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毕业生临床问卷调查结果与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议
2017-11-15李平杨春林邓红艳
李平 杨春林 邓红艳
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从工作的视角对学校所学课程的评价,提出对护理专业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议。方法 对我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280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及80名护士长进行护士工作能力及课程设置建议的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人群对护士擅长能力评价大致相同(P>0.05),认为护士不擅长沟通协调及健康指导能力,均希望增设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沟通技巧等课程比重。结论 医学高校护理专业应增加沟通技巧、护士人文素养及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沟通技巧;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2-0006-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提供规范化及个性化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临床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具备人文素养、护理技术、预防保健知识及护理管理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护理专业人员,需要护理院校与医院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培养能适应临床让患者满意的护理专业人员[1]。笔者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学校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一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10人、二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30人、三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40人进行问卷调查。另外选取一级医疗机构毕业后1~3年的护理人员20人,二级医疗机构毕业后1~3年的护理人员60人,三级医疗机构毕业后1~3年的护理人员200人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设计护士长问卷调查表,内容为:近三年分配护士的学历、最擅长的能力、最不擅长的能力、建议增设的课程。设计护士问卷调查表,内容为:学历、最擅长的能力、对工作帮助不大的课程、最希望学习的课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结果进行?字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护士长评价护士最不擅长的能力是沟通交流;有91.30%的护士长希望增设或增加沟通技巧的课时;81.30%的护士长希望增设或增加护士人文素养的课时;70.00%的护士长希望增设或增加职业素养的课时。工作后的护士仅有6.07%的人认为自己擅长沟通协调;有86.43%的护士希望增设或增加沟通技巧的课时;63.21%的护士希望增设或增加护士人文素养的课时;70%的护士希望增设或增加职业素养的课时。
3 讨论
3.1建议增加沟通技巧相关课程的设置
近年来,因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加,据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对2006年发生的919例医疗纠纷分析认为,由于医患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纠纷有430例,占纠纷总数的46.8%[2]。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灌输,从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与医学服务理念的培养[3]。但学生一旦步入临床,将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的,也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具备的,所以从学生阶段开始培养沟通能力,对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意义极其深远。根据《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由此可见,增加沟通技巧相关课程的设置已是迫在眉睫,将沟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通过系统学习沟通课程,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沟通交流技巧,与患者沟通既有原则性,又能把握好灵活性,有效防范或减少纠纷的发生。
3.2建议增加护士人文素养相关课程的设置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4]。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和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成效并不明显[5]。近年来,各护理院校人文课比例有所增加,有研究显示,我国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4.9%,开设以选修课的形式为主 [6]。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人员仍然觉得人文知识的欠缺,建议学校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因为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组成的开放性整体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7]。为此,增加人文课程设置的比重,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应该成为目前学校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医学生不但要学习人文知识,还要到实践中去体验,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将来步入临床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但护理本科课程结构体系中需增设哪些人文课程以及这些人文课程如何与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有机交叉融合等问题, 都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中进行研究和充分论证[8]。国外护理本科课程结构中人文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及方案可作为我国护理本科课程结构改革的借鉴。
3.3建议增加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的设置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思维等素养[9]。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有研究显示,正确把握自己的职业特征,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才能更有利于展开救治,改善医患关系[10]。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与教育,帮助学生培养以仁爱、诚信为导向的职业道德,以敬业、奉献为导向的职业态度,树立以服务、责任为导向的职业理念,养成以自律、慎独为导向的职业精神,具备以专业、娴熟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步入临床后,能尽快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护士职业规范和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冉,李昕.我国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4):4825-4826.
[2]吴萍,林研.919例医持投诉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12):837.
[3]孙文瑶,陈敏,李京京,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校医,2015,29(10):780-781.
[4]田琛,林毅.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模式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8):148-149.
[5]谯利平,夏欣.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准医生综合素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1):94.
[6]王虹,郑显兰.国内外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J].护理学报,2007,14(10):6.
[7]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
[8]马金凤,刘喜文,化前珍,等.情景教学法在医院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9(19):111.
[9]姚晓丽.医学院校隐性医学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4):96-99.
[10]姚建军,储兴,周晓琴.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184-186.
编辑/张建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