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2017-11-15陈智宏
陈智宏
【摘要】目的 探讨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7年接受的带状疱疹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带状疱疹采用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关键词】带疱解毒汤;泛昔洛韦;腺苷钴胺;老年;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0..02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属于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1]。该病病程较长,疼痛感较强,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引起后遗神经痛这一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恢复难度[2]。临床上一般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是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但临床发现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文中对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带状疱疹采用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017年接受的带状疱疹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3],年龄均≥60岁,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5.3±2.7)岁,病程1~3d,平均病程(2±0.5)天,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5.8±2.9)岁,病程1~4天,平均病程(2±0.4)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泛昔洛韋,0.25 g/次,3次/d,使用时间1周,肌内注射腺苷钴胺,1.5 mg/次,1次/d,使用时间1个月。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使用带疱解毒汤,药物组成有:金银花、生地、瓜蒌各30 g,连翘、黄芩、茯苓、车前子、红花、牛蒡子、泽泻、生甘草各10 g,丹参15 g,若患者疼痛难忍,附加莪术、三七、三棱等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若患者水疱较多,附加马齿苋、冬瓜皮等,若患者出现血疱,附加紫花地丁、牡丹皮、蒲公英、赤芍。每天1剂,2次/d,使用时间1个月。
1.3 评价指标
痊愈:患者的疼痛感、烧灼感、皮疹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患者的疼痛感、烧灼感、皮疹等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患者的疼痛感、烧灼感、皮疹等症状基本缓解;无效:患者的疼痛感、烧灼感、皮疹等症状没有改变。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上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中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带状疱疹在免疫力低下或者是无免疫力的人体中容易发生,尤其是老年人。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也是治疗的难点。中医上认为带状疱疹病机在于情志内伤、肝郁化火、外染毒邪等从而引起湿热薰蒸、肝火旺盛、浸淫肌肤[4]。中医上使用带疱解毒汤治疗,具有清热除湿、活血止痛、解毒通络的功效。再加上抗病毒性较强的泛昔洛韦以及活性强的腺苷钴胺的联合治疗,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增强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患有带状疱疹的86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老年带状疱疹的患者采用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显著性的改善,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5]。
综上所述,老年带状疱疹采用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美英,杨松伶,孙怡然,等.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32.
[2] 王晓东,王 雨,许 娟,等.养血祛风解毒汤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70例观察[J].西部医学,2015,22(8):1484-1485.
[3] 王 镏,倪 威.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4):492-493.
[4] 苑淑尊,李会申.通络解毒汤配合局部拔罐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3(11):1636-1637.
[5] 罗文辉.金栀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47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24(1):27-28.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