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诀》:IP大旗下的吸金狂潮
2017-11-16李富妍
李富妍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当今被称为一个消费的时代。消费社会把消费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功能手段,在此背景下,传统社会价值场域不断被新进入的价值理念所替换,其中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的替换。而电影、电视中IP的生产和消费必然依托于这种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2015年12月25日,圣诞节,乌尔善导演的奇幻动作片《寻龙诀》上映一周,借着节日的东风,掀起了新一轮的吸金狂潮,凭借着大“IP”、豪明星、3D巨制、主流动作奇幻类型等诸多商业元素,首周便斩获7亿的票房,后在元旦档期继续发力,最终总体累计突破15.4亿,总额超过漫威影业投资拍摄的《复仇者联盟2》,在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排名第5(国产电影第3名)的成绩。由此,可以从商业运营上说,《寻龙诀》为2016年的贺岁档确实开了个好头,但在影片退热之后,《寻龙诀》标榜其是国内最高电影制作水平的宣传手段被解开“伪盗墓”“真圈钱”的外衣后,反思IP电影的运作模式和不足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多元IP撬起的电影市场
IP,即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它存在的方式很多元,简单来说,它可以是一本小说,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只是某一个漫画形象。换句话说,这些单纯的“知识”元素被认定具有了投资、发展、生产的可能性时就成为一个独立的IP。所以说,当前电影工业的核心,就在于各类知识产权(IP)的挖掘与开发,这一生产投资电影的模式在好莱坞屡见不鲜。电影产业专家爱德华·爱波斯坦就曾明确指出了IP对于好莱坞电影发展的重要意义:“当代片厂所做的主要是在四处收钱——以他们手中的一笔笔知识产权,向各方收取使用费,再将收到的钱分给该笔知识产权关系到的各方,如创造、开发、投资的各方等等。”①所以,已成工业化体系的好莱坞工厂才可以借以集团化的产业结构和严密的版权保护体系确保IP开发顺畅运转,其中类似“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星际迷航”“变形金刚”“魔界”等成功IP案例不胜枚举,它们通过时间的考验,用经久不衰的口碑和票房将电影IP开发塑造成了一份诱人的蛋糕。
在20世纪进入大众消费社会以后,消费在符号消费上走向了一个极致——消费主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法国著名思想家让·波德里亚将这种商业循环模式称为“消费社会”。因为我国文化产业正值兴盛的上升时期,在可见视野下大量资本冲进电影市场,企图分一杯影视行业的甜羮。所以,在缺乏优秀电影剧本的同时,寻得改编“lP”路子的电影公司在市场经济面前让IP营销展开了正面交锋。单是2015年一年,国内市场80%的推介影片都与IP有关,年初的《小时代4》(4.8亿)成功收官,其票房和话题的“吸睛”度已无需赘言,累计超过13亿的票房便证明了一切,后陆续上映的顾漫的《何以笙箫默》(3.5亿)、冯唐的《万物生长》(1.4亿)、饶雪漫的《左耳》(4.8亿),此类由畅销青春小说改编的电影除去话题和争议,单从票房方面讲就已经冲出其他“烂片”的重围,部部轻松过亿。何炅的《栀子花开》(3.8亿)、高晓松的《同桌的你》(4.3亿)则纷纷由一句熟识的歌词IP唤起了整个年代的共同回忆;《滚蛋吧!肿瘤君》(5亿)更是由一部漫画出发走上了冲击奥斯卡的道路。
