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黄禾杆操

2017-11-14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11期
关键词:砍柴镰刀农民

禾杆操由禾杆舞演变而来,当地人称“打禾担”,是流传于江西省宜黄县全境及周边乡镇的民间健身舞蹈,至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禾杆,即挑柴火用的竹竿,两头尖尖便于穿插,禾杆舞就是利用禾杆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由禾杆舞演变而来的禾杆操简单易学,健康向上,很适合推广,成为人们劳动之余的主要娱乐活动。

宜黄地处山区,相传因常有猛兽出没,为了安全,农民上山砍柴习惯结伴而行,于是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邀伴方式——用镰刀按照“咯咯七咯七咯七”的节奏敲打禾杆,挨家挨户游走,听到信号的农民便知有人相邀砍柴,于是也拿起镰刀、禾杆加入队伍。最初人们只是将禾杆拿在手上或放在肩上用镰刀作简单的碰击,后来这种吆喝声逐渐进化为曲调,演变成抑扬顿挫的山歌,镰刀和禾杆的敲击也发展为利用镰刀的正面、反面、刀把、凹凸处和着山歌的节拍相互碰、擦、击、敲,发出不同音色和不同强度的音阶,禾杆变着花样插在地上,动作由原来的行进步子变化为不同的队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禾杆舞。

禾桿舞一般和着歌腔的节奏敲打,或自打自唱、或对打对唱,歌词不固定,可即兴填词、借景抒情,也可打趣猜谜、谈情说爱,别致的形式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只要结伴上山砍柴,人们总要敲着禾杆唱几句,有时男女分组,有时男唱女和,有时互相比赛,歌声悠扬,竹声阵阵,十分有趣。禾杆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动化,动作幅度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它的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节奏平稳、轻快、灵巧。

禾杆舞不仅体现了宜黄老百姓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宜黄人民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重要途径,有力促进了劳动人民之间的交流和认识。2014年,禾杆舞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黄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国家非遗禾杆舞的传承和发扬,在列入国家非遗项目后,要求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做好保护挖掘工作,县文化馆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创编,将禾杆舞改编成禾杆操,培养了一大批禾杆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该项健身运动。宜黄男女老少都乐意把禾杆操作为主要健身运动项目,利用禾杆在身体各个部位碰、擦、击、敲,全身肌肉和四肢关节都得到极好的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欢快热烈的歌曲也常常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这项健身活动由农民自发娱乐发展为乡镇、社区、健身站点或协会经常组织的一项普及面广泛的全县性健身运动,2014年曾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创新交流获创新奖,2015年获全国乡村“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特色项目展示活动传统项目优胜奖。

(供稿单位:中国农民体育协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砍柴镰刀农民
小马砍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放羊的故事
放羊的故事
一把镰刀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镰刀与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