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服装设计教育的思考
2017-11-14杜希
杜希
内容摘要:全文对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我国现存的服装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通过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和国际服装设计教育进行细致的对比,用以找出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不之处。为培养高素养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教学推陈出新,在服装教学上订立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课程目标。为了实现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长足发展,本文在服装设计教育上提出了服装教育应当结合特色、开放、立体的专业化路线,不遗余力的为服装行业提供最优质的设计师资源。
关键词:服装设计 设计教育 特色定位 开放式 立体化教学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各个行业已经完成由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靠拢的转型。服装行业也不例外,收到国际潮流的影响,服装的设计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过去,我国的服装行业,在产业链上主要从事的是服装的纺织工业,故而那时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生产加工的服装从中国流向世界。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然从廉价劳动力国家演变成为世界强国,世界工厂转移向东南亚,“中国制造”真正从本质上转变为“中国创造”。随着我国国力变强,中国在服装行业能与世界较量的不应该只有服装的制作工艺。更应该提升到服装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上。就目前来说,我国品牌服装产业无论在设计上、人才上、品牌上都与国际知名的一线品牌有着不小的差距。不夸张的说,中国目前为止并没有创造出可以引领世界的服装品牌。唯有实力是各行各业的语言,品牌的影响力直接影响到中国服装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故此,只有在教育根本上把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加强设计师创意思维的培养,才能达到对我国服装行业进行高素养的设计师输送需求。
一.目前服装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我国服装市场的壮大,服装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服装制造类、服装设计类院校已经在各地普及。虽然我国的服装设计高校在多年的经营下,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熟,管理模式也很完整,但在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略显不足,导致课程和时下的服装产业需求发生脱节,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高校对学生的学历要求也并不能满足服装行的实际需求,应当提高学时,鼓励学生提高学位。
二.服装设计教育的特色化定位
(一)学科特色。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 一流大学同时也是特色大学。各开办服装设计教育的高校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 在人才规格上要强调人才的独特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再次, 在学科建设上要结合各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来带动服装艺术设计学科特色发展, 以区别于其他高校。
(二)民族特色及地域特色。目前,中国服装专业课程体系较多地借鉴了国外体系,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服饰和文化课程的比例较少。不可否认,从目前国家文化在整个服装领域所处的地位来看,占据主导地位还是欧美文化,甚至日韩文化在服饰上也表现强劲。但是中华文化并非不堪一击,更非文化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服装领域的挖掘与开发不到位,或者只是简单继承而缺乏创新,再或是传播与推广的不当,使得本土文化在服装上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缺乏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三.服装设计教育的开放式、立体化模式
(一)开放式、立体化教育教学理念。追求特色化的教育教学质量,办成特色性大学, 达到培养具有特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树立特色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形成开放式、立体化教学理念——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课程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
(二)建设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我国在服装高等教育和欧美国家的差异不仅是课程模式,我国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教学模式不够现代化、实践课程不够现代化。服装设计风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应當着重衔接课程与服装行业的需求点,将服装教育和现代产业需求相结合,引导教师开创创新思维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灵感,将设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设计出被大众接受喜爱的作品。另外,我国的教育课程应当与国际接轨。教师队伍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课程。打开学生的设计视角,让教育趋向于职业化,抬高学生在设计师道路上的起跑线。
(三)建立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结合服装设计的特色,加强大学生时尚创意园等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由学生独立管理运行;加强与企业对接,指导大学生创业。争取企业为大学生“准老板”们提供指导,帮助大学生们敏锐地把握住市场动态,而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带来技术革新,这样可达到双赢结果。
服装设计集艺术性、科学性、应用性、生产性、经济性于一体,只有将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素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知识、操作技能并熟悉市场的多能型人才作为目标,借鉴国外服装设计教育的先进经验,改革旧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艺术、技术、市场和管理四要素,才能使服装教学主动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贺克.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装饰,2004,(3):88.
[2]吴红.试析德国的高等服装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