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全球
2017-11-15策划李娟宁翠娟
策划/文 本刊记者 李娟 宁翠娟
丝路全球
策划/文 本刊记者 李娟 宁翠娟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纺织业直接对外投资金额达到26.61亿美元,同比增长89.3%。“走出去”的纺织企业中,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4省占比接近80%。棉纺和服装行业仍然是境外投资的热点,印染、面料和化纤领域的产能跨国配置初见端倪,产业用纺织品和纺机类产品目前主要以出口为主。
刚刚召开的十九大,多位代表、多场会议、多家媒体均对“一带一路”给予了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涵盖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世界人口的60%、GDP总量约占全球的33%。2016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5%,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自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以来,“一带一路”的倡议赢得了100多个国家的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支持与参与。纺织工业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创造者,作为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行业,正借着“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
投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2600余家企业
2017年9月7日,南京,2017中国纺织业“走出去”大会召开。这是纺织行业第三次举办“走出去”盛会,每两年一次。从大会交流情况看,中国纺织行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并呈现出新的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纺织业直接对外投资金额达到26.61亿美元,同比增长89.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加快,年均增速达到30.88%,2015、2016两年合计的纺织业对外投资金额占2003年以来的总存量比重超过一半。2003年-2016年,我国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76.3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8.25%,占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金额的7.89%。如果将香港、新加坡以及一些离岸地对第三国投资的中国纺织产业资本计算在内,行业对外投资总体规模保守估计超过100亿美元。
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超过2600 家,投资目的地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是投资最集中的地区。据商务部统计, 纺织业对外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走出去” 纺织企业中,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4 省占比接近80%。生产环节涵盖从棉花、麻等原材料,到棉纺、毛纺、化纤等整个纺织服装产业。中国纺织企业对外投资形式包括了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典型的FDI(外商直接投资)形式。总体来看,中国纺织业海外投资已经呈现出多区域、多行业和多种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
纺织行业国际布局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一是产能的跨国投资主要是以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缅甸为主,通过绿地投资、合作进行生产力的跨国布局,打造“中国+ 配套国家” 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目前天虹、百隆东方和华孚等企业已经在越南等国家上马了一批项目。值得关注的是非洲埃塞俄比亚也成为产能布局的热点,有30余家中国纺织企业陆续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或正在签署,部分项目已经落地,如阳光集团投资埃塞俄比亚在顺利推进。
二是原料资源、设计研发和高端技术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的主要投资区,为欧美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原料资源丰富的国别,比如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并购延伸国内产业链条,实现行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递进。如如意集团在澳大利亚投资棉花农场和并购多国品牌、富丽达收购加拿大溶解浆公司、雅戈尔收购香港新马集团等。
三是从细分行业看,棉纺和服装行业仍然是境外投资的热点,印染、面料和化纤领域的产能跨国配置初见端倪,产业用纺织品和纺机类产品目前主要以出口为主。行业企业在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棉纺项目也都进入了投产阶段,同时申州国际等针织服装大型企业,已基本构建国内和东南亚产能紧密结合的模式。
中国企业投资的缅甸服装生产基地。
海外布局从被动到主动智能制造是“重头戏”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显示,如今纺织服装企业进行国际布局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骨干企业从客户要求的被动海外布局,转变为深思熟虑后的主动海外布局,部分企业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
作为整合全球资源、向上游延伸产业链的代表,浙江恒逸集团在文莱投资了一个很大的石油化工项目——中国浙江恒逸(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该项目是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在文莱的核心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目录。项目也是文莱1984年独立以来最大的外国投资项目、我国企业在文莱最大的投资项目,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恒逸文莱项目由恒逸石化持股70%,文莱财政部基金持股30%,项目总投资34.45亿美元,建设80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220万吨的年加氢裂化装置、15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等,计划2019年投产。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开创了值得借鉴的融资模式:2017年恒逸企业债券成功获批,这是市场上第一只专项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债券,开创了利用我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的先河。
江苏华瑞国际集团是江苏最早“走出去”的企业,1999年就在柬埔寨设厂,2001年成立了美国、英国、德国公司,2002年成立了越南水洗厂。据公司董事长康宜华透露,目前企业正在调研到东南亚和俄罗斯设销售网点,推广自营品牌。华瑞的“走出去”之路,也是企业转型之路,从品牌制造商向品牌批发商,再向品牌零售商转变,即从原来简单的产品输出,到逐步进行产业资本的输出和品牌输出,用全球资源供应全球市场。
同时,智能制造已成为布局国际国内的“重头戏”,尤其适用于人工成本高,但融资、关税等其他综合成本都低于中国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据江苏天源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信宏分析,美国阿肯色州白领工资是中国的8倍,蓝领工资是中国的3倍,这种状态下,统一开发、集中管理、智能化发展成为必须。据悉,天源的服装智能化生产项目已得到美国政府的资助。山东如意控股集团则围绕“一带一路”智能制造珍珠链,在新疆的石河子、喀什和巴基斯坦、印度进行了智能制造布局。
企业的投资实例也印证了区域投资的状况。近年来,纺织工业大省江苏对外投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在境外拥有84个项目,遍布东南亚、中亚、非洲、美洲、澳洲;“走出去”方式从产品出口转为投资引领,由贴牌输出转为品牌输出,如海澜之家近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开出第一家专卖店。
对外投资迅速扩张期将持续5~8年
一个共性的认识是,中国对外投资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但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美国的一半,存量是美国的20%,企业跨国经营水平、海外资源及销售收入相对较低。我国自2014年直接投资首次出现逆差(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对外净投资36亿美元),与国际经验相比“拐点”出现较晚,但经验规律显示,这一对外投资迅速扩张期将持续5~8年时间。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一系列有利政策陆续出台。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四部委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这是到现在国家关于境外投资最为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纺织业的大部分投资项目和并购项目,都属于国家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类别,相关部门将在税收、外汇、保险、海关、信息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而早在2015 年5月,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纺织就在《意见》划定的13大重点行业之列。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认为,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一带一路”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指明了海外重点投资区域和国别,六大经济走廊中的中国中南半岛是目前我国纺织产业投资的集聚地,中巴、孟中和中国中亚经济走廊,也是有丰富的发展纺织业要素的资源禀赋。在非洲,如埃塞俄比亚也具备发展纺织产业的巨大潜力。同时“一带一路”的五通,正加速打造深度融合的国际国内市场,以及更为适宜的境外投资环境。纺织行业企业的国际布局,正在与国内转型升级产生良性互动,同时实现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将为纺织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行业“抱团出海”的特征更加明显。比如今年3月,由中纺联牵头的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启动,山东如意、上海纺织、天虹、阳光、恒天、鲁泰等88家行业龙头成为发起成员,旨在打造我纺织行业全球利益共同体,联盟已纳入国家发改委统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协同工作及项目的对接机制中。
“最盼望的是跟跨国企业携手一起走出去”,这是一些企业的肺腑之言。纵观发达国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均拥有全球视野和出海的丰富经验,其海外的贡献率甚至比在本土的还要大。这方面,石化行业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三聚环保与美国西南研究院合作,海尔跟陶氏的结合等,都走在了开放式平台创新的前列。
结合出海经验教训,多位行业“老兵”建议,“走出去”要借力政策,争取国家支持;技术攻关,提升智造水平;多元融合,实施本地化战略。同时需要防范几大风险:一是法律风险,建议去之前至少提前一年研究当地国家所有的法律;二是政治风险,要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三是财务风险,核心要研究当地国家的会计准则;四是人文风险,要共存共赢,融入当地;五是环保风险,别想把中国的环保问题转移到国外,他们的政策法规可能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