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对话”的田野故事集
——评《田野萍踪》

2017-11-16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田野

肖 艳

(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心灵对话”的田野故事集
——评《田野萍踪》

肖 艳

(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于2004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田野萍踪》中,通过她的“故事”,从哲学、历史学、美学等观点对“田野考察”做了内部的阐释与解析。整本书从不同角度强调对音乐的整体研究,这本书可以说是民族音乐学中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的体现。

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文化;传承与发展

故事,人人都有,人人爱听,人人不同,这本书可以说是萧梅教授“心灵对话”的“故事集”。她用细腻敏感的女性视角,描述了在实地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每一次“在场”都带给了她不一样的情感触碰,每一次“田野”都是萧梅教授对于“音乐与文化”的缘分见证。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传统音乐实地考察工作的女性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她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就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使读者认识到“田野考察”中整体性考察的重要性。

一、从故事中关注音乐与文化的联系

首先,作者从自身的体悟出发,强调“在场”的理念,她的每一次田野“在场”,都是一次田野故事的回放,更是不同情感下的心灵碰撞。为了体会不同的情感,她去了很多地方,黄土高原、北部湾海岛、中部浙江景宁县等,记录了很多不同的音乐类型,只因音乐象征着民族情感和认同,每一个民族都有特定的民族文化。音乐学与人类学的互存,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视野去建立音乐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在自然社会环境下的音乐,被不同的人赋予了不同的生命,正如萧梅教授在自序中写道:“土地教会了他们如何生存,给了他们繁衍生息的空间,而生存又激发出心灵的歌,赋予他们智慧和灵感。”屈家营音乐会上,一位农民音乐有心人林中树,为了自己家乡的文化,远走他乡多年,让这个快要解散的团体重燃生机,这种音乐“野火烧不尽”,这种感情更会“春风吹又生”,只是因为这些“麦田的守望者”对这片土地寄予了深厚的情感。

其次,作者强调“同一世界,多元声音”。每一种“声音”都是不同情感的体现,在“越人歌”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民间歌手用歌求爱、用歌发言;那坡村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烙印,歌见证着生存仪式。享誉国际的民歌《茉莉花》,在国外的演出往往能够引起华人的喝彩。人不是“同一”本质,情感更不是“同一”量化,在音乐文化土壤中,“局内人”通过音乐来发声,局外人通过音乐情感交流来了解这片区域下的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种土地之情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只会越来越浓烈。

梅里亚姆强调“文化中的音乐”“音乐文化价值”;内特尔的研究重心从“音乐的结果”转移到“音乐的生成”,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关注传统音乐的形成背景、情感内涵、文化变迁、行为观念、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等“共生关系”,而每一种“共生关系” 的文化链是不尽相同的,每一种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尺度和标准。

二、从田野中反思现代和传统的更替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田野考察中要深刻了解考察对象内心层次的情感表达,积极投身于“局内人”的情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音乐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内涵。那么文化在变迁,传统在更替,每一次的采录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却不具有准确性,那么音响资料保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田野采录和民间音乐的保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前期准备,包括设备、任务和方式、录音;第二,采录的真实性、有效性、整体性、细节性;第三,录音中的“音乐观念”值得反思。这些观念和经验对于田野考察的学者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从萧梅教授的论述中我们体会到,象征着西方物质文明的现代文明工业化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反观这一现象,“物质尺度”的发展是否能够顺应文化发展呢?难道一定要以同样的审美去欣赏“雅文化”,对于“土文化”的生存权利却不管不顾?对此,萧梅教授用“仁”与“工”解释了这一现象,她观察到“仁”之“文化约定”受到了来自另一文明地域的“工”之“文化约定”的冲击。前者是以“人伦关系”为体现,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以体认、感悟为手段;后者以“经济生产力”为体现,是人发展而来的个性,以自然、发展为手段。“仁”与“工”的传承与发展都是现代社会前进的需要,因此对于传统音乐,我们应该将它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真正走进人民的内心深处。

用“工”的发展理念来重新建构“整体性音乐观念”,用一种发展的方式让传统音乐重新“怒放生命”。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需要在现代的自然环境中传承与生存,人们就会不断要求它进行更替,是在“破”与“立”的状态中不断更替。

三、从教育中探索传承与发展的融合

事物的认识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同样,对音乐的认识来源于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对“他”的教育。现代文明、工业文明的出现让社会走向繁荣富强,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不仅是传统文化本身的因素,更多是来源于人所受到的教育。世界大不同,不能用同一观点来解构世界,当然,民族音乐中也不可能用“一双鞋”原理来套用世界各民族音乐,更不能为了迎合“雅文化”而“削足适履”,文化不具备世界普适性。中国的《二泉映月》只是阿炳在小巷里拉的音乐,谁又想到它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世界是多元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更多让我们为之惊叹的“声音”。

笔者提出“乡下人的书”和“城里人的书”,在很多人看来“城里人的书”才是“高文化”,西方模式下的教育才是“高明”之举,中国与西方、传统与当代、乡下与城市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记谱法的传播给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记谱的概念才能“教育”我们的音乐文化吗?难道“局内人”的文化一定需要记谱么?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我们应该推行“母语教育”,推行“双重乐感”教育,摆正传统姿态,通过音乐教育体制改革来适应民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确实,音乐的价值判断在传统音乐的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意识到社会是一个融合体,现在的传统也许只是暂时的,传统知识也是现代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正这种姿态,同时将传统音乐置身于自己的文化市场,依靠本土的滋润以及智慧语言去保护和传承。

萧梅教授以生动的田野故事传达出民族音乐学的思维方式,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故事中都有着萧梅教授对于民族音乐的思索,这种心灵上的碰撞,给读者留下了很多音乐情感的表达和音乐观念的思考。书中仅有一处,让笔者还有些许期待,笔者认为,作者既然采用讲故事的手法进行写作,那么可以在故事中配些相应的插图,以便让读者更能直观体会到音乐故事中的内容。

[1]萧梅.田野萍踪[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杨燕迪.音乐解读与文化批评[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洛秦,罗艺峰.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10.

[4]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5]吴珺.实践中的真知——评《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J].艺术科技,2014(9).

[6]汪璆.音声背后的“诉说”——评《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1).

J607

A

1007-0125(2017)15-0055-02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田野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音乐学人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