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

2017-11-14李静洁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整合美术初中

李静洁

摘 要:新課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学科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笔者通过最新的文献资料法综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得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推进教学变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美术;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1、技术上的可行性。(1)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得到普及,都安装了基础的办公软件和教学软件,这一切为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的整合实现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2)现在社会互联网已经接通到各家各户,更何况学校,这为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整合提供了前提条件。(3)一些交互软件的使用。比如:电子白板的交互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应用于美术学科的教学,而且取得了效果。也正是因为交互性,为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供了客观条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爱好来选择内容。

2、课程内容上的可行性。《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拓宽美术学习与应用领域,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效果。相信通过将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优化教育流程和模式,切实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由此可见,初中美术课教学内容上有很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例如: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就是美术作品展示,而书本的作品都是缩小版、截图版,不能展现作品的全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查找到原版图片,进行鉴赏,并且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互动学习,它不是单独地像艺术作品展示那么简单,而是

可以产生互动性。同时欣赏着作品的其他人,可以通过网络来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互联网给人以全新的观念和全新的欣赏标准,让美术鉴赏更丰富、更多元。

3、社会因素的可行性。我国提倡科教兴国战略,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的整合更是体现了这一理念;教育信息化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的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成熟发展、社会力量的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让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得以实现。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的作用

信息技术和初中美术课程整合,可以推进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互助互动形态,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创造力、想象力,能够有效突破初中美术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对美术作品直观性观察、分析、修改的条件,为初中美术教学条件增添便利,增添学习活力。例如:信息技术可以做到文字、图像、动画及音视频能同时展现,使得美术教学中,极富想像力和感染力的画面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能够形象、逼真、非常充分地展示美术艺术知识、绘画制作过程及技能与技巧的应用等,使教学知识的重难点非常醒目地展现给学生,另教学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强化了学生对美术教学知识点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能力。

三、建议

1、找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点,解决教学关键点。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要行之有效,不能滥用,适得其反。因此,美术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找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点,有效解决教学关键点,突破教学重难点,真正实现推动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不是满堂的“电脑机灌”,而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画龙点睛之笔和巧妙应用,最终为美术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简单图案绘制示范过程中,上色环节是最为关键的教学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但这个示范环节不可能当堂反复几遍完成,这样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耽误学生训练时间,并且也不可能让全班学生看得清晰明确、理解透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彩色图片数量少、质量一般、视觉效果较差,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它进行调整,或者重新搜集一些图片和视频,给课堂注人新的活力。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5课《绚烂的民族服饰》时,我们可以播放56个民族大团结的视频进行导入,然后选择苗族、藏族、舍族、汉族、蒙古族、白族等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进行详细讲解,再配上当地的民歌,通过看特点、找奇点、猜亮点等环节,介绍民族的发展史,分析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3、多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美术教学作品,加强学生在教学中和教师的互动,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对学习问题的发言探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探讨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尤为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点评活动,以平等交流形式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效完成初中美术教学。

4、在互联网上展示作品,增加评价空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强学生创作信心。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放到互联网上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彼此欣赏各自精心创作的美术作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具体做法: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为每个班级开设博客或论坛等网络空间,并将每位学生的作品拍照上传至空间上,实现对每位学生的公平与尊重,有利于学生开展在线留言互评,实现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效果最优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创作的信心。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二者有机整合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代鲁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23) :127-128.

[2] 王福海.电子白板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5):47-49.

猜你喜欢

整合美术初中
美术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1+1”微群阅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