包括《瘦身》《愚蠢的白人》在内的畅销书籍;参与到了《可怕的真相》《电视共和国》等电视节目的编导或创制之中,无论是制影还是写书,迈克尔都从未离开“纪实”之路。

二、迈克尔·摩尔新纪录电影的叙事内容

迈克尔早期的纪录电影《科伦拜恩的保龄》入选国际纪录片协会所评选的世界最优秀纪录片排行榜,并在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上均斩获重量级奖项。在影片《科伦拜恩的保龄》中,迈克尔以发生在美国校园的真实枪击事件为原型,通过一系列夸张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了一个处于危机之中的国家及危机之下民众内心的不安全感,从而进一步批判了美国的枪械管理制度,甚至将这种批判深入到了社会恐慌、民众恐惧等集体意识层面。影片以枪击案件发生为起点,以枪击案件后相关机构及民众的反应为重要表现内容,上演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桥段。比如在枪击案件之后,已经沦为惊弓之鸟的学校颁布了一系列令人发笑的举措,如小学生不能携带指甲刀、必须穿着紧身衣服等,否则将被认为可能做出危险行为而被迫休学。这些过分严苛的制度表现了面对校园枪击案件时,学校及相关机构的无力,而这种无力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恐惧心理。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迈克尔将真实的录像与制作画面进行了拼接剪辑,在增强影片纪录真实性的同时,也大胆地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方式使整部影片的讽刺性大大提升,在影片伊始,迈克尔便以戏谑的口吻奠定了整部影片的讽刺基调,称这部影片是全美步枪协会制作的宣传片。同时,在整部影片中,迈克尔也毫无禁忌地批判着美国当局的枪械管理制度,甚至在影片获奖的颁奖礼上直呼“布什先生,我们以你为耻”,可见《科伦拜恩的保龄》的批判力度之强、讽刺性之深。[2]更值得一提的是,《科伦拜恩的保龄》的批判性和讽刺性并没有止步于政治层面,在影片中迈克尔还试图探讨美国枪械制度背后的社会心理。在枪械制度和对于恐怖行为、暴力行为的输出报道之中,美国产生了一种害怕被迫害的心理,这种不安定的因素会在风吹草动之后爆发出更大的影响力。

在迈克尔另外一部知名的纪录影片《华氏911》中,他继续着眼于恐怖和暴力,并将这种暴力的言说从枪击案件上升到了战争层面,对布什当选总统及布什政府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美国政治类影片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华氏911》中,迈克尔从布什集团竞选总统开始,讲述了伴随着一路的唏嘘走上总统席位的布什在竞选过程中的黑幕操作,同时将布什政府与他国之间包括石油等关键领域的内幕交易呈现在银幕之上,使观众在探秘的审美心态下了解到了布什政府与其他国家及美国内部各行业之间千丝万缕的隐秘关联。整部影片最触动人心的部分是迈克尔对于伊拉克战争的讲述,在这次看似维护国际正义、保护民众利益的战争中,真正浴血奋战的都是美国的普通民众,而国家权力的实际掌控者们只是在不停地宣扬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却不愿意让自己的亲友触碰战争。在这些微观事件的描述中,迈克尔充分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使整部影片充满了对所谓正义之战的批判意味。

