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2017-11-14王俊东李明媚
王俊东 李明媚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得逞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的运用愈发受到重视,其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更可以开拓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作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的自然天性,注意力常常容易被其他十五吸引。而长期以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孩子来说没有吸引力,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对高效课堂的开展十分不利。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能极大改善这一局面。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运用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吸引学的生注意力
数学知识由于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故而他们也很难对数学产生极弄的兴趣。加之,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上都是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被动接受的状况,如此以往,课堂效率自然上不去。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师可利用音频、影像、ppt等形式,用直观的方式展现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统计图一课讲解时,常常会在板书阶段浪费大量时间,而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师可利用ppt展示,将教学环节的板书用多媒体设备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在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高效课堂的培养。
1.2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常常以口头讲解为主,以板书作为辅助解释,但由于数学知识的讲解无法避免的抽象性,加之有时教学任务较多,教师可能为提高课堂效率,只作简单罗列,不做大量板书工作。而如果在教学工作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教师可将重点知识标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知识的重难点,加深印象 促进理解。
1.3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传统教学方式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对记忆的加强有显示效果,然而其比较乏味、缺乏灵活的缺点也十分明显。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化解这个问题,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化场景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模拟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印象,真正做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互补,从而促使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比如说,教师在讲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课内容时,可通过多媒体演示,用直观明了的动画效果播放,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运用途径分析
2.1课前充分备课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第一步便是要明确教学目的,如此之后的教学设计才不会偏离主题。其次,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学案时,应谨记新课程改革标准,注重教学的实际内容,做到充分备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教师通过互联网搜索,可以获取许多教学相关的辅助材料,而其中,视频资料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具有吸引力。基于数学知识本身抽象性特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针对这一点,教师课寻找动画形式的数学知识视频,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2课堂有效引导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数学课堂固然是一种好的引导方式,但这个进入过程通常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说无疑是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的。而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教师在一些数学课题的导入时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课题的兴趣,还可以帮助教师最大程度提高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数学教学。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平行与相交”这一课程时,可以以动画片的形式,将生活里常见的平行、相交的事物或现象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交平行的概念,深化读数学知识的理解。
2.3课堂高效教学
板书,不仅是耗时较长且工作量较大,此外,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教师往往很难用板书完全表现出来。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较好地化解,因为教师可以利用现在较为普及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直接呈现出数学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强化数学体系,提升罗辑思思维能力。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还可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把握重难点,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2.4课后高效练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地掌握度,还要督促学生课后的巩固和操练,通常以来,这主要是依靠数学课后练习册的完成,而实际上,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可能存在知识滞后,题目结构设置不妥等问题。因此,教师借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海量搜索,寻找相关的数学习题,促进学生进行针对性高效训练。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是为了之后深入的数学学习顺利进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确保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桂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12):49-50.
[2] 耿美芬.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J].中國教育技术装备 ,2011(3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