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
2017-11-15翁林
翁林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这场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也是急需改革的重点部分,并且呼声越来越高。斯卡特金曾经说过:“虽然建立了合理、符合逻辑的教学过程,但是往往缺少积极的情感投入,从而引发学生的消极、懈怠情绪,不能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就表达了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而造就这种现状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关心学科内容,而忽略学生本身的情感。
那么怎样摆脱这种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呢?我们又该怎样更好的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新课标中指出:“所谓阅读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从而认识这个世界,不断发展思维,是一种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而阅读教学就是老师、学生、文字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根据新课标对语文阅读的要求,在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倍加注重学生无法替代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身的感受和认知体验。下面从几个方面提出些阅读方面的小技巧:
一、建立氛圍
“言为心声”。每一篇文本都会是作者心灵最真实的独白,而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都会将一篇文质兼美的篇章分解的体无完肤、支离破碎,重点放在讲解互不相干的词语或者句子上,把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的艺术形式变的干巴巴、枯燥无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经常忽视感情投入和情感上的交流。
语文阅读的教学应该理解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个体情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结果之间的碰撞过程。然而想要充分激发学生个体的情感,老师就需要首先将自己情感投入,创设整体氛围,使得学生轻松进入状态,自然融入文章内容中,逐渐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懂其心灵的真实告白,把握文章蕴含的内涵。
二、巧读文本
“熟能生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保障学生拥有充分的阅读时间,才能对文章大概内容有个初步的理解,以便更深层次的进行熟知。往往教学过程中还没等学生完成熟悉文章,老师已经开始进行讲解,造成的教学效果非常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讲解,没有进行思考的时间,并对提出的问题也是一知半解。
阅读其实是个性化的一种个体行为。在没有充分阅读文章就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的不尊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进行自主阅读,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去进行个体体验。老师在学生对文章熟悉之后,有一定感悟基础上再进行引导、教学才是正确的阅读打开方式。
三、激情讨论
“一千个读者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文章中人物会有很多不同形象,每个形象蕴含的精神也都不是确定的,而每个学生由于观念和经历不同,对角色的解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因此,老师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对多个话题进行讨论。采取激发兴趣和热烈讨论的技巧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实现更好的交流互动。更到地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学习热情,课堂效果更明显,巩固学习的内容。
四、咬文嚼字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将文章的内容理解提炼,融会贯通,就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过程。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可以采取默读、朗读的多种方式,精心品味文章精彩内容,感悟作者真实创作意图。
一般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对文章进行剖析:“抓住准确的文眼、整理清晰的文脉、剖析文章的内涵”。
“抓住准确的文眼”就是要能用概括性词句把握住文章的大概内容。
“整理清晰的文脉”就是文章中词句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意义,整理清晰的文脉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清楚地呈现于字里行间。
“剖析文章的内涵”就是读懂作者创作文章的意图,以及文章内容的主旨。经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剖析,进一步领会文章主旨。
这三个方面都需要学生反复进行阅读,老师不断地进行启发,从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内涵。
五、鼓励创新
创新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深度不同,理解问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老师要因人而异,尽量选取能够富于想象的文字来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力,对文章内容敢于进行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不断创新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