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众创空间供给模式研究★
2017-11-15刘圆圆
刘 圆 圆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鞍山市众创空间供给模式研究★
刘 圆 圆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根据鞍山市双创活动发展现状,结合传统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协调发展问题以及国内众创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成功案例,对鞍山市众创空间的供给提出了市场化供给与城市规划设计供给双重调控的模式。
鞍山市,众创空间,孵化器,资源共享,供给模式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构建,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提出“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随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计划,由此众创空间进入快速发展期。鞍山市也不例外,在这方面各个部门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1995年成立的“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到目前为止,鞍山市共有2个国际级孵化器、4个省级孵化器、3个市级孵化器以及7个省级以上备案的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诞生促成了创业者的初创成长,满足了大众创新创业需求,为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此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1 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思考
孵化器即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自1985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之后陆续出现。自1988年我国“火炬计划”开展以来,获得了蓬勃发展。众创空间首次被国内正式提到,是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及在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二者在诞生的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在内涵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以鞍山市为例),见表1。
表1 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孵化器,众创空间大众化和市场化更高,同时更为轻巧灵活。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创业创新的形态更加多样,大众创客对服务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众创空间”更加适合这种需求,成为当下的众创趋势。但与此同时,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共生问题也成为每个省市和地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 空间融合“共享”模式的思考
根据我国目前众创空间现状以及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很多成功的众创空间通常以空间融合共享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这种存在状态,充分利用原有空间的特征与区位资源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导向,对原有空间的艺术质量有良性的提升,同时对城市碎片空间的整合也产生催化作用。具体空间融合策略见表2。
表2 空间融合策略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融合式建设众创空间是一项双赢举措,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空间中创客初创时期节约成本、整合资源、促进创新,而且反哺原有城市空间,增进城市空间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 鞍山市众创空间供给模式探索
3.1市域范围内部供给模式
针对以上两种现象,根据鞍山市拥有部分创新创业机构但继续发展空间仍旧很大的现状,众创空间的供给可考虑市场化供给与城市规划设计供给双重调控的方法。其中市场化供给模式旨在促进现有众创机构(孵化器、已建成众创空间)与新兴众创空间的良性协调发展,规划设计供给旨在新兴众创空间理性有序发展。
3.1.1“有核无边”式市场化供给模式
立足现有众创机构(孵化器、已建成众创空间),开放式布局供给。“有核无边”即以现有孵化器或众创空间为根本,根据市场需求,本着同质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原则无限扩展,外延式布局供给。这种布局供给方式,不仅可以使新兴众创空间可以借助原有机构的“势”,迅速发展,同时其发展过程本身就弥补了传统孵化器的劣势,为孵化器完善调整留有余地。并且新兴众创空间的纤巧与灵活也会填补传统孵化器服务和功能的盲点缝隙。
3.1.2空间融合式规划设计供给模式
这种供给方式即将众创空间列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规划的各个级别有意识地将众创空间与现有城市空间融合,促进其迅速发展。在总规层面,以共享资源协调发展为向导;在分区规划层面以总规为依据立足本地做到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在控规层面可将众创空间纳入公共服务系统,确定其服务半径,本着集约用地的原则,将其纳入用地的兼容性范畴。
3.2市域范围外部合作供给模式
3.2.1打破行政隔离,疏通城市间创新流动通道
随着各个城市双创工作的开展,众创空间逐渐成熟与壮大,本市行政区范围内的资源未必能够全面满足其继续发展。属地化的行政服务、城市配套和创新资源在初创时期虽然能够准确地更好帮助创客成功,但当众创空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其“共享资源、协同发展”的属性,将会导致这种属地化的配置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限制。因此,打破行政隔离,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势在必行。具体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运行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3.2.2拒绝“盆景式”培育,参与更广大的众创团体
在众创空间与大众接壤越来越广泛的同时,甚至某些省市已深入到居民社区服务,如何做大做强就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育苗”阶段,“盆景式”服务保证了“新苗”的成活率也就是初创成功率,在成长阶段投入到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将有助于初创成功的机构进一步壮大发展。走出鞍山,以龙头产业联盟的形式与东三省以至全国、全球接轨,积极进行线上线下平台搭建,更加有效地促进创新资源的大范围流动与聚集,以产业联盟共同体的形式参与到全球竞争当中。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毛大庆.中国众创空间行业发展蓝皮书(2016):中国众创空间的现状与未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3] 王 晶,甄 峰.城市众创空间的特征、机制及其空间规划应对[J].规划师,2016(9):85-86.
[4] 王吉勇,朱 骏.不同空间维度下的众创空间供给模式及规划探索[J].规划师,2016(9):103-104.
[5] 卓晓宁,张一洲.苏北地区“众创空间”的发展战略路径研究[J].中国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6):33-34.
[6] 丁峻峰.互联网时代的可持续城市介入 “创客”生态链都市形态透析[J].时代建筑,2016(10):48-50.
[7] 候金桓.基于行为科学的众创空间室内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8] 盛迪杰.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6.
TheresearchofmassinnovationspacesupplymodelofAnshan★
LiuYuanyuan
(SchoolofArchitectureandArtDesig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iaoning,Anshan114051,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shan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incubator and mass innovation space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combination of mass innovation space and urban space fusion successful case, put forward a dualregulation mode of market-oriented supply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upply of the supply of mass innovation space in Anshan city.
Anshan, mass innovation space, incubator, resource sharing, supply model
1009-6825(2017)29-0005-02
2017-08-03
★:本文系2017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鞍山市众创空间供给模式与设计研究》(项目编号:as20172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圆圆(1978- ),女,副教授
TU984.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