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中人物与风景关系探讨
2017-11-15刘从蓉
摘 要:在摄影中,构图是并不可少的,如何拍摄出好的作品,掌握一些摄影技巧是十分必要的。风光摄影时主要把握:空间的表现,时间的表示,天气的表现,焦点的调节,曝光的控制,运动物体的安置等。拍摄人物时,要注意人像摄影构图,人像的用光,人像的传神,人像摄影的背景等。
关键词:摄影技巧;风景;人物;色彩;构图;曝光
摄影不是简简单单的拍摄几张照片来捕捉生活中的瞬间,摄影更是一种艺术!拍摄出好的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要注意很多细节,不然拍摄出的作品价值不高。下面我就分别针对风光和人物摄影来谈谈摄影中的一些技巧。
风光照片所摄的景物,要前后分明,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增加表现力。利用逆光可以加强空气透视,并从色调上分清前后景的距离。利用滤色镜,也可加强或减弱透视感。早晨或傍晚拍摄风光,可以利用云雾,使景物具有远淡近浓的透视效果,增加照片的空间感。因为云雾能反射阳光,远处雾浓,反射光线强,底片感光多,景物色调就淡;近处雾薄,反射光线弱,底片感光少,景物色调就浓。一张风光照片,要交待拍摄的时辰。清早,远景处于浓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这时太阳从东方出来,透过晨雾散射出光茫,能给人以清新悦目,奋发向上的感觉。傍晚,火红的夕阳散发出绚丽的霞光,给周围的景物披上浓装,配上适当的滤色镜拍摄,画面的气氛更加浓烈,富有感染力。拍摄城市风光,工业风光,可以利用夜晚的灯光,渲染夜间活动的气氛。
风光照片为交待画面的背景,增强艺术效果,往往很注意天气的表现。拍摄雨景,雾景,由于雨水,雾水的反射作用,光线产生变化。有时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在阳光下拍摄时,前后景物容易叠在一起,不易分辨,有时利用滤色镜作用也不大。但是,在雨天,雾天拍摄,照片的效果就大不一样。朦朦细雨的反射,能把景物,灯光映成倒影,使画面非常优美。
风光照片切忌前景模糊,它会使人产生不快的感觉。因此应该对准主要被摄物调节焦点,使前景越清楚越好。如果使用小型照相机,加上广角镜头,几乎在拍摄风光的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必须的清晰度。但这样的清晰度对照片的整个深度表现并无好处,因为照片的意境减弱了,风光一目了然,没有趣味。为确保风光照片的意境,景物清晰度的范围不宜放得太大。应该把画面的最大清晰度用在主要被摄体和前景上,而使所有远处的物体稍微散焦。这样,画面的层次丰富,主次分明,意境较深。
风光照片的曝光,应以主要被摄物为准,它要求获得准确的曝光。同时,风光阴景部分也必须保证足够的曝光量,因此,根据被摄主体确定的曝光量,常常需要稍稍增加,以便表现出阴影部分的细节。一般地说,以夕阳做背景的剪影照片,要根据景物光亮部分进行曝光。
而对于深邃幽暗的森林景色,或者被逆光照明的风光,则应该根据景物的阴影部分曝光,而且最好能使用宽容度较大的感光片。拍摄有动体出现的风光,曝光时间要短,特别是动体位于前景的时候。而拍摄瀑布,喷泉以及浪花的风光时,曝光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会把水拍成凝结一样,失去动势,一般以1/10~1/50秒为好。拍摄焰火的景象,快门速度也不宜短,必须以秒计的曝光时间,使画面上能看到焰火行程的全部痕迹。拍时,注意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保持相机的稳定。如果景色中的天空、海洋、湖泊或雪景在画面上占很大面积,曝光时间必须减短。另外,使用滤色镜时,要考虑到它的倍数,适当增加曝光量。
拍摄的主题是人像时,人像占整个画面的比例不宜太小,如果没有很适当的背景搭配时,拍摄时可尽量靠近主题,选择较单纯的背景,利用短景深的特性,例如可开大光圈,选择较长焦距的镜头或是选择离主体较远较干净的景物当背景都可以简化背景,使主体突出。试着将主体移至井字构图的黄金点或黄金线上,养成先对焦(锁定)再重新去构图的习惯。
拍好人像照片既要掌握摄影技术,还要懂得被摄者的心理,通过捕捉人物姿态与表情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我们镜头中的人物,大都不是专业演员,不少人一至镜头前,就会紧张得手足无措,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就可以有得到一张呆板造作或千人一面的人像照片。要使被摄者去掉拘谨的神色,关键是要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忘记自己是在拍照,这样才有真情流露的可能。
风光摄影是指以风景为题材的摄影。有的风光很美,有的风光谈不上美,但在建筑样式、色彩和所处环境等很有特色。要想把这些美的或具有各种特色的风光能很好的在照片上生动的展现出来,使观者赏心悦目并使观者触动意境,要达到这种效果,那可不是摄影者举起相机随意一拍就能得到的。要达到这种效果,个人认为在拍摄时摄影者最主要的应掌握和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摄影者要从风光万景中善于发现和选取“好景”。这个好景就是值得拍摄的,美的,或有特色的景物。这是拍摄风光照片时要进行的第一步。没有发现和选取好景即拍摄,那显然拍出的风光照片不会有魅力。
2.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景别.如远景还是全景、中景或近景等景别,也就是说要拍摄多大景物范围的照片最能深刻生动展现风光的美和特色。
3.要确立画面的主体。主体是风光画面景物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表现照片主题思想的主要景物。如果照片画面中不立主体,那这样的风光照可是很糟糕的。
4.要选好陪体。陪体必须要为主体起很好的突出、美化的作用。好花还得绿叶配,陪体的选择也很重要,否则就不能对主体起突出和美化作用的效果,这样的风光照片就平庸无奇,不会吸引人。
5.要合理构图。严格的摄影者的照片作品都应有主题思想,该主题思想主要由画面中的主体来表达。因此确定和突出画面中的主体是重要的摄影步骤。如何在画面中确定和突出主体,那就要运用画面构图来实现。最主要的是要运用构图来确立画面中的主体大小和在画面中的位置来突出主体。除此之外,为了突出主体,在构图时还可以运用光线和色彩以及调整光圈(一般取小光圈)、快门、曝光补偿和ISO等一切能突出主体的造型手段来构图。科学的合理的构图能使照片完美的表达主题思想并使照片内容具有强感染力和高艺术价值。
在风光摄影(可以说,不仅是风光摄影)时,如果我们能确切的对上述五点要求把握运用,那必定能拍出好照片。以下是本人近两月在山东的海阳等地拍摄的风光照片,这些照片的画面基本上体现了上述要求。遺憾的是,许多被拍摄的地方空气污染很重,致使许多照片不够明亮清晰,色彩也不够鲜艳。
参考文献:
[1]郑春梅,苏春燕,张明文等.摄影中构图的重要性浅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6):93-96.
[2]高潭华,郑福昌,苏春燕等.摄影中美感的应用[J].大众摄影,2006,(1):166-168.
作者简介:
刘从蓉(1968—),女,山东济南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摄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