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研究

2017-11-15梁入文周兢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支持性语料言语

梁入文+++周兢

【摘要】本研究通过角色游戏情境收集3~6岁儿童同伴互动语料,并从“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年龄、性别三方面对这些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呈多样性和集中性。(2)3~6岁儿童两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发展期和发展速度各异。(3)3~6岁儿童在各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数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3~6岁儿童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的使用上可能受年龄、语用概率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4~6岁是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显著发展期,这可能源于该年龄段儿童间接祈使等语用能力的发展;受文化和道德发展特点的影响,3~6岁儿童较少对同伴作出积极评价及使用礼貌性言语。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3~6岁儿童;同伴互动;支持性言语反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9-0020-07

真正的语言交流需要交流者同时兼有言说者和倾听者双重身份。〔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明确提出了“倾听与表达”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而日常语言交际中的“言语反馈”就是“倾听与表达”的具体体现。言语反馈(Verbal Feedback)指听话者对前面说话人的言语或行为做出的回应,它直接影响着会话的进行。〔2〕支持性言语反馈(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强调听话者认可或帮助当前说话者完成其话轮,支持其言语观点、言语内容或言语行为,且透露出同情、感兴趣、惊讶、赞同、关注等意义倾向,可分为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和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3,4〕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是指言语反馈者通过言语中立地接受或执行对方的主张、指示或要求,以辅助对方完成其话轮;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是指言语反馈者向对方表达认可或同意、正向情绪性言语、正向评价、礼貌性言语、帮助的言语行为。

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对儿童发展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图画书同伴共读情境下,4~5岁儿童会使用赞同、解答同伴问题等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以更好地对文本进行表征和解读,从而加深理解。〔5,6〕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发展可追溯到婴儿的前语言行为。3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萌发了“话轮”的意识,能在母亲的引导下完成近似话轮的前语言互动,〔7〕这表明婴儿已开始以回应的方式辅助说话人完成话轮。2~3岁的法语单语儿童和英法双语儿童已能对说话人的歧义、选词、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修补。〔8〕学前期儿童虽然已能使用部分支持性言語反馈(如“是的”)回应成人的正反疑问句,但年龄较小的儿童会因为理解困难而无法给予正确反馈。〔9〕因此,支持性言语反馈被认为是儿童最晚习得的会话技能之一,〔10〕直至小学中期,儿童才会熟练运用鼓励性的反馈(如“我知道你的意思”)。〔11〕

3岁儿童大多已基本完成前语言到语言的转换,其语用交流清晰度增强,语用交流行为各层面得到了扩充,且掌握了核心语用交流方式;3~6岁阶段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完善期,儿童参与的积极性、语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等都得到了质的提升。〔12〕探究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情况,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识别儿童语用完善期内语用水平质的进步轨迹。有研究表明,儿童在同伴互动中的言语使用有其特殊性,3岁儿童已能根据互动对象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语用行为,儿童与同伴交谈时会使用区别于与成人对话时的言语表达。〔13〕例如,3~6岁汉语儿童在母子互动和同伴互动中使用的否定语句存在差异。〔14〕因此,本研究选取同伴互动这一情景来研究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情况。

一、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以上海市某一级幼儿园的3、4、5、6岁四个年龄段共4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个年龄段儿童5对,每对含男女儿童各一名,所有儿童语言发展属正常水平。语料采集者在幼儿园活动室一角通过录像的方式现场采集语料,每对儿童的录制时长为20分钟,待儿童对研究者消除陌生感后开始录制。研究者使用“小医生提包”组合玩具、家庭场景玩具等材料,引发儿童关于“医生”和“娃娃家”两大主题的角色游戏互动。研究者除必要时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外,不以任何形式介入儿童游戏。

