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八大家都是酷爱读书的人(中)

2017-11-15木匠

北广人物 2017年12期
关键词:苏家苏洵欧阳修

□木匠

唐宋八大家都是酷爱读书的人(中)

□木匠

欧阳修: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儒宗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景德四年(1007年)六月出生在四川绵阳,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他是家中的独子,生他时,父亲已经56岁了,正在绵州任推官。欧阳修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便带他投奔了住在湖北随州的叔叔。

欧阳修也是从小就爱读书,由于家贫,买不起书,就经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来抄,往往书未抄完,已能成诵。叔叔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这孩子有奇才,他日定能光宗耀祖。”

天圣七年(1029年),欧阳修来到开封,应国子监试,在广文馆试和国学解试中,均获得了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举行的礼部考试中,再得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了。当时,他觉得自己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也定会夺得状元,还特意做了一身新衣,准备到时候穿。可是,他在殿试中,只考了第十四名,状元则被一个比他还小两岁的名叫王拱辰的夺了去。据当时的主考官晏殊后来说,欧阳修没能得第一名,主要是因为他锋芒太露,众考官都想挫一挫他的锐气。有趣的是,这个王拱辰后来竟成了他的连襟,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

欧阳修进士及第以后,便被授予了西京(洛阳)留守推官。天圣九年三月,他来到洛阳,认识了梅尧臣等一帮文友,每天一起切磋诗文,感情日深。和韩愈一样,欧阳修等人也主张为文要继承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并身体力行,一扫当时文坛绮丽纤、隐晦艰涩,过于追求声律、用典和骈偶等形式之美,而又内容空洞的上官体和太学体文风。

时任西京留守的钱惟演,对欧阳修、梅尧臣这帮年轻人十分喜爱,几乎不给他们任何压力。据说一天,欧阳修等人到嵩山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雪。正在他们担心赶不回洛阳时,就见钱府的一个下人飞马赶来,说老爷说了:“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赶回去,就在嵩山好好地赏雪吧。”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厨子和十几个歌伎。在洛阳生活的这段日子,可以说是欧阳修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时,还写过“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诗句。后来,钱被罢官,离开洛阳时,欧阳修等人为他送行,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钱的继任者王曙是个年纪很大的古板的官员。他到任以后,对欧阳修等人成天游山玩水、诗酒唱和十分不满。一天,他把欧阳修等人都找了来,严厉地训斥了他们一顿,还举了寇准被罢相的例子,警示他们不要耽于享乐,而要把心思都放在政事上。大家都不敢作声。唯有欧阳修年轻气盛,回道:“寇准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把这位王老爷子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后,欧阳修又成为龙图阁大学士,权知开封府。再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并先后出任过刑部与兵部的尚书。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欧阳修因对新法多有抵触,又被贬为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州。

两年后,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致仕,居颍州。熙宁四年七月,病逝于家中,享年66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谥“文忠”。以后,又先后被追封为康国公、兖国公、秦国公和楚国公,可见其文名之盛。

欧阳修文的特点大致可总括为形式多样,诸体皆备;言之有物,寓奇于平;叙事说理,深入浅出;抒情状景,引人入胜。代表作有《本论》、《原弊》、《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祭石曼卿文》、《醉翁亭记》和《新五代史》等。至于说到读书,他曾写过一首《读书》诗:“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篇章异句读,解诂及笺传。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断。初如两军交,乘胜方酣战。当其旗鼓催,不觉人马汗。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由此不难看出,他也是将读书视为人生最快乐之事的一个人。

“三苏”和曾巩:都可以说是欧阳文忠公的门生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家。为什么我要把这四个人放在一起说呢?原因是他们四个都可以说是被欧阳修发掘出来的一代文章大家。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川眉山人。据说他年少时,并不好读书,但却走了不少地方。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就开始发奋读书了。那他究竟受了什么刺激呢?野史有段记载,说苏洵有个哥哥,名叫苏涣。一天,涣对洵说:“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就不能写点文章,让我也知道知道这名山大川有多壮美吗?”这下可把苏洵给难住了,他只觉得自己满脑子都是锦绣河山,却就是写也写不出来,画也画不出来。哥哥见状,倒也没再难为弟弟,只说:“三弟,你别着急。哥我有一件心愿,正想请你帮助圆了呢。”苏洵忙问:“什么心愿?”苏涣接着说道:“我们苏家原是很有一些来历的,可我们只知苏味道(唐初政治家、文学家,曾经做过眉州刺史)是我们的先人,其他就一概不知了。从下往上推,也只知道我们的祖父叫苏杲、曾祖叫苏祜。三弟既喜四处游逛,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将我们苏家的族谱编出来……”苏洵一听,就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蛮有意思的,于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其时,眉山的程家和史家都和苏家沾亲带故,家里都有族谱,还留有很多先人书信。苏洵很快就查清了苏味道和史、苏两家先祖交往的一些事情。再往前扌到,他又发现汉代的苏建(西汉将领,曾随卫青攻打匈奴,后因功被封为平陵侯)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苏建之子,其中苏武就是曾出使匈奴,被留居十九年的牧羊人)都是他们苏家的祖先,甚至战国时期的苏秦(曾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的纵横家)也和他们老苏家挂得上钩。他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给自己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史记》、《汉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乃至先秦百家著作都包括其中。

就这样,经过数年苦读,终于成为了一个学问很深的人,并写出了一系列如《权书》、《论衡》、《几策》等切中时弊、文笔犀利的文章。至和元年(1054年),时任成都府行政长官的张方平向朝廷推荐了苏洵。但整整过了两年,都不见朝廷的答复。张想自己的推荐不起作用,就又把他介绍给了欧阳修。

(未完待续)

参考书目:两《唐书》、“百度百科”等

猜你喜欢

苏家苏洵欧阳修
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画眉鸟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苏洵发愤读书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欧阳修快马追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苏家作龙凤灯为例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苏老泉大器晚成
“苏家乐园”乐满园——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