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2017-11-15张斯阳

长江丛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经济

张斯阳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张斯阳

近来,全国各地都在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但仍有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在担心自身健康的同时让人不免深思和忧虑:一隅尚且如此,何况全国乎?如何让绿水蓝天保持长久,让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也将是本文着重讨论的话题。污染企业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高速稳健发展,可是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大量的生产、大量的消费和大量的废弃物向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大量的增加,环境质量快速恶化。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水准。因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和如何进行环保等问题,并为环保大业的早日实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所谓的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任务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由于购置环保设备及日常运行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导致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不想或舍不得投入,但据美国派驻北京的环保官员估算,如果96年开始投入巨资,04年前须紧急投入3万亿美元,才能彻底解决环保问题。数字相当于建政后前40年财政收入总和的7-8倍。但放眼全国,自20世纪后半叶,由于人类工农业蓬勃发展,大量开采水资源,过量使用化石燃料,向水体和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造成大气圈和水圈的质量恶化,甚至是大气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严重后果,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些废物及其催成的变异基因作物粮食被人体吸收后,不但让人类的机体变得脆弱,各类癌症及不孕不育患者成倍增加,甚至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也直到此时,人们才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投身行动,可谓“亡羊补牢,不知晚否”,令人嗟叹。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可以称之为“壮士断腕式”,地方经济增速不低于6%的全国平均水平不错,牺牲的却是原本干净的空气、水源甚至土壤。地方主官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让环境复原,将会经历很长时间并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将当地政府多年经济积累全耗尽也不能重新拥有绿水蓝天,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其实,发展经济的渠道众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死对头”,不一定非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希望如今的政府牢记教训,多多发展“健康产业”,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二、让环评机制伴随企业发展的始终

做事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将一件事做到完美却不容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引入并建立起环评机制并不难,但要坚持将其放在与生产并重的位置,长久运行好甚至形成别具特色的环保企业文化就难了。因此,各企业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让每一位企业员工懂环保、会环保并全员身体力行,只有人人坚持下去,才能确保让整个企业范围内的环境变得如诗如画,常保常新。

三、严格落实环保黑名单制度

在实际落实中实行区域治理原则。即各单位不管既定效益指标是否完成,其所辖区域内的环保问题都必须完成,这是个硬指标,没有任何通融商量的余地。同时,建议各地相关企业主管部门和环保监测部门联合将环保问题纳入对企业的考核中,确定责任人并通过明查暗访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发现问题。一旦得到线索或得出某项结论“超标“属实,不管企业如何红火或负责人头上的“光环”多么耀眼,政府都要铁面无私地将其关停整改直至合格,如果因措施不力而屡不达标,则可以通过“一票否决制”将企业关停,甚至将其列入全国联网“黑名单”,让“不听话者”在全国范围内无法立足。

四、在大气、粉尘高污染区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

一些树种对污浊的吸收能力极强,如桉树、非洲铁树、松树等。如果在粉尘、水源高污染区大面积栽植上述树种,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升健康指数,在这些树成材后,更新下来的木材还可以为工厂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此事例也恰好能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但不冲突,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相辅相成。

环保是大家的事,我们也只有一个地球,摒弃旧俗,发展环保型经济已刻不容缓。在此前提下,政府和公民应当各施其责,并将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多种手段汇成“组合拳”,充分发挥出其中优势,标本兼治,尽快恢复绿水青山,有效促进环保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1]李鹏志,张学明,孙强.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02).

[2]吴亚梅.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天府新论,2006(12):77~79.

[3]王春,胡启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9(2):61~64.

[4]陈国娇.对立统一中的辩证:环保与经济的和谐与双赢[J].科技文汇,2008(8):215~216.

[5]黄茂兴.要青山还是要金山[N].科技日报,2014-5-4.

淮安市易洲印刷贸易有限公司)

张斯阳(1978-),男,吉林人,本科,江苏省淮安市易洲印刷贸易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环保经济、互联网金融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经济
环境保护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