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课堂”的构建对师生的影响研究

2017-11-15宋海红

速读·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生本课堂课堂教学

摘 要:张家界崇实小学南校位于湖南西部地区,受多年来传统教育的影响,课堂上存在着很多不足。据此,我校自2011年开始,以课题《关注学生发展,构建生本课堂》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扎实进行生本课堂实践与探索,并且对教师專业成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本课堂”;课堂教学;学科建设

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师的观念意识发生改变

通过几年的生本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们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中,全体教师坚定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思想”,“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的生本课堂教学核心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精彩就是课堂精彩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学习本质、教学功能以及课程实施原则等问题有全新的认识。教师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享受到教育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充分体会教育的真谛。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首先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有了很大提升。在研究中,我们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作不定期检查,从检查登记情况看,研究初期部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频率并不高,很多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简单教学;到2012年下学期,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技术、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频率是51.37%,截止目前为此,我校的信息技术使用率上升到95%(数据来源于教师使用资源抽查登记表)。其次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研发能力显著提升。研究期间,教师不仅在各级软件大赛中频频获奖,而且结合工作实际需求,还自主研发、全员创建了“崇实小学南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目前已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科学、美术、体育、音乐、英语、信息技术等9个学科资源库,内容涵盖到每个学科的教案、课件、视频(包含微课资源)、图片、声音、例题、习题、反思、其它等方面,初步统计教师自主开发整理资源达2万余件(资源数量一直在增长中)。目前,教师运用资源库平台的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我校教师工作的常态。在资源建设中,我们正积极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充实我校的数字资源库,从而更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

一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明显增强。研究以前,学生大多习惯于课堂跟着教师转,课后围着作业跑,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基本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几年生本课堂研究,学生渐渐变被动为主动,在预习中,他们不仅满足于解决老师设置的预习问题,还会在预习中产生新问题。课中,学生不仅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还会在交流中针对教学内容、老师同学的见解质疑问难。学生的学习也没有因一堂课的结束而停止,学生常常是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走进更为广阔的课后学习空间。他们不再迷信教材,迷信教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张扬了个性,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研究中,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生本课堂上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扎实训练,合作学习意识显著增强,在学习中积极进行合作学习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如在进行六年级数学学科素养检测时,负责检测考核的教师随机抽查了一个班的10名同学。检测内容中有一道操作实践检测题:利用绳子和米尺计算篮球场发球圈的面积。学生接到任务后,迅速自发组成了四人学习小组,合理分工,分工协作:两个学生拉绳子比对发球圈直径的长短,另一个学生拿米尺量绳子的具体长度,得出发球圈的直径长度,一个学生则拿笔记录丈量的结果,并结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发球圈的面积。整个过程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完成了任务,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研究以前,师生关注的大多是学生符号知识的获取,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而生本课堂强调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认为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在生本课堂中广泛灵活应用,如课前预习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课中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课后拓展延伸,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改变了研究前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的现状,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丰富和完善,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生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积极实践,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如今崇实各学科、各种类型课堂,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了习惯,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我汇报”、“我有更新的想法”、“我来总结”、“我给你一个建议”、“我不有不同观点”……充满了课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课后拓展实践训练,学生兴趣和特长得到很好的培养。近三年,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奖频频。通过对课题研究前后学生在各项比赛、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进行数据对比,也能感受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论生本课堂的情绪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2]尚振国.生本课堂中的教学合作[J].文化学刊,2015.

作者简介:

宋海红(1979.02—),女,土家族,张家界人,张家界崇实小学南校,小学一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生本课堂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