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代当个快递小哥有多难

2017-11-15

人生十六七 2017年34期
关键词:杨志崇祯杨贵妃

在古代当个快递小哥有多难

双十一的硝烟刚刚散尽,双十二又在不远处招手——快递小哥一句“你的快递到了”无异于天籁,如果我们穿越回古代,还能享受这种福利吗?古代交通不如现在便利,虽有“快马加鞭”,但重点还是在“递”,和“快”真没啥关系!

“快递”里的古人浪漫

送信可能是快递业的“先祖”。我国最早出现送信的说法是在商代。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更好地方便信息传递、统治人民,秦始皇设立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覆盖全国的驿站网络,多为官府文书传递使用。在古代,你要是写封家书,给家里寄点稻香村点心什么的,只能靠民间的土办法传递,有点儿像今天的代购,就是你家亲戚朋友邻居正好要去个什么地方,你要给那个地方的某个人带东西,就托这些人帮忙给捎过去。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里面有几句诗,是这么写的: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人,可能不太明白,古代人用鲤鱼放书信,那得多腥?也是重口味啊!

此鲤鱼非彼鲤鱼,这里的“鲤鱼”是指鲤鱼形的木匣子,比现在的信封可奢华多了。

“烹鲤鱼”也是作者很可爱的一种写法,信里写了点啥呢?前面说“记得饭要多吃点啊”,后面说“我好想你”。如此朴素的文字却有最直白热烈的感情,谁说古人不懂浪漫呢?

皇亲贵族才能享受

大部分古代老百姓是享受不到专业的古代快递服务的。在古代,能享受到现代这样坐在家里下单,没几天快递员上门送货的便利生活的,只有皇帝或皇室成员。需要快马加鞭传递的货物,大部分是生鲜、水果之类极难储存的东西。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爱吃荔枝,“必欲生致之”,意思是一定要吃新鲜的。荔枝的主要产地在四川、广州,离当时的首都西安很远,而荔枝又极难储存,“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宠爱杨贵妃的唐玄宗是怎么做的呢?他“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也就是说,新鲜的荔枝在四五日之内,就送到数千里之外的贵妃面前了。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无讽刺之意。

韩愈为孔子三十八世孙孔戣写的的《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也记载了当时皇帝为了吃鲜货劳民伤财的一件事儿,宁波出产的海货送到西安,每年差不多要用到四十三万六千多个快递员,可见皇上的喜好会给下层人民带来多大的辛苦。幸好孔戣是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他“奏疏罢之”,劝皇上中止了这个行为。

最倒霉的快递员

《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里杨志,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倒霉的快递员。他刚出场的时候就挺衰的。当时的道君皇帝,也就是宋徽宗特别喜欢那些奇花异石,各地官员就想尽办法帮皇帝搜罗,派专业快递员给运到京城去,杨志就是那些快递员中的一个。本来挺靠谱的,谁知道中间倒霉,“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只好逃去他处避难。后来幸而得到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做了提辖使,本来前途一片光明,谁知道梁中书又派他送快递。

这次的货物是梁中书巴结自己的老丈人蔡京,为他准备的生日惊喜“生辰纲”,价值十万贯。由于他为人严苛、不知变通,也由于晁盖等人细密筹划,太过狡猾,他的运输团队惨被忽悠,都吃了蒙汗药,生辰纲被梁山泊好汉劫掠一空。因为怕蔡京给差评,杨志逃跑了。古代快递员真难做啊。

最牛的快递员

由于快递这一行业对于时效的要求比较高,古代的交通条件又非常有限,时间全部是由快递小哥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地长途奔波、争分夺秒地赶出来的。但是统治阶级可不管,只要你慢了就得“差评”——打板子,快递员生存艰难啊!

据《明史》记载,明朝末年,边患四起,朝廷需要用钱,当时的兵科给事中刘懋给崇祯皇帝除了个昏招——把体制内的快递员的数量减一减,崇祯愉快地同意了。

不久以后,在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宁夏银川,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快递员丢掉了工作、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偿还之前欠下的债务,被债主告到官府,差点丢了性命。逃出来之后,他杀了债主,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建立了名叫“大顺”的新王朝,一度打进北京城,逼死崇祯皇帝,自立为帝。

从驿卒到皇帝,李自成的成名史在很多“草根”出身的皇帝里面也算传奇。如果早知今日……

崇祯皇帝当年说什么也要先把刘懋打一顿再说吧。

猜你喜欢

杨志崇祯杨贵妃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小说的互文与改写——读东君短篇小说《与杨志共饮》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
杨贵妃死亡之谜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出处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梦回大唐
杨志的失察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