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临床观察
2017-11-15蒋红旗张安平
蒋红旗 张安平
【摘要】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疗法治疗慢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筆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结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眼局部用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辨证施治; 眼局部用药; 慢性结膜炎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129-02
慢性结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病情顽固等特征,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慢性结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结膜轻中度充血、异物感、干涩、痒,伴有少量分泌物等,给患者的眼部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结膜炎的治疗以局部应用眼药水为主[2]。该治疗方式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但是无法根除疾病,且如果长期局部用药会导致患者发生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3]。因此,临床急需一种安全、有效的慢性结膜炎治疗方式。笔者在应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的治疗方式对慢性结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结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本次研究中排除了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合并心脑、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所用中药成分过敏的患者[4]。观察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6岁,平均(57.9±2.7)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判断,其中热重于风型16例,风重于热型34例。对照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58.4±3.4)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判断,其中热重于风型18例,风重于热型32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眼局部用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1)中医辨证施治。首先对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判断,包括风重于热型:白睛赤红、眼磨涩而痒、畏光流泪、伴有少量眼眵、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热重于风型:白睛赤丝纵横、眼干涩微痒、灼热泪出、晨起眼眵较多、口干、舌质红赤、苔薄黄、脉弦数。对于风重于热型患者给予疏风清热的羌活胜风汤进行治疗,羌活胜风汤组方:防风、白术、银柴胡、白芷、前胡、枳壳、荆芥、黄芩、川芎、薄荷各10 g,甘草3 g,桔梗6 g,金银花30 g。对于热重于风型患者给予清热祛风的双解汤进行治, 双解汤组方:桑叶、黄芩、荆芥、防风、枳壳、蒲公英、龙胆草各10 g,甘草3 g,金银花30 g,天花粉15 g。1剂/d,水煎,取药汁
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2)中药雾化:薄荷5 g、秦皮15 g、金银花15 g、黄连10 g、苦参15 g、甘草5 g、赤芍15 g、煅甘石10 g,将中药煎成汤剂,过滤,盛入雾化器,雾化双眼,20 min/次,2次/d。(3)眼局部用药:0.3%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3~4次/d,同时每日临睡前用0.5%红霉素眼膏点眼,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部分症状显著减轻,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5%。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显著减轻,部分症状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积分减少≥50%。无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改善,临床症状积分无减少,或增加[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将慢性结膜炎归属为“白涩症”,主要病机为风热余邪滞留和脏腑郁热所致脉络阻塞、印液不能上润引发目疾[6]。因此,传统中医认为对于慢性结膜炎的治疗宜从清热祛风、退赤止痒、明目入手[7]。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慢性结膜炎患者实施了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首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慢性结膜炎患者分为风重于热型和热重于风型两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中医分型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中药进行治疗[8]。对于风重于热型患者给予羌活胜风汤进行治疗,由于这类患者风象症状较重,因此方中选用防风、白术、银柴胡、白芷、前胡、枳壳、荆芥、黄芩、川芎、薄荷各、甘草、桔梗、金银花,诸药合力共同发挥了驱散风邪的作用[9]。对于热重于风型患者给予双解汤进行治疗,由于这类患者热象症状较重,因此方中选用桑叶、黄芩、荆芥、防风、枳壳、蒲公英、龙胆草各、甘草、金银花、天花粉,诸药合力共同发挥了清热泻火的作用[10]。同时联合中药雾化治疗,薄荷、秦皮、金银花、黄连、苦参、甘草、赤芍、煅甘石等,诸药合力发挥清热利湿祛风,凉血散血之功效,以局部雾化的方式给药可显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达到快速而显著缓解症状的治疗效果[11-12]。endprint
因此,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疗法治疗慢性结膜炎,中医辨证施治疗法从慢性结膜炎的病机入手进行治疗,配合眼局部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红霉素眼膏,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3-1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采取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疗法治疗的患者,其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取眼局部用药治疗的患者;同时采取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疗法治疗的患者,其眼痒、流泪、畏光、烧灼感、异物感等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采取眼局部用药治疗的患者。这一结果表明,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疗法在慢性结膜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眼局部用药疗法[16-18]。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高延娥,崔彥,毕宏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6(18):221-222.
[2]邵慧兴,陈小云,张莉雅.浅谈慢性结膜炎的针灸辨证施治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2):145-146.
[3] Borazan M,Karalezli A,Akova Y A,et al.Efficacyo folopatadine HCL 0.1%,ketotifen fuma rate 0.025%,epinastine HCL 0.05%,emedastine 0.05% and fluoro-m etholo neacetate0.1% ophthalmic so lutions for seasonal al-lergiccon junctivitis:A placebo-contro lledenvironm entaltrial[J].Acta Ophthalmol,2009,87(5):549-554.
[4]杨槐.润舒滴眼液治疗结膜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245-246.
[5]马晓岚.冲洗结膜囊在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327-328.
[6] Lambiase A,Minchiotti S,Leonardi A,et al.Pro spective multicenter demographic and epi-demio logical study on vernal kerato conjunctivitis:a glimpseo focular surface in Italian population[J].Ophthalmic Epidemiol,2009,16(1):38-41.
[7]庹洪霞.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3):68-69.
[8]官曼标,陈照良,邱少忠.珍珠明目滴眼液配合药膳治疗慢性结膜炎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435-436.
[9]李翔,周华祥,路雪婧,等.名中医廖品正教授治疗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经验方及典型医案[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2,2(2):411-412.
[10]朱建霞,邓玫,陈雁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9(2):195-196.
[11]李建新,刘妤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6):529.
[12]庹洪霞.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3):80-81.
[13]姜德,周铭心,刘欢,等.西北燥证与慢性结膜炎相关性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2,30(6):1-4.
[14]庞朝善,庞润晖.辨证施治配合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6,28(12):936-937.
[15]李英.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7,30(8):109-110.
[16]陈婷. 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滴眼治疗金疳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2,14(3):222.
[17]邵慧云,陈小云,张莉雅.浅谈慢性结膜炎的针灸辨证施治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192.
[18]赵秋芳.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49-750.
(收稿日期:2017-06-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