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7-11-15黄存勇

速读·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捕捉素材积累

黄存勇

摘 要:要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那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让学生愿学、乐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兴趣;捕捉;视野开阔;广泛;积累;思维;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但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教师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要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那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让学生愿学、乐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多年来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等等。情境的创设,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二、注意捕捉积累身边的素材

(一)从生活中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涛涛不绝,流畅自然。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

(二)学好语文课本知识,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增加阅读量,积累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結晶。

大量阅读可以积累词语。作文由若干句子组成,而句子则是由词语构成。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信手拿来使用,选择最适当的词语。这样就可避免作文时语言乏味、无话可说的现象出现。大量阅读可以掌握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好的文章,除了题材新颖、言辞优美、生动具体外,还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

大量阅读各类文章,可以学到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时就可以根据体裁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表达方式,可以使文章变而不乱,起到引人入胜、使读者欲罢不能的作用。

三、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应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要给学生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机会。创设环境,让学生放胆思维;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思维;导学引探,让学生发展思维;导用促创,让学生善于思维;评价激励,让学生自我超越。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小学生一旦思绪扬起,往往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像。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速度,教学效果很好。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紧张,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无法燃起写作激情,不知写什么,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在网络条件下,学生可以透过网络这个窗口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而且网络还能提供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更能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想象力。

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作文材料少,而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帮我们摆脱上述困境。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网络具有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作文前,学生可以按照关键词搜索相关的文章,阅读的针对性很强,信息量很大。由学生在网上自主扩展阅读,不论是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与传统读写结合中的阅读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于作文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勤于动笔,写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学而不思则罔。遗忘是读书的大敌,动笔则是加深记忆的良方。学生及时把读书心得、启迪随手记下来,是深化大脑记忆痕迹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捕捉素材积累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