(二)语料分析

本研究使用CHILDES(国际儿童语料交流系统)中由哈佛大学编制的INCA-A(《言语行动目录(简要版)》〔15〕对语料进行编码。该编码系统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言语倾向水平编码系统,其二为言语行动水平编码系统。言语倾向水平强调交流者的交流意图和对语用情境的认知,言语行动水平强调表达交流意图时的言语交流形式和策略选择。本研究采用言语行动水平编码系统。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从INCA-A言语行动水平编码系统中选取19个相关码号(言语行动类型)(GI、SC、XA、AC、AD、AL、YD、AP、CM、EN、ES、ET、AB、PM、MK、AA、SA、TA、CT),将其划分为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GI、SC、XA)和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AC、AD、AL、YD、AP、CM、EN、ES、ET、AB、PM、MK、AA、SA、TA、CT)两种类型。其中,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又细分为5个维度:认可或同意(AC、AD、AL、YD、AP)、正向情绪性言语(CM、EN、ES、ET)、正向评价(AB、PM)、礼貌性言语(MK)和帮助(AA、SA、TA、CT)(详见表1)。

本研究运用CLAN系统的FREQ等功能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并运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类型差异: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呈多样性和集中性

由表1和图1可知,3~6岁儿童在同伴互动中使用最多的是“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96.19%),而“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率仅为3.81%。在“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中,儿童使用最多的是“认可或同意”(62.1%),其次是“帮助”(31.62%),较少使用“正向评价”(0.38%)、“正向情绪性言语”(0.95%)和“礼貌性言语”(1.14%)。从表1还可以看出,AD(同意去做,即同意执行他人要求或建议的行为)是3~6岁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中使用最多的言语行为(34.1%)。3~6岁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中没有出现GI(屈服,接受他人的坚决主张或拒绝)、SC(完成与别人的请求相一致的陈述或其他话语)、AL(同意最后一次做某事)、CM(怜悯,对听者的不幸表示同情)、PM(称赞某种表现)等言语行为。endprint

(二)年龄差异:3~6岁儿童两大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发展期和发展速度各异

为探究年龄差异,研究者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见表2、表3),并绘制了年龄差异显著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发展变化折线图(见图2)。

由表2可知,从整体上看,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年龄差异(p=0.000)。其中“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p=0.007)和“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p=0.000),以及后一类别中的“认可或同意”(p=0.000)与“帮助”(p=0.004)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年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同伴互动中,儿童的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发展在4岁时存在明显分界,4~6岁为发展期(详见图2)。在“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别及其“认可或同意”维度方面,3~6岁儿童除在3岁与4岁时无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年龄段均有明显差异,变化趋势都与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表3可知,在“帮助”类的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方面,3~6岁儿童在3岁与6岁、4岁与6岁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该类型言语反馈行为是从4岁开始逐步发展的;在“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方面,3~6儿童在3岁与5岁、4岁与5岁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年龄段无明显差异,这说明5岁后儿童的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的发展趋于平稳。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4岁起,3~6儿童进入支持性言语反馈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发展非常迅速,而“认可或同意”类的言语反馈又是“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发展的主要表现。另外,“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不论是在使用数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远远低于“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

(三)性别差异:3~6岁儿童在各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数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进行性别差异分析(见表4)。由表4可知,同伴互动中,3~6岁儿童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数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即3~6岁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互动中使用各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数量大致相同。

三、讨论

(一)3~6岁儿童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的使用上可能受年龄、语用概率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

1.年龄因素

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3~6岁儿童在同伴互动和母子互动中使用的言语行动类型由10种上升到20种左右。〔16,17〕但GI和SC尚沒出现,XA则是使用率小于1%的言语行动类型。可见,3~6岁儿童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的使用上可能受年龄影响,儿童较少使用某些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可能是一种普遍语用现象,这可能与儿童语用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关。另外,内隐的、以中立表示支持的言语反馈相较于“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更要求互动者对情境状况有深入判断,且出于尊重和礼貌而倾听或服从要求具有更高的语用能力,这都是3~6岁儿童尚未达到的的语用水平。

2.语用概率因素

人类语言使用概率并不是均衡的,〔18〕所以部分言语行动类型使用较少可能是受语用概率的影响。另外,支持性的反馈可分为言语反馈和非言语反馈。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功能可能被一些非言语的反馈行为所取代,导致使用率较低。例如,在表达屈服的意思时,儿童可能会用沮丧的表情或低头的行为替代言语反馈。又如,为表达对说话者的关注,儿童可能会通过注视说话者替代言语反馈。

