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11-15王克珂

速读·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问题

王克珂

摘 要:语文的教学关系到国家文化传统的传承,关系到国学精华的延续。但是,语文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本身又具备相对枯燥性,造成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红利并不明显。本文侧重研究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问题;策略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关键。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目的就是够提升国民素质,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和科学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也一直在尝试进行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能够不断的优化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构,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在这其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尤其重要,因为语文的教学关系到国家文化传统的传承,关系到国学精华的延续。但是,语文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本身又具备相对枯燥性,造成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红利并不明显。本文侧重研究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自主学习沦为形式主义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到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交付给学生。本意是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但是,在现实应用中,许多老师很难把控自主学习引导的真谛,导致自主学习沦为一种形式主义,许多的老师在教学中患得患失,不敢尝试更改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理解肤浅,教育教学效果下降。更甚至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有的老师更加的随意,对自身教学缺乏约束。

1.2语文依然面临英语能学科的冲击

语言是根植于一个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以其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独特的特点,昭示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子”。然而,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之时,当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汉语学习之际,国人对外语(英语)的崇拜似乎到了狂热的程度,许多家庭学习英语“从娃娃抓起”。汉语目前在我国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国人的悲哀,也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的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外语(英语)挤占了本该属于语文学科的时间。

1.3教育评价体系单一

现今语文教育评价体系仍建立在应试教育观念之上,导致教育评价以甄别、选拔为目的,而不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这种行为过于功利化的评价体系,它所关注的不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把考试成绩量化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上的唯一标准。这是对教育目的、功能的曲解。而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评价基本上都是重结果而轻过程,评价结果数据化,对语文教学成效、学生掌握程度一律以数据量化,用单纯的量化来衡量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掌握程度。

2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策略研究

2.1巧设情景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和鼓励。

2.2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学校要给儿童多留一点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尽情地去感受、去学好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汉语;我们还要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加深他们的中国文化素养,并在长大之后的学习、工作和待人接物中自然地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2.3改革评价体系,提高全民意识

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国人对汉语冷落的局面,必须改革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涉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要从源头开始,真正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同时降低外语在高考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全社会对汉语的重视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去优化语文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新课改中,语文教学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姝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3):28-30.

[2]曾定平,邹永祥.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J].读与写,2009,6(2):8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新课改问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