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2017-11-15黄长班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6期

黄长班

【摘要】 目的:研究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糠酸莫米松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进行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青龙汤; 苍耳子散; 小儿变应性鼻炎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142-03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幼婴时期,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这种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在10%~25%,具有反复发作性,不易根治,季节性明显[1]。这种疾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主要与患者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体质有关。随着当前社会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社会背景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小儿本身的抵抗力较差,发病率更是不断上升,由于这种疾病具有反复性,难以根治,往往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1]。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作为研究对象,就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14岁,平均(7.3±2.5)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15岁,平均(7.1±2.5)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治疗,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4 mg/次,1次/d,6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糠酸莫米松每侧鼻孔1掀(每掀为50 μg),

1次/d。观察组患儿使用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进行治疗[2]。处方:麻黄6 g,桂枝6 g,芍药9 g,半夏9 g,细辛3 g,干姜3 g,五味子6 g,白芷9 g,辛夷9 g,苍耳子6 g,薄荷3 g,炙甘草6 g,如果患儿有气虚不固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3],有瘙痒鼻痒等过敏症状者加银柴胡、乌梅成过敏煎,有眼痒加木贼、蝉衣疏风止痒明目,存在咳喘加杏仁、地龙宣肺止咳、平喘通络,有痰热加石膏、黄芩清热化痰,有黄涕、咽痛加入蒲公英、银花清热解毒,有鼻衄加白茅根凉血止血,久病阳虚者加附子补肾温阳[3]。1剂/d,水煎2次,分两次早晚温服,1个疗程为5 d,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在用药期间,所有的患儿都应该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在用药以后所有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在3个月以内病情没有出现复发;有效:患者在用药以后,发作时的症状、次数及体征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用药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复发次数均没有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密切,属Ⅰ型变态反应。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所处的污染环境[4]。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中有越来越多的杂质存在,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射、皮肤接触等方式接触这些过敏原,从而加快了一些患者过敏性鼻炎的发病[5]。尤其自身在遗传方面存在某些缺陷的人群,比如体液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免疫缺陷等,在这种环境下就更容易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鼻痒、鼻塞、喷嚏和大量水样鼻涕,以及嗅觉减退、阵发性眼痒等,在临床检查中,会发现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水肿,鼻腔湿润或有较多稀薄分泌物[5]。本病与支气管哮喘、鼻息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密切相关。该病发病有一定个体差异性,具体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但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复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由此可见研究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工业发展,大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是诱发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6]。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由于过敏原是相当多的,因此就无法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过敏原查找。糠酸莫米松是当前一种新的鼻用糖皮质激素,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介质及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的抑制。由于这种药物在使用中的胃肠吸收率及口服生物利用率相当低,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对小儿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7]。这种药物在我国可以用于3岁及3岁以上的儿童。孟鲁司特片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具有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特点,容易被大多数的家长及儿童接受。不过口服和局部使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脱敏治疗、神经阻断等西医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辨病辨证,探索一种标本兼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在中医学上,过敏性鼻炎被称为“鼻鼽”,传统上根据其发病时间和接触过敏原情况,可以分为常年性、季节性和职业性三种。除了鼻鼽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外,还可以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大多表现为阳气不足,容易受到外邪侵扰,另外气候变化、贪凉饮冷、起居不节等也会诱发该病[8]。《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外邪趁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该病由于风邪袭肺或者对鼻窍的直接侵袭而发病,属于外感症,治宜祛风固卫[9]。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使用,就能有效地实现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黃、桂枝、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炙甘草,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认为本方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方中用麻黄发散风寒,平喘利水;桂枝能够有效地增强通阳宣散的功能;而干姜、细辛则能够进行散寒化饮;使用半夏可以去痰降逆;炙甘草扶正和中;为了避免辛散太过,对正气造成损伤,所以使用五味子酸收,这样肺肾之气就得到有效的保证,又以酸苦微寒之芍药,敛营阴而防动血。通过该治疗,能够在保护患者元气的基础上,实现对风邪的祛除[10]。临床上,认为小青龙汤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表寒内饮证的治疗,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即使没有表证的呈现,只要属于寒饮咳喘,就可以使用。主方加减后方中隐含过敏煎(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该方是名医祝谌予的一个经验方,据研究具有扶正祛邪、调节免疫的功效。祝氏在临床上经常使用该经验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等各种过敏性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使用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敏,张勤修,刘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0(4):81-82.

[2]荣全胜,郭晓文.复方倍他米松迎香穴注射合口服鼻炎宁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6(1):49-50.

[3]胡少争,董韶昱,景朝丽.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25.

[4]马岩,王金昌,王树鹏.小青龙汤联合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大鼠AQP5、NF-κB p65和p-CREB表达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6,9(11):1318-1322.

[5]王金昌,马岩,王树鹏.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大鼠MUC5AC和MUC5B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6):16-18.

[6]王令焕,刘大响,徐梅,等.目标性监测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2(10):2390-2392.

[7]张卫东,李晓丽,王艳丽.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2):84-86.

[8]温秀友,徐文强,黄浩.苍耳子散加减内服及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FESS)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延边医学,2014,12(18):94-95.

[9]耿琦,崔晨,陈文文,等.辨病论治为主——过敏煎临床运用现状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222-225.

[10]刘晓颖,王群,皇惠杰,等.下含服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20):5-8.

(收稿日期:2017-05-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