作为年度大IP的《鬼吹灯》系列,已有3部“作品”炮制成型:两部电影陆川的《九层妖塔》以及乌尔善的《寻龙诀》以及一部网络自制剧《鬼吹灯》之后又得到梦想者电影和北京光线影业共同发布的消息,确认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三部曲于2016年下半年筹备开拍,并计划于2017、2018、2019年逐步上映,刮起中国影坛的“盗墓风”。所以,《鬼吹灯》系列作为目前“华语电影第一IP”的盗墓题材依旧备受业内关注,可挖掘的市场前景广阔。
二、大体量商业片引爆的视效奇观
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是有关符号的选择、制造和传递的过程,以帮助接受者理解传播者所期待的意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也是一种经济实体,依靠市场逻辑追逐利润是其本性。在这种消费逻辑的刺激下,一系列大IP产业链开始发酵,生产。纵观近期的电影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寻龙诀》的官方预设票房体量是20亿,跟《捉妖记》(24.39亿)、《速度与激情7》(24.26亿)、《变形金刚4》(19.76亿)被划为同一体量的超级大片。单从前期制作上讲,《寻龙诀》的投资就超过了3亿,如此巨大的投资需要万达、华谊、光线这三个一线财团来共同承担风险,也正是这样体量票房预设导演乌尔善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看到的成片,不难发现导演在票房吸收方面的用力,在90分钟的片长中极尽可能地塞进所有可能刺激票房的商业元素。演员阵容也十分豪华,出动陈坤、黄渤、舒淇等一线电影咖,加上2016年的话题女星Angelababy,再配合盗墓题材的“大IP”,以跌宕狗血的爱情故事为引,全程塞满人工制造的笑料梗,招招出手直击观众兴奋点。
“谁付费,谁才有发言权。”为讨好观众,导演确实在诸多方面效仿好莱坞模式。《寻龙诀》完全呼应了原著的风格,最大化利用新奇而神秘的视觉特效元素,才能将原著粉们的自我想象转化成票房灵药,获得最大化的商业收益。预告片中除去眼球的狂暴特效,为数不多的信息就是“大金牙”喊出的那句最具宣传口号意味的台词——“这才是正宗摸金范!”或许此类科幻题材也只有通过视觉体系的华丽建构,才能将观众带入情节,推动影片的逻辑体系趋于合理化。《寻龙诀》也正是通过写实的再现原书中所设定的“冥界”构建,才能通过影像开启了中国玄学的大门,“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片中被反复唠叨的寻龙口诀便是从唐代就有的《撼龙经》中改编的,利用的是古典中国智慧积淀的神秘风水学,先不说“粽子”、黑驴蹄子、鸡鸣灯灭不摸金等民俗风水说辞的民间可信度,从主角招招破阵的手段中也能体会导演利用玄学吸睛的用意。《寻龙诀》中“冥界墓洞”的两大场景都搭建在周易的八卦相学上——“孤傲迷魂阵”“磷石奈何桥”,两者作为影片最重要的通关场景都是结合风水相学,奈何桥面上木板的断裂及各类神像的摆放也是通过卦主吉象的“上乾下离”“天火同人”去断定,而周易中的“上乾下离见生门”也成为最关键的通关秘诀。
另外,在视效快感的营造方面,必须要承认美院出身的乌尔善对电影造型美学有独到的见解,郝艺作为美术指导更是将长期积累的实战功力,全力使用在电影的画面设计与美学布局上,从场景构建、人设包装、动作特效到后期宣传爆出的概念图手稿,场面宏大华贵,精致到令人窒息。影片中的奥古公主、三大魔界关卡、四大萨满神像、八大圣兽坐镇神女墓的彼岸花棺,皆是中国古典玄学元素,从影像的光影、构图的安排、场景的质感上看都更像是从古代欧洲油画基础演变而来。棺椁里的辽代奥古公主华贵而美艳,充斥蓝绿鬼火阴曹地府的诡谲而凄美,八卦阵中坐镇神兽威严而鬼魅,此间形成的视觉体系已相对扎实,可以逐渐与《霍比特人》《指环王》等欧美成熟的系列电影相较。飞虎爪、洛阳铲、旋转金刚伞更是在原汁原味保留原著设计的同时,更作为独立于电影的记忆点与原著观众形成相应的契约感。所以说《寻龙诀》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从引爆的视效奇观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获得感官刺激,觉得过瘾的层面上讲就已经算得上成功了,但如果将这些视觉上的冲击从影片中摘出来,其中能剩下的也许只有一个被架空的猎奇IP了。
