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树春深更著花

2017-11-16顾瑞平

剧影月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剧团创作老师

■顾瑞平

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瑞平

南通通剧团成立于2008年,只招收了七八名演员,挂靠在通州歌舞团。

一家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一家剧团,也必须拥有自己的剧目。明确了这一点,依据我们剧团经费不足、演员年轻、演出任务繁重等特点,我们结合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相继创作排演了《儿行千里》《家和万事兴》《乡村小路》《算破铁算盘》等一批主旋律、高品位的通剧小戏,多次获得省级和全国大奖。以通剧演唱为特色的综艺演出《歌舞江海千古风》连演十多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随着根须的延伸,我们认为:创作、排演大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们找编剧黎化老师商量,决定根据一个十多分钟的婺剧小戏改编成一出五场的大型诙谐通剧《范老爷判婚》。经费有限,我们多方筹措;人手不足,我们从歌舞团演员中抽调;没有经验,我们聘请苏州昆剧院名导演张天乐老师执导调教;通剧唱腔以哭腔为主,“呕哑嘲哳难为听”,我们请作曲钱荣泉老师进行大胆改革……《范老爷判婚》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南通更俗剧场,一百多分钟的演出中,掌声、笑声、喝彩声30多次响起;在上海兰心大剧院演出,吸引了一大批骨灰级的戏迷;在戏剧之乡石港镇露天演出时正逢下雨,观众宁可淋湿全身也不愿离去。通州有个观众看了演出后,提出要从自己积余的工资里拿出一万元赞助、奖励,被我们婉拒;江苏综艺集团老总也主动提出,为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出好戏,他们支持巡演每演出一场给予一千元的赞助。到目前为止,《范老爷判婚》已商演和下乡巡演一百余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部大戏的成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再创作一部大戏的念头变得强烈而迫切。

南通是名闻遐迩的建筑之乡,先后夺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近百座。生活在建筑之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能强烈地感受到:凝聚了鲁班金奖里的,不只是建筑铁军的心血和汗水,也有着他们妻儿老小的奉献和泪水。我们邀请黎化老师从这一角度切入,创作一部现代题材的大戏。不长时间黎化老师就拿出了大型现代通剧剧本《瓦匠女人》,写得相当感人。在申请得到三十万通州区文化发展资金的资助后,我们又从剧团的积累中拿出数万元钱,再次邀请钱荣泉老师作曲,张天乐老师执导。

两个多月后,《瓦匠女人》在通州文博中心小剧场演出。观众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演出时掌声不断,喝彩声不断。有的观众甚至连续前来观看六七场,称:“这是我多年来看过的最好看的戏!”一些专家也对这出戏普遍看好,评价道:“这是部传播正能量、十分接地气、提升空间大的优秀剧目!”在连续演出十多场之后,我们在广泛听取专家、建筑工人和广大观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台词、唱腔、舞美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改,准备参加江苏省地方戏优秀剧目的展演。

两部大戏的成功上演,成立还不到十年的小小通剧团名声大振,拥有了自己的市场和观众群。作为剧团团长兼两部大戏的艺术总监,可谓感慨良多,简要归纳与大家分享:

勇于大胆突破,保持剧团活力。我们通剧团成立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非遗”项目。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为保护而保护,只能苟延残喘,很难避免最终消亡的命运。通剧,因其采用方言说唱、曲调拖沓等种种因素,离青少年观众越来越远。为此,我们打破旧框框,在舞美设计、题材风格、音乐锣鼓等表现形式上,都在原唱腔基础上作了大胆的改造、突破,使得通剧让观众感受耳目一新。不少对通剧持排斥态度的青年观众由衷地感叹:“真没想到,家乡还有这么优秀的剧种,好看!”

“借鸡生蛋”设法形成创新能力。通剧团编制有限,经费紧张,不可能拥有编创人才。我们推出新剧目,差不多都是“借鸡生蛋”,聘请编剧、作曲为我们量身定制。编排新戏,我们从各地聘请导演;演出大戏,我们从乡镇请来锣鼓班子;舞美设计,我们从网上招标方案。如此,既满足了需要,也节约了开支。两部大戏,花费都在几十万元。多年的良好合作,一些高层次、高水平的编创人才,都成了剧团的“编外团员”,有求必应,有叫必到,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他们有了创作的构想,或是拿出了满意的作品,也总是首先考虑让我们排演。通剧团演出力量不足,我们随时从歌舞演员中调度,充实阵容。

不断推出新作,增添剧种魅力。通剧团的演出市场,局限于南通周边地区。要保持剧团的吸引力,就必须不断推出新的作品,每一次巡演,都要给广大观众全新的感受。近十年来,我们除推出两部大戏之外,还创作排演了《钟馗戏蝶》《家和万事兴》《散花》等数十个通剧小戏、表演唱、歌舞类剧目,深受观众的喜欢。我们推出的通剧儿童歌曲《踏青》,在几十所小学广泛流传,成为各个学校文艺演出的保留节目。

大胆启用新人,发掘剧团潜力。在创作之初,有人曾提出过质疑:“你们团也就那么几个人,演得了大戏吗?”然而,事实让他们信服了。《范老爷判婚》的主演葛维东,学的是黄梅戏,因长期无戏可演,只能在剧团负责灯光、道具。在《范》剧中,他挑起了剧团的大梁。《瓦匠女人》的主演何婷婷,毕业于师范学校,只是个戏剧爱好者,她接受主演任务后细心揣摩人物,逐句琢磨台词、唱腔,演唱受到了观众的热情追捧,编剧和导演也都十分赞赏她的才华。易彬、李汉芳、季新华、张晓燕等,原都是歌舞团的演员,表演才华都在通剧演出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甚至也拥有了各自的“粉丝”。

通剧,这棵老树,在我们的倾心培植、浇灌之下,绽放出一朵朵艳丽的花朵!

设备和加工参数。采用基于状态维修,是把PLC直接连接到—台在线计算机上,实时监控舞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在标准正常公差范围发生任何偏差,将自动发出报警(或修理命令)。这种舞台吊杆维护系统安装成本很高,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舞台吊杆设备的使用水平。智能维修,或称自维修,包括电子系统自动诊断和模块式置换装置,将把远距离设施或机器的传感器数据连续提供给舞台吊杆中央工作台。通过这个舞台吊杆工作站,维护技术人员可以得到专家系统和电脑网络的智能支持,以完成决策任务。然后将向远方的现场发布命令,开始维护例行程序,这些程序可能涉及调整报警参数值、启动舞台吊杆机器上的试验振动装置、驱动备用系统或子系统等,从而达到设备智能维护的初步目标。这是舞台设备自动化维护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猜你喜欢

剧团创作老师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Jazz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一部“小剧团大制作”的音乐剧——新疆民族音乐剧《黑眼睛》评析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