在关注了极端暴力事件的同时,迈克尔还将纪录电影的拍摄视角投入到了美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其第一部纪录电影《罗杰和我》中,迈克尔便以自己的亲身见闻为基础,探讨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着种种弊端的劳资关系。在《罗杰和我》中,主人公是小镇上的工人,他们辛苦的劳作只能换取微薄的收入,与工厂主的可观收入形成了刺目的对比。可以说,从这部影片开始,迈克尔就奠定了独到的纪录电影的叙事风格,他摒弃了传统纪录电影中的“上帝叙事”,在叙事过程中融入了许多个性化的色彩和观点,从而提升了纪录电影的可观性与讽刺性。在纪录电影《医疗内幕》中,迈克尔更是探讨了几乎涉及全民生存的重大社会问题,即美国的医疗体制,展现了在黑暗的医疗体制中,无论个体是否能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其求医之路都不会畅通。比如,在《医疗内幕》中所出现的一位遭遇车祸的老人需要先与保险公司沟通备案才能够寻求医院的帮助,否则救护车不能将其送至医院。又如那些在恐怖袭击后的救援队成员虽然被美国当局宣扬为英雄,但却要独自承受从事救援等危险工作后的伤痛,美国的医疗制度并不为这些英雄的健康与生命负责。同时,在《医疗内幕》中,迈克尔还公布了尼克松在探讨医疗制度议案中的录音,录音中的尼克松对医疗制度的完善漠不关心,但当其听闻这项改革将对拉动经济发展大有裨益时,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在公开发言中表达了美国当局将努力让每一位民众生活在医疗制度的保障之下,公开发言与私下交流之间的反差展现出了极强的讽刺性。在评价整部影片时,迈克尔曾言:“我们拥有着最为富有的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开销十分惊人,但我们却没有享受到最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3]而《医疗内幕》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渴望唤起美国当局良心的鼎力之作。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迈克尔近几年的一部纪录电影,如果上文所论及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医疗内幕》等纪录电影的叙事视角是微观的,那么《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叙事视角就是宏观的。在这部影片中,迈克尔将批判和讽刺的矛头指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以美国社会的经济危机为切入点,披露了包括雀巢、花旗银行、麦当劳、沃尔玛等驰名世界的企业的运作内幕。比如,在一些知名企业中存在一个令人错愕的“死亡率”,这个“死亡率”与保险收益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员工的死亡利益要远远大于生存利益,资本家们甚至通过高压的工作态势来维持整个企业的“死亡率”,并以此获得高额的保险赔偿。在《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中,迈克尔所着力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就是富者愈富,而穷者愈穷。同时,在这部纪录电影中,迈克尔首次对美国当局表现出了极大的希冀,他寄希望在奥巴马上台后资本主义社会有所变革以及民众生存境遇有所改变。

三、迈克尔·摩尔新纪录电影的叙事价值

提到迈克尔纪录电影的叙事价值,最为显著的便是为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代言。马克思曾在其文论中提到,底层民众没有言说空间,他们需要代言人。事实正如马克思所言,身处底层或身为弱势的民众难以真正获得言说的机会,他们的发声也很难被关注,对此迈克尔勇敢地成为当代美国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对美国社会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批判。比如,在迈克尔的纪录电影中,有针对美国黑人的采访剪辑,他们生活在隐形的种族歧视之下,警察喜欢逮捕黑人,因为只有在逮捕黑人的过程中他们才能够肆无忌惮地搜身,甚至脱掉他们的衣服。迈克尔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创制纪录电影的目标有两个,短期目标是将让人以之为耻的总统赶下台;长期目标就是改变美国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伪民主。[4]从这一角度而言,迈克尔无疑是一位纪录电影中的英雄。

在社会层面的价值之外,迈克尔的纪录电影还为“新纪录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艺术价值也不容小觑。传统的纪录电影一直遵循着“纪实主义”,要求导演在叙事内容上必须原原本本地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同时在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避免过度剪辑,这虽然最大限度地强调了影片的纪录属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纪录电影的电影本质,使纪录电影在市场化运作的影坛逐渐走入了“死胡同”。而在迈克尔的纪录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虚构的场景和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原本发生的事件,但却是在浓缩提炼后所呈现出来的“真实”,即用不真实的真实来表现现实,从而使纪录影片在艺术层面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对此,迈克尔也曾自信地谈道:“我能够处理好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纪实与虚构的相互交融就是“新纪录电影”的精髓,也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性变革。

猜你喜欢

新纪录迈克尔纪录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蝴蝶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科教·纪录》
一箭20星,中国创亚洲新纪录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
新纪录诞生!我国5000万建成亚洲最大LED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