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凡达”的世界

2017-11-16李雄峰

北广人物 2017年23期
关键词:蛐蛐儿玻璃缸阿凡达

李雄峰

“阿凡达”的世界

李雄峰

媳妇好鼓捣个花花草草,为了让盆景看上去绿茵茵的,她总会从外面抠点绿青苔回来,铺在盆景里。可是,即便是从南方多次带回来厚厚茸茸的绿苔,可到了北方,便水土不服,慢慢地都爆皮干死了,无法存留。好不郁闷。

偶然一次机会,见到别人用玻璃杯养绿苔,很受启发——

当初为了让家中养的猫大黑有玩伴儿,整了一缸小鱼儿,不过,因为缺少养鱼经验,鱼都死掉了(真心自责),挺大的鱼缸也就闲置下来了。这下好了,鱼缸有了新用途——培养南方绿苔。把那些从南方带回的绿苔放进鱼缸里,每天喷水、盖盖儿、晒太阳,保持缸内潮热的小气候,只是偶而通通风儿。没想到,它们生长得很好,不仅苔草茂盛,还长出了几株高高的、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幼苗来。玻璃缸里的环境就像是又回到了南方故乡,又像是片热带雨林……

一天早上,掀开盖子,打算欣赏一番这片“热带雨林”,却惊喜地发现,绿苔丛中,竟出现了一个小生命,如精灵般的绿色小蚂蚱(也许是蝈蝈儿,也许是蛐蛐儿)。它是那么的小,在一片一片的绿色间跳跃着。趴在一棵小草枝上,两根长须不停地探索感知着四周的环境,也许,这个鱼缸对它来说,就是个浩瀚的宇宙;而它攀附的那株小草,在我眼中是小草,在它的眼中,恐怕就是参天大树了。于是,拿起手机,小心地给它拍照,心里还在碎碎默念着:扫地恐伤蝼蚁命……

小精灵上树的样子有点震撼,于是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部经典的电影《阿凡达》,索性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阿凡达”。

为了不让大黑“消灭”阿凡达,每天都得等这猫消停了,才去守在玻璃缸边看一眼“阿凡达”。说实话,由于太过靠色,茂密的“大森林”里,找到它并不容易,观察了很久,才发现那棵“参天”大树有些晃动,仔细观瞧,“阿凡达”果然是“大树叶”底下好乘凉啊!由于它的出现,我觉得自己的微摄影技术都提高了。看着“阿凡达”在一天天的长大,我就在想:如果,它要是能在这“热带雨林”里找到个伴儿,我就给那只小宝贝也取个好听的名字——“阿曼达”(海的女儿)。

然而,“阿凡达”没能等来它的“阿曼达”,它死了。那几天一直在断案——“阿凡达”怎么就死了呢?

发现它死的时候,是在缸壁的一滴极小的水珠里。但年轻的阿凡达的两条有力的后腿足可以支持它摆脱这样的困境。然而,“阿凡达”却没能幸运逃生……可见,在水珠沾到它身上或它走进水滴之前,一定已经受到了伤害。又经过一番仔细侦查,发现“热带雨林”中长出了一些小小的彩蘑菇。根据我的推理:小彩菇释放的气体有毒,或是阿凡达误食了有毒的小彩菇。当它发现自己中毒后,想去靠喝水排毒,不过,在走到水滴旁,却已无力再走出来了,再加上水滴的附着,阿凡达已无力回天了……

我若不当侦探真屈才了。

自从“阿凡达”走了之后,玻璃鱼缸里的这片“大森林”就冷冷清清的,我也少有光顾了。这天早上一看天气预报,28摄氏度!便怕这片“热带雨林”干枯,于是拿小喷壶对着它,来了一场“大暴雨”。没承想,草窝深处,玩石下面,跳出了“三兄弟”——三只小蛐蛐儿(蛐蛐儿我还是认得的),兴奋之下告知媳妇,她说:该不会是“阿凡达”的孩子吧?我惊呼:那仨都是“混血儿”喽?!不管怎样,有了新生命,这片“雨林”就又恢复了活力,看这小哥儿仨的身量和眼下这节气,保不齐今夏还能听到它们的鸣唱呢。这事,想想都醉了。

还得给这仨小兄弟儿起个好听点的名字——刘、关、张,如何?

猜你喜欢

蛐蛐儿玻璃缸阿凡达
重返阿凡达
蛐蛐儿
捉蛐蛐儿
蛐蛐儿
愣头青和青头愣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快乐的金鱼嘟嘟
栗伟的诗
见证光的变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