三、不伦不类的剧本编造
“精英在评论,大众在消费”的现象在当下华语电影市场普遍存在,但在商业语境下讨论商业电影,就不得不向票房成功的影片致敬,但如果把猎奇式的东西摘出来之后,不应该只剩下视觉上的冲击,所以必须要做到在剧本上精雕细琢。聚焦到《寻龙诀》的剧本,就不得不提到广电总局对恐怖灵异题材的“三大意见”了。《鬼吹灯》这部小说在2006年就出现了的,其久久没能搬上银幕是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的。导演乌尔善在访谈中谈道,他的团队在2012年底拿就着写好的2000字梗概去备案,当时项目是通过审批了,但有关方面马上给出了三条“意见”:
其一,电影片名不得带“鬼”这个字,所以便不能叫“鬼吹灯”了;其二,故事中的主角不能有违法犯罪的行为,必须处于正义;第三,电影画面中所有出现的灵异现象都要通过唯物主义科学找出方法解释。
这三条“意见”是国内拍摄奇幻灵异类影片不可抗力的硬性规定,可同时在这种“意见”的绑架下,电影创作者可以不尊重原著和广大读者的心理预设,将剧情走向设计为“护宝小分队”或是“地球人大战外星怪兽”,为“摸金校尉”冠上一个情感的推动力,以侠盗重出江湖了。其他之于“冥界”的事便只能通过光学的致幻作用、迷幻药下毒等“社会主义科学观去解释了”。这些体现在电影剧本中,就可以看出《鬼吹灯》中最为重要的玄学都被科学道理拆解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所以说《寻龙诀》算是一部披着玄学皮的动作片。虽然《寻龙诀》在电影宣传阶段打出的重要噱头就是高还原性,但从电影剧本上讲,空间上设定人物身处中国逃亡美国,到最后深入内蒙古草原;时间上从古代到“文革”,再到现代,巨大的时空跨度显得整部影片搭建的格局太大,加之细节处逻辑处理不当,就直接导致导演在情节布局上失控,特别是具体到人物刻画方面,不说人物塑造有否推动电影情节,单是在原著还原性上也存在着极大败笔。
所有关注《鬼吹灯》原著的粉丝都知道,在《鬼吹灯》的人物关系设计中是没有安排反派的,主角的所有抗争都来自于对秘境和宝藏的探索。但落实到电影中要在短时间内推动剧情,激化高潮,就必须安排一个反派来创造矛盾,从这一层面上看,似乎刘晓庆饰演的虹姐的出现是一件十分合理且有效的事儿,但问题就出在塑造虹姐这一反派时的逻辑上,全程企图单凭一把手枪和神叨叨的喃喃自语树立大反派的威严。罗伯特·麦基曾说:“剧本中设计的台词是必须要推动情节发展的,其中最忌讳的就是台词牵强,为了迎合剧情,或解释剧情,非要设置一些牵强的台词。”但这类无意义的台词在《寻龙诀》中随处可见,不提各种为搞笑安排的各种方言士撒泼是多么不伦不类,就是在电影结束时为解释剧情,虹姐强行口述——“我不只有戒指里的麻药,还有很多钱”,就显得极为可笑,试想一个全片最大反派,既然能当上邪教头目那就不该做到如此,会在一切败露之时牵强附会地强行解释剧情原因。
四、结 语
这种建立在对《鬼吹灯》这个大型IP的原味再现的票房成功,正是利用了观众对玄学、古墓、探险、考古、风水、悬疑、惊悚等电影元素的兴趣点,同时又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古董文化、丧葬文化、风水文化、风俗人情等,搭建了区别于西方、区别于好莱坞的玄幻题材。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单纯迎合教育水平很低的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和休闲需求的报道用一种煽情性、刺激、悬念、血腥和性的影片能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什么进步理念。如果此种状况延续下去,必将使人们丧失对先进事物的判断力和敏感性。媒介,追求的再也不是知识或社会责任,而是剩余价值。由此可见,一个好的IP,必须通过正确的媒介运营才能骄傲地伫立在资本成功的云端。同时,为了使中国此类大体量商业片能走得更远,创作团队要将功夫更多地下在剧本逻辑和人物设定的精雕细琢上。
注释:
① 彭侃:《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当代电影》,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