3.情境因素

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发生的语境大多为长时间叙事,听者在说话者停顿期间予以简短回应以表关注,即大多为XA类言语行动。然而,在角色游戏互动中,儿童间很难产生上述情境。同时,在无成人辅助情境下,儿童的话题保持能力相对较弱,因而更难产生具有足够时间长度的叙事性讲述或说明性讲述情境。因此,本研究所测得的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中的XA类言语行动的使用率较低(3.81%)。综上,情境因素也会影响3~6岁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的使用。

(二)4~6岁是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显著发展期,这可能源于该年龄段儿童间接祈使等语用能力的发展

4~6岁是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显著发展期,儿童在此期间越来越多地使用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其中“认可或同意”类的言语反馈行为发展尤为迅速,可看作该阶段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发展的风向标。从单词句阶段起,儿童的陈述句就开始发展。从语言形式上看,支持性言语反馈正是建立在陈述句基础上的。事实上,表示“认可或同意”的言语反馈大多不要求很高的词汇和语法水平,如语料中有一名4岁儿童说:“我最喜欢吃胡萝卜。”另一名儿童回答:“好,拿一个胡萝卜。”结合语境,可以看出第一个儿童使用了间接要求代替直接指令。4岁和5岁的儿童对间接要求的理解力相比之前有了更好的表现,学前儿童已能熟练理解和使用不同的请求方式。〔19〕因此,研究者认为,4~6岁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发展迅速的原因可能与该年龄段儿童请求和提问的内在需求增加和理解间接要求的能力(如语境判断能力)以及引发此类言语反馈的言语行为能力(如委婉地请求)的发展有关。

对3~6幼儿同伴互动中否定句使用情况的有关研究显示,RD(拒绝执行他人的要求或建议)、DW(不同意说话者先前的提议)两类否定句的使用率最高。〔20〕相应地,在本研究中,AD(同意去做,即同意执行他人的要求或建议)、AP(同意先前说者表达的提议)的使用率也是最高的。因此,研究者认为,3~6幼儿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与否定句的使用或许存在相关关系,幼儿对同伴的指令或提议作出反馈的语用能力在该年龄段已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受文化和道德发展特点的影响,3~6岁儿童较少对同伴作出积极评价及使用礼貌性言语

3~6岁儿童在同伴互动中较少对同伴作出积极评价,也很少使用致谢、致歉等礼貌性言语。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丹麦3~7岁儿童的同伴互动中,具体表现为儿童在假装游戏中经常表现出独断、急促的言语风格。〔21〕有研究者指出,儿童礼貌性言语的使用不同于句法、语义的习得,更多受文化影响。〔22〕例如,在同伴交往中美国女孩喜欢使用间接、有礼貌的言语策略,但中国女孩却常常表现得非常直接。〔23〕此外,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6岁儿童的道德观念还处于“前习俗阶段”,需依赖外在的惩罚、奖励和权威。而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处于自由、超功利状态,因此较少出现礼貌性言语。endprint

四、教育建议

(一)帮助儿童理解运用言语与非言语反馈两种形式的交际能力

教师可利用表情包或相关符号帮助儿童识别和解读他人的表情,再在交谈中使用表情卡片帮助儿童对别人的言语作出支持性反馈,随后在没有凭借物辅助的情况下,帮助儿童运用面部情绪作出支持性反馈。

(二)重视讲述性活动的价值,给予儿童反馈的机会

教师可多借助叙事性和说明性讲述活动发展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使用的能力。例如,在亲子共读图画书时,成人可在讲故事期间适时停顿和提问,让儿童有机会反馈,帮助儿童意识到,修补对方言语和维持话轮能使言语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在讲述过程中,成人也可适当加以引导和补充,如,通过“嗯”等词和点头等肢体动作穿插在儿童言语的停顿期间以表示关注,或用“哇”等语气词表示惊讶和对对方话语的倾听。

(三)关注4~6岁儿童间接祈使等语用能力的发展

教师需要把握好4~6岁这个关键期,多关注儿童有关指令、提议、请求等间接祈使语用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由于言语发展迟缓而经常被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可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如用儿歌帮助他们练习间接祈使语句的使用,并引导他们在其他活动中加以迁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还应注意引导让儿童学习委婉使用否定性言语的能力,以更好地表达拒绝他人的意思。

