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浅说:繁体字其实很好认
2017-11-15
汉字是摹写宇宙万物的物名及其事理,负载着科学知识、文化观念和哲学理念,并蕴藏着生命密码的全息符号。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简体字,由《中华大字典》的214个部首,简化为二十几个,另外单独简化的字近四百个。其实学习正体字不难,只要学会二十几个部首,四百多个字,所有繁体字都认识了。
言与讠
言字,一点一横,表示玄,玄即指天,在人体指人的大脑;两横,表示人的上下两片嘴唇;唇下是一张口。说明人的言语,发源于大脑,启齿于两片嘴唇,出于这张口。言,也就是人的话语,发言、名言、格言、谣言等等。
言音通盐,有淡有咸。人的话语是带着情感味道的,有热情的发言(炎),有冷淡的谈话。“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从人的言语里也可以品味出这个人的味道。
言语,是人思想的反映。《周易·系辞传》里,讲了许多从人的言语中,识别掌握信息的方法,如叛者词惭、疑者词支、诬人者词游、失守者词屈、躁人者词多、吉人者词寡、君子词慎等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在中华大字典中,言的解释第一条,直言曰言,这就是说言必须正直。我有次去朋友家,朋友的妻子在教孩子写“讠”,口中念着“点、斜、斜弯钩”。现在简化的“言”字作为部首就是这个形状“讠”,所有孩子从小对言的理解是点、斜、斜弯钩。斜音通邪,久而久之,意念能改变世界,正言、直言会越来越少,说话都是假话、空话、套话,唯独少了直言和真言。
門与门
門(门)字,象形。一道門(门)由两扇柴扉即两个门板组成。门是房屋的通道,有前门、后门、正门、侧门之分。
門音通们,一门之人。“们”字从人从门,表示人的复数,如同学们、同志们。也指同出一个门派之人:他们,你们。
正体字“門”现改成简体“门”字后,门的开口处偏了,门外还有一点,也不在正面开门了,开在后面了。走正门的人减少了,开始走后门、偏门,才能办成事了。文字的意念不可思议。
馬与马
馬(马)字,象形,像马之形。三横一竖,象征马颈部立起的鬃毛;大弯钩,象征马的体型;四点,象征马蹄。
馬音通妈,拟比亲人。自古有“在天为龙,在地为马”之说,天为父地为母,表示马与人类的亲缘关系。马在十二生肖即十二时辰中为午。午月,在一年之中属阴历五月,阳气正旺;午时,在一天之中为十一点到一点,也是天地交午之时。
中华民族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称为“龙马精神”。“馬”改成简体字后,四蹄奔腾不见了,反而变成了一条横杠,破坏了汉字的形美、意美。
飛与飞
飛(飞)字,象形,像鳥飞之形,两羽掠起,前面是一个“升”字,表示飞升高空。汉字很讲究,向上叫飞,向下叫流;飞者叫腾,流者叫奔。物体从空中刮过叫飞,如飞沙走石、雪花飞舞等等。
飞音通非,形背理通。“飛”字是两羽逆风掠过,而“非”是两羽相背,从空中掉下来。飞是飞起来,非是飞不起来,非是对飞的否定,它们用字形相背,字理相违,字音相通来说明飞与非的关系。飛改成飞,单羽难飞。
識与识
識(识)字,从言从音从戈。言代表语言;从音即声音,单音为声,和声为音;从戈,戈取实践之“践”的一部分。何为识?指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也叫认识水平。识必须是言与行或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出的和谐之音。在中华大字典中識的解释:1、常也 2、審(审)也 3、性也 4、心之别名 5、认也 6、見識(见识)也 7、犹適(适)也……
识音通是,“是”指本质,指事物形态背后的本质,指事物的规律性。正对着日,就是“是”字,日乃万物之源。
“識”现改成简体字“识”,“讠”加“只”变成了只会说了,知识也成了只说,而且很多还是邪知邪见。
黨与党
黨(党)字,从尚从黑。从尚,告诉人们凡要组建党,必须有一个高尚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从黑,凡是光亮之下都隐藏着黑暗,这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现象,体现在社会科学上也是如此,在一切光明的旗帜下,必然会钻进一些投机分子。党为了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务必及时清理腐败的黑色分子。
