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演《白罗衫·看状》之体会

2017-11-16周鑫

剧影月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身世昆曲内心

■周鑫

我演《白罗衫·看状》之体会

■周鑫

全本昆曲《白罗衫》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是我的恩师石小梅老师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原著为明代无名氏作品,其中以折子戏《看状》最为知名。1988年,石小梅老师的爱人、国家一级编剧张弘老师在传承经典折子戏《看状》的基础上,向两端延伸,兼采明清传奇与元杂剧之所长,以精美的四折体例,将对人性的深度关注倾注于一个看似寻常的公案戏中,创作出如今在舞台上长演不衰的昆曲《白罗衫》。

2011年,为了筹备我的第四个个人专场,我向石小梅老师学习了《看状》一折,这也是昆曲《白罗衫》现在仍常演于舞台的、由传字辈老师向下传承下来的唯一一折老戏——石小梅老师曾向病中的周传瑛老师学习了《白罗衫·看状》。

本折戏演得是徐继祖升堂理事,得苏云诉状,见“一门家眷,尽被强徒徐能谋害”字样,思及其父亦名徐能大为惊疑,遂盘问奶公,终于得知曲折前世历历真相的过程。在这折戏中,随着徐继祖对案件的逐步深入,他一点点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也逐渐深深陷入一个无法躲避也无法解开的绝境之中,甚至可以说,是徐继祖自己一手将自己推向了悲剧命运的渊底——审得越清、理得越明,就越是将自己置身情与义、情与情的天平上煎熬。因此,在《看状》一折中,徐继祖的内心戏极为丰富,如何去表现徐继祖在看状过程中从惊疑、不可置信到惊惧、无法释怀等一系列变化过程,如何去刻画人物内心的极度挣扎与犹疑便成了演绎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分唱七分念”——对子戏对念白咬口节奏掌握的高要求

《看状》是昆曲中少有的唱段,大部分靠念白来支撑的对子戏,对演员的表演功力要求极高。【太师引】过后,基本上就是徐继祖赫(和?)奶公两个人的大段念白。俗话说“三分唱七分念”,使好“嘴上的劲”把念白念好,徐继祖这个人物就大致体现出来了。在这里,徐继祖慢慢从奶公口中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内心如何一步步转变是整折戏最重要的呈现。

两个人的对子戏,奶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两个演员在台上的默契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口”上的节奏如何把握是很大的难点,如果念白拖沓,戏就散了,观众容易分神;如果跟得太紧,观众又会觉得很累,看得很辛苦,因此格外要注意咬口的把握。

奶公偷看状纸后的种种异常反应让徐继祖心生疑窦,此时,徐继祖仍然是缓和的,是在“试探”,因而没有那么急迫,是慢慢地、从容地、层层递进地向奶公发问。等到问及自己身世等关键内容时,徐继祖的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试探”变成了“逼问”,整个戏的节奏也从缓到急,直到身世暴露,达到戏剧化的高潮,徐继祖的情绪也浓烈到顶点。而在表演中,又需谨记:在步步紧逼的背后,徐继祖的内心又是惶惑不安的,他一方面急切地想要揭开真相,一方面又极力地想要回避真实,这样一种窘迫的心境也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艺术化、程式化的手段来表达。

身段是情绪的外化——用程式体现人物激烈的感情斗争与情绪变化

揭开真相之后,徐继祖的内心情绪也从“欲信又怕”转为“情义难平”。其实,此刻徐继祖面对的难题,又何止是情与法的抉择,更是血脉亲情与养育恩情之间情与情的博弈!摆在徐继祖面前的,是一个解不开的局,一个不可解的悲剧。

奶公道出全部实情,徐继祖昏倒过去,然后慢慢醒来,唱了一段【江儿水】,这段唱是此刻徐继祖内心剧烈起伏的情绪变化和极度挣扎的矛盾心理的集中体现。其中唱到“待要信,定将手刃徐能”一句,徐继祖一根手指慢慢指出去,指到“徐能”,又想起这是养育了自己十八年的父亲,不愿相信自己的养父竟然是杀了自己生父的强徒,因此又用左手把右手食指一挡,慢慢又收回来,接着一个投袖,一个背身,表达出他终究不肯、不愿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的矛盾心理。

奶公将要下场,又被徐继祖喊住。徐继祖向奶公问到:“你所讲句句是真?”,奶公答道“句句是真”,徐继祖又问“字字是实?”,奶公一跺脚,跪下又答“字字是实”。到了此处,徐继祖终于不得不接受现实,发狠对奶公说道:“你若真心待我,我将你恩人看待”,单膝跪了下去,反过来又讲“你若泄漏机关”,眼神瞬间凌厉威严起来,旋即两声“哼哼”,徐继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随即背身下场三步,第一步走下去,停顿,摇头——仍不愿、不敢相信真相竟然如此残忍;第二步下去,仍是犹疑;第三步时,右手在身后紧握了一下拳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身为父母官不能徇私舞弊,即使徐能对自己有十八年的养育之恩,但在国法面前仍要依法办事”,步伐也跟着坚定下去,直至下场。

徐继祖几次发狠,又几次软下心来,这期间的“念”和“做”,俱是徐继祖“心头一杆秤,情义两难平”的情感煎熬在唱念及身段、表演上的外化。用石小梅老师的话说,《白罗衫》是个矛盾张力很强的大戏,人物内心很纠结,演起来很过瘾。对演员来说,不仅要求外在表演的功底和演唱功力,更要有内在的隐忍和爆发力。一般的小生角色,只要扮相漂亮、嗓子不错、举止潇洒,就能获得认可,而徐继祖这样一个内心斗争激烈的书生,演绎起来则更有挑战难度。2016年,在石小梅丙申年昆曲传承专场中,我再次演绎了这折戏,并请石小梅老师再次帮我加工、打磨,比起五年前,对徐继祖这个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表演上也相应丰富了许多。

猜你喜欢

身世昆曲内心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小小数迷泽西之0的曲折身世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尘世的烟岚
数学符号的“身世”
数学符号的“身世”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