(四)创造宽容和多样的礼貌性言语使用氛围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儿童语用水平和道德水平仍处于发展之中,所以要包容儿童直接、冲撞的言语行为而非责备。其次,教师要注意创设文明礼貌的文化氛围。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儿童体会威胁、指使、请求等语气的区别以及礼貌用语的作用。在要求儿童完成某些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委婉表达,以为儿童做好示范。再次,教师可为儿童提供多元的同伴互评方式。例如,让儿童回忆游戏中同伴的表现,并对同伴作出合理评价。评价可采用涂鸦、录音设备、手工制作或当面言说等形式。最后,教师可使用绘本、儿歌等丰富儿童的形容词、副词词汇,以帮助儿童将之运用于积极评价之中。

参考文献:

〔1〕BARNES-HOLMES D,BARNES-HOLMES Y,CULLINAN V.Relational frame theory and Skinners verbal behavior:A possible synthesis〔J〕.Behavior Analyst,2000,23(1):69.

〔2〕吴平.反馈信号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31-34.

〔3〕STUBBE M.Are you listening?Cultural influences on the use of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in convers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29(3):257-289.

〔4〕于国栋.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J〕.外国语,2003,(6):23-29.

〔5〕CHRIST T,MING CHIU M,WANG X C.Preschoolersengagement with reading behaviours:A statis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peer buddy-reading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014,37(4):375-408.

〔6〕CHRIST T,WANG X C,CHIU M M.Emergent readerssocial interaction styles and their comprehension processes during buddy reading〔J〕.Literacy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2015,54(1):45-66.

〔7〕MASATAKA N.Effects of contingent and noncontingent maternal stimulation on the vocal behaviour of three to four month old Japanese infants〔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93,20(2):303-312.

〔8〕COMEAU L,GENESEE F,MENDELSON M.A comparison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ldrens conversational repairs〔J〕.First Language,2010,30(3/4):354-374.

〔9〕BRADY M S,POOLE D A,WARREN A R,et al.Young childrens responses to yes-no questions:Patterns and problem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999,3(1):47-57.

〔10〕HESS L J,JOHNSTON J R.Acquisition of back channel listener responses to adequate messages〔J〕.Discourse Processes,1988,11(3):319-335.

〔11〕〔19〕GLEASON J B,RATNER N B.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M〕.9th ed.London:Pearson,2016.

〔12〕周兢.漢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13〕WARRENLEUBECKER A, BOHANNON J.The effects of verbal feedback and listener type on the speech of pre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83,35(3):540-548.

〔14〕〔20〕楊田,周兢.3~6岁幼儿同伴互动中否定句的使用情况〔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5,663/664(7/8):77-81.

〔15〕NINIO A,SNOW C E,PAN B A,et al.Classifying communicative acts in childrens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1994,27(2):157-187.

〔16〕李林慧.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7〕李晓燕.不同教育背景母亲的言语运用对儿童语用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8〕何琮周.语言使用中的概率评估〔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0.

〔21〕LADEGAARD H J.Politeness in young childrens speech:Context,peer group influenc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36(11):2003-2022.

〔22〕GLEASON J B,PERLMANN R Y.Acquiring social variation in speech〔J〕.Recent Advances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3):86-111.

〔23〕KYRATZIS A,GUO J.Preschool girls and boys verbal conflict strate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2001,34(1):45-74.

【Abstract】By collecting 3-6 years old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corpus through role play situation, the researchers analyzed the corpu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ypes, ages, and genders of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The results show (1) the types of childrens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show variety and centralization; (2) the development period and speed of childrens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are different; (3) the usage of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in children aged 3-6 show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that childrens use of types of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may also be influenced by their age, pragmatic probability, and situation. 4-6 years old is a significant stage for childrens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 development, which is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ragmatic ability. Influenced by culture and moral development, 3-6 years old children do not often respond positively or use polite words to their peer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Keywords】3-6 years old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 supportive verbal feedbackendprint

猜你喜欢

支持性语料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就业中的支持性研究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