党音通挡,挡需力量。人类社会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就要把大家组织起来,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党是实现社会紧密团结的组织形式,而一切民众团体都是一些松散的棉团结构,是抗击不了巨大压力和灾难的。人类为了挡住恶势力的进攻,就必须建党。有党才能挡住。
正体字是上尚下黑,用高尚去压制黑暗。《周礼》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所谓乡党制度即古时的户籍联保制度。简体“党”字下面是个“兄”字,“党”的意念会给人与称兄道弟、结党营私的感觉。所以简体字简化得有理是可以的,简成不好的字形会给你以不好的意念,而意念能改变意识进而改变世界。
愛与爱
愛字,由受字、心字和一撇组成。很多人都说愛是心的感受,这不全面,愛是撇不下的心的感受,这就正确了。其实繁体字不繁,只要记住把心放在受的中间再加上一撇,念道撇不下的心的感受就是愛,然后永远不会写错这个“愛”字了。
爱音通挨,想挨结亲。挨有两个读音,一个读 āi,指靠近,因为爱就想挨在一起,永不分离。另一个读ái,指遭受,如挨打挨骂。爱是很辛苦的,为自己所爱的人,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
爱字从心,是爱字给人最深刻的教化:
其一、爱在心里,是有文化修养的。深度的爱,贞洁的爱,含蓄的爱,与那种浅薄的,外露的,风骚型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爱是那么含情脉脉,珍藏于心,纯洁而高贵。
其二、爱在心里,说明爱生于心,是自由而永恒的单边行为。爱情不等于婚姻,爱是自由自主的心里活动,婚姻要受一定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爱某个人,不等于他一定要得到对方的回报。真是“爱你没商量”,甚至于为对方默默地奉献一切,终身无怨无悔。如果双方都相互倾心相爱,又得天赐良缘,这便叫“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其三、爱在心里,即是全部的爱。从心里有了爱就是对爱的全部拥有,不会得其身还同床异梦、朝三暮四。并且从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伴侣、爱子女做起,然后扩大到仁民爱物的,没有分别心的博爱。人类的罪恶产生于贪婪,贪婪是争夺、杀掠、战争的根源。人是爱的产物,爱更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爱都属心字部首,简体后,心被拿掉了,都把友情当爱情了。
爱改成爱,友爱不分。
親与亲
親(亲)字,从立从木从見。立木即成活的树木。传说编这个字的时候,人类尚处在有巢氏时代——既象鸟、猴一样在树上生活。那时候人们还不会耕作,不会养殖,主要以猎物、野果为生。“立木”是活着的树,哪里有“立木”,哪里就有人们要吃的东西。见了立着的果木,自然就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特别是遇到猛兽,爬到树上,立刻就有了安全感。因此,“親”字就表达了由接近、常见、祥和而产生的亲爱之意。后被引申为密切、慈爱。又由密切、慈爱引申以指亲眷和自身,即亲人。亲人之间的感情,就是一种亲情。“立木”曾是人类的家园,“见”、“立”、“木”为亲,讲的是人与树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树木的亲情一直被人类传承着:远离故土之人,回忆起家乡,自然会想到村头、门前的树木,如槐树呀、大榕树呀。而当回到家乡,一看到这棵槐树,见到这棵榕树,便顿生亲切,亲情之感,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亲音通情,有情亲近。亲与疏相反,亲即亲近,疏即疏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是亲近还是疏远,起决定作用的是感情问题,有情则近,无情则远。
親改成亲,親情不見。
作者简介:
胡锦明,中国姓名学第五代传人,汉字应用学者。长期潜心研究汉字在应用领域的作用力,发现汉字是载负生命密码的全息符号。近几十年,一直在大声呼吁:让更多的人能识繁写简,把汉字中蕴含的哲理和精神永远传承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