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7-11-15朱碧瑛
朱碧瑛
【摘要】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选出6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儿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与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前后的口腔健康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00%;观察组患儿的口腔健康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患儿临床循证护理,不仅能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能明显帮助其改善口腔健康情况,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儿童; 口腔正畸; 依从性; 口腔健康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096-02
在儿童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其治疗过程相对较长,因此,患儿的整体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1]。同时,由于患儿需要长时间佩戴矫治器,其牙齿、口腔的洁净状态保持会存在一定难度,在此情况下则极易导致患儿出现牙周炎、牙根炎、牙釉质脱矿及口腔溃疡等疾病,严重影响了正畸治疗效果[2]。文献[3]研究表明,给予口腔正畸患儿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不仅能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还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口腔健康状态。鉴此情况,本文就“循证护理对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临床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选出64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抽选的方法将所有入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18∶14;年龄6~12岁,平均(10.42±1.45)岁;正畸时间為7~17个月,平均(11.48±0.16)个月。对照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17∶15;年龄7~11岁,平均(10.26±1.51)岁;正畸时间为8~16个月,平均(11.35±0.24)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分别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即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详细讲解疾病知识、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耐心回答患儿及其家属的疑问等。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建立护患信任:护理人员在接诊患儿时应时刻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以便于尽快赢得患儿与家属的好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儿介绍其他正在接受治疗的儿童,并鼓励他们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在为家长与患儿介绍相应的疾病知识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尽量与其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2)心理护理:在正畸治疗前,护理人员可适当告知患儿有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使其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年龄相对较小的患儿常常会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则应采用激励、温柔的语言鼓励、安慰患儿,并指导其家属做好鼓励与支持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迁就。而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则应尊重其自尊心,尽可能体会患儿需求,积极采用说服教育,使其清醒地认识到正畸治疗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3)口腔卫生指导:由于矫治器固定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醒患儿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情况,防止出现牙龈发炎或其他口腔细菌疾病。在清洁矫治器时,应尽量选择软毛类牙刷,同时,对黏度较高、硬度较大的食物应尽可能减少食用或不食用。当患儿出现弓丝口腔黏膜情况时,则应立即就医。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评价表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其中,设置评价总分为100分,患儿评分越高,则表明其依从性越高,90~100分为完全依从、75~90分为部分依从、75分以下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同时,采用相应的口腔健康评价方法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的口腔健康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其口腔黏膜损害、压裂缺失修复等,其中,其评价总分设置为40分,患儿评分越高,表明其口腔健康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为75.00%,观察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7,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口腔健康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口腔健康评分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和评分均有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口腔健康评分提高幅度较大;将两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从正畸治疗的基本原理上说,给予患儿矫治器的长时间佩戴主要是为了将患儿口腔周围组织与邻近骨质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但由于这一恢复过程相对缓慢,因此,患儿通常需要佩戴半年或半年以上的正畸矫治器[4-5]。在具体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患儿极易出现治疗懈怠现象,其整体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此时,给予患儿相应的临床干预手段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6]。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相比,循证护理更加关注患儿的心理、情感需求,护理人员通过与患儿建立良好信任的方式提高其临床治疗的配合程度,并且,治疗过程中,善于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对于存在紧张、害怕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则可适当做好心理支持、干预工作,在使患儿坚定治疗决心的同时树立起治疗信心[7-8]。此外,给予患儿相应的口腔卫生指导,则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口腔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升正畸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患儿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患儿的口腔健康评分提高幅度较大,说明循证护理对改善其口腔健康状况方面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患儿临床循证护理,不仅能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能明显帮助其改善口腔健康情况,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美玲,刘华梅,杨楠.正畸后白垩斑的渗透治疗的护理体会[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6(6):349.
[2]王冬梅.认知干预对正畸保持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4):691-693.
[3]宋蕾,邓立梅.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优质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8-150.
[4]刘晓芬,廖佳莉,季梦婷,等.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6):1-6.
[5]果利.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92-93.
[6]张建凤,李志菊.合肥市某口腔专科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对策[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7):747-748,751.
[7]管玮,龚士强,张智星,等.不同制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抑制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9):539-542.
[8]张安翔,刘漫丽,郑英成,等.正畸护患沟通技巧[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6):739-742.
(收稿日期:2017-05-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