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剧小戏的舞台美学追求

2017-11-16吕祥平

剧影月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扬剧小戏竞选

■吕祥平

扬剧小戏的舞台美学追求

■吕祥平

扬剧小戏是相对于大戏的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差别主要在于时长,大戏一般90-120分钟,小戏多为15-30分钟。在今天的 “快餐文化”时代,小戏因其“微视角、微故事、微生活、微典型”的特点,更容易适应年轻人的审美追求,也更符合“短、平、快”的生活节奏。如果把大戏比喻成长篇小说或中篇小说,小戏则相当于微型小说。

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有句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华”,非常符合小戏的文学内涵和舞台呈现,因为时间短,要想抓住观众,就必须入戏更快捷、冲突更集中、人物更典型、故事更有冲击力。笔者作为扬州市江都区扬剧发展中心的主要演员兼导演,曾参与《竞选》《红杏出墙》《画像》《调解记》《新瞎子算命》《坐三轮》《关键一票》等二十多部扬剧小戏的演出,先后获得江苏省第四届扬剧节优秀表演奖、省司法调演一等奖,第二届“曹禺杯”小戏小品二等奖。现根据本人经历,谈谈扬剧小戏的舞台美学追求。

剧本必须“开口小、挖掘深”

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与许多编剧都有交往,他们普遍反映:小戏剧本最难写,难就难在短短的头二十分钟内必须把故事说清楚,在符合“思想性、艺术性、贴近性、观赏性”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故事的结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人物的性格棱角分明,反差强烈;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耐人寻味”。

小戏《竞选》讲述了花木专业村花木种植大户丁香竞选村长的故事。她与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的父亲老村长丁淮海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冲突,最后,老村长把自己的一票也投给了丁香。该剧讴歌了农村基层治理中村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潮流,在各地演出深受欢迎。《画像》说的是养鱼专业户大老王苦于上级领导吃拿卡要太多,愤而对不正之风“作画”,恰好被微服私访的县委书记看见,最后以权谋私的典型人物马主任狼狈不堪。上述两个小戏都很有 “悬念”,一开场就引人入胜,属于“开口小、挖掘深”的代表之作。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剧本更是“一剧之本”。事实上,但凡小戏的上乘之作,都是编剧“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结晶,既依赖于生活的积累,也得益于灵感的火花。

导演要有把握全局的本领

扬剧小戏的舞台呈现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导演堪称统揽全局的“总工程师”。大戏的角色往往有十多个,而小戏只有两三个,因此要求导演必须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塑造人物性格。从某种程度讲,小戏但凡登台的都是主角,不像大戏中主配角那么分明。导演事先必须吃透角色的文学性格,然后千方百计让他们在舞台上 “活起来”,围绕一至两个中心事件,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

本人曾导演过十多个小戏,试举例来说明。《关键一票》讲述的是农村选举的事,已经失去人心的村主任张某,担心选不上,采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根据剧本内容,我借鉴小品《懒汉相亲》,为马某设计了一个“晒头像”的场景,将自己的脸蛋嵌进选举照片框,最后,村民在他脸上用墨汁打了黑叉,观众忍俊不禁。该导演手法成为小戏的精华所在,将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马某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许多观众对我讲,“相框就是全剧的 ‘眼’,导演的舞台呈现称得上妙笔生花”。《红包》鞭挞了病人给医生送红包的不正之风,剧中,一个农村小姑娘,为母亲做手术给医生送红包,钞票全是一分一角积攒起来的,我把编剧想要表现的东西放大了:舞台上,小姑娘掏出小手绢包,在与医生的推托过程中,最低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在聚光灯下飘飘忽忽地散落在舞台上。整个剧场“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优秀的导演首先应该从完善剧本着手,在尊重编剧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构思,编剧和导演配合默契,舞台呈现才能得心应手。

演员表演更加强调生活化

扬剧小戏多为现代题材,舞台呈现与古装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对演员来说,强调的是生活化,摈弃的是程式化,在这方面,小戏与小品称得上“异曲同工”。

我在《竞选》中饰演老村长丁淮海,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梳理出几十年来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观察积累,并与编剧反复探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做派,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心里有了底气,角色就有了亮点。丁淮海一上台就唱到“东风吹,红旗扬,家家户户种田忙,村里事情我做主,选举只是走过场……”那种自信满满、指手画脚的神态,观众都说“像极了”。我在小戏《坐三轮》中饰演一位归国老华侨,在等三轮车的过程中与一位小青年发生争执,最后用“礼让三分”的大度赢得了青年人的敬重。为了表现老华侨的翩翩风度,我头发梳得晶光锃亮,戴着金丝眼镜,手持文明棍,身穿背带裤,说话持粤语腔,整个表演自然朴实,没有丝毫程式化的痕迹,果然赢得了“曹禺杯”小戏小品大赛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作为扬剧小戏的演员,尤其是演现代戏,关键是“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吃透生活、把握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在舞台上再现生活。音乐既要姓“扬”,又不唯“扬”

扬剧小戏与大戏的观众群不同,前者主要为都市族和青年人,后者主要为农村上了年纪的老戏迷。而这一点,恰恰为扬剧音乐的改革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许多老戏迷顽固地坚持老腔老调,稍有变革就无法接受。都市族和青年人则要求有“扬剧味”就行了,如果向现代音乐靠拢就更加欢迎。

扬剧音乐艺术家冯成杰在扬剧小戏的音乐设计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竞选》中丁香的唱腔,他融入了轻音乐成分,甚至加入了欢快的摇滚元素,听起来十分悦耳,许多小年轻甚至当流行音乐来唱。《红包》中,小手绢包落地的一刻,他增加了一段钢琴音乐,带来了催人泪下的意境,这在扬剧音乐中是史无前例的,由此产生了民乐难以营造的感染力。

冯成杰认为,扬剧音乐必须改革,老腔老调有较大的局限性,关键是悦耳的程度不够。笔者十分赞同他的观点。

舞美创意十分重要

小戏虽小,舞美的作用不可小觑。富有创意的舞美设计常常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竞选》的舞美,舞台上花团锦簇,除了本身好看,还点明了花木之乡的特点,丁香在花丛中翩翩走来,将年轻人的活力烘托得恰到好处。再如《画像》,背景是碧波荡漾的鱼塘,舞台上有几个高低不等的钓台,虽然十分简洁,但对时间、地点,观众一目了然。而钓台又是演员活动的平台,坐在上面作画与坐在地面作画,舞台效果大有区别。还有《心声》,背景为黑屏幕,台上放着一张小方桌和两张小座椅,舞台一侧的小柜上放着母亲的遗像。迷途知返的孩子倾吐心声时,黑屏幕从中间徐徐拉开,透射出暖人心扉的阳光。

扬剧小戏也是独幕戏,没有换景之说,因此,舞美设计必须简洁明了。除了表明时间地点,还应该发挥舞台装饰的作用,营造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猜你喜欢

扬剧小戏竞选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竞选美德好少年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小戏骨
竞选班干部
第一次竞选大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