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就业视角下的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研究
2017-11-14周晶楠李冰
周晶楠+李冰
[摘 要]“史上最难就业年”“最难就业季”等对就业形势的描述充分看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文章通过构建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引导学生自下而上响应就业指导、自我完善个体发展目标,切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提升就业能力,力争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充分就业。
[关键词]就业指导;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199
就高校而言,就业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的标准。2017年的就业工作面对着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困难。而这些困难的对面,则是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对毕业生的能力也有诸多质疑。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不足,就业观择业意识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针对目前众多高校学生管理“班强团弱”和就业指导理论初级阶段的现象,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将就业指导的实现路径与团支部“活力提升”相结合,探索就业视角下的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思想引领,体现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栋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有利于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指导原则,推动素质全面的大学毕业生走出象牙塔,迈向社会。
1 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形势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高校就业工作广泛地被社会、高校、家庭所密切注视着。学生就业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高校招生情况,就业指导工作不能简单地在四年级才开始,就业工作也不能仅仅在就业率上看成效。就业指导全程化着眼于学生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还是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国就业指导,在构建、教育、辅导、组织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增强。这就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协力发展,将就业指导的实现路径与团支部“活力提升”相结合,与班级实习实践相结合。
2 班团管理的现状
2.1 班团管理的现状
班委会、团支部、社团是高校中学生接触最多,广的组织。团支部作为思想统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层的。而社团是由兴趣意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比较这三种基层组织,我们就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团支部在三者中的学生认可度最低。
高校中常常出现“班强团弱”,社团比团支部更受欢迎。这一现象,网络及新网媒体曾经做过数据调查。团支部的认可只占本科学生被调查比例的8.91%,69.3%同学认为团支部已被边缘化,并认为“班级工作注重感情建设,团支部重在思想引领”。针对团支部职能弱化现状,急切地需要构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思想引领的同时,加入更贴近学生的工作职能。
2.2 班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所谓“班强团弱”,是由于班团关系界限不清,且执行落实程度不同。班委会工作较系统,班委成员对自身岗位职责清晰。而团干部实际工作量较小,难以取得学生的认可。
第一,班团关系界定不清,团支部作用不明显。团支部工作在班级中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工作成果上,都没有班委会工作显而易见,没能良好地体现为班级和学生们服务的职能。第二,班团运行不统一,团支部职能不强。在实际工作中,班委会、团支部均自成体系。团支部落实工作更注重于思想表达,较为虚化,常有学生敷衍了事。第三,班团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团支部活力不足。团支部活动大多被赋予了较大的时代意义,落实在当代青年学生的身上,很难用一次兩次的主题团日获得变化。虽然意义突出,但活动中教育引导不足。
2.3 班团一体化的必要性
作为思想引领的团支部在学生的思想中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工作内容与方式,这也与它实际工作范畴较小有直接关系。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引导为己任,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构建亟不可待。
3 就业指导全程化与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的一致性
3.1 实施原则一致
就业指导全程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技能培养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模拟演练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班团一体化:以团支部为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先锋示范。突出班委会和团支部在政治、思想、组织、服务上的核心地位。
3.2 教育内容一致
就业指导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择业指导、职业意识的确立、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实习与就业、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等。
班团一体化:结合班级实际工作,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有步骤地完成创先争优、志愿活动、素质拓展、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
3.3 活动形式一致
3.3.1 就业指导全程化
针对大学全程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成长是不断探索自己的过程,四年中学生的成长轨迹是相互关联、不断深化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目标。
第一,认知与引导:一年级,就业指导旨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对新事物去伪存真,学好各门基础学科。第二,学习与规划:二年级,就业指导旨在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体验专业之美、调整自己与学科的契合度,引导学生结合目标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第三,自我分析与能力训练:三年级,就业指导旨在引导学生利用所获得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以及自身综合能力,通过职业测试软件和个人特点确定实习实践行业。第四,就业准备与求职实施:对于四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旨在通过就业动员会、专业座谈会、一对一就业推荐、模拟求职大赛等形式,结合专业就业形势为学生介绍实际的社会需求,为即将就业的学生群体做好思想准备和就业服务。
3.3.2 班团一体化
第一,重点突出团支部的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尽快社会化。第二,在班团一体统一引导的工作范围内,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第三,以班团监督管理的形式组织开展以学风管理、个人素质提升等为内容的团小组会。
4 构建就业视角下的班团一体化工作模式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是高校的总体任务。在贯穿整个学涯时代的就业指导全程化视角之下去构建班团一体化,需要在三个方面规定得更具体,以此达到由学生自下而上响应就业指导、自我完善个体的目标。
4.1 班团干部设置一体化,就业指导分层管理
由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设置组织委员、素质拓展和实践委员、宣传和网络委员。班长落实全班就业工作情况,团支书监督班长,组织委员监督文体委员。团支部宣传和网络委员指导监督生活委员,发布所在年级适应的就业指导信息。
4.2 班团干部职能时代化,就业指导落地生根
团干部的职能应与时代背景和团的改革相结合。在班级学生职业规划中,统计同类规划学生的基本学习和实践情况。宣传和网络委员做好网络文明志愿者工作,团支部素质拓展和实践委员协同学习委员和心理委员做好团员对学业困难和心理困惑学生的帮扶工作。
4.3 班团干部职责实际化,就业指导自下而上
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能够成为班委会和团支部的沟通桥梁,将各部门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校院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讲座使职业规划理念深入班级,班团干部协力将职业规划理念推进学生内心,使其成为自我重视的一件积极参与的活动。组织同学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上确立班团一致的目标价值、职责任务、个性化职业生涯制定、执行相应的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钱显忠,钱爱玲,钱显毅.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孙红艳.高校党班团“三位一体”班级建设模式研究与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黄媛媛.新形势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