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发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2017-11-14崔改姜小蕾
崔改+姜小蕾
[摘 要]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对我国非农业产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始终在国家干预和扶持农业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新常态背景下,探寻农发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对国家宏观调控而言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关键词]新常态下;农发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075
1 新常态下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自2014年以来,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壓力持续存在。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高位护盘,频获丰收,农民收入增幅可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价格低迷等问题依旧存在,以结构性产能过剩为特征的“供给失灵”是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点。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用“改革红利”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在此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目标是“三去一降一补”,长期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发行要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的重要作用,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及时定位在改革中扮演的角色,支持农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不仅有助于农发行积极拓展业务,全力延伸服务,促进自身综合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更是落实农业发展新理念的必然选择,是探寻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新亮点和支撑的关键举措,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的必由之路。
2 农发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
农发行作为以支持“三农”发展为主要办行目标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就其自身发展情况而言,在实际推动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众多挑战。
2.1 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成本高
现阶段农发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债券发行、财政支农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等,其中人民银行再贷款、发行债券是农发行最主要的资金渠道。但是债券无法直接、大量面向社会发行,同时无法吸取个人存款、对外公开融资。以烟台市分行为例,截至4月份,企事业单位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92.37%,财政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7.18%,占据存款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而政策性贷款占比各项贷款为98.68%。相对单一的资金来源使得农发行在农业领域发放的资金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严重阻碍业务拓展。另外,农发行债券主要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三农”发展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收益率低、投资期较长,需要相应的中长期资金供应来源,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
2.2 业务范围单一、多样性不足
农发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突出政策性功能定位,始终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的原则。目前粮棉油收储、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性业务依旧是农发行业务的重点,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成效。但在政策性保险等其他政策性业务领域很少涉及,比如农业保险的下降、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对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推动改革等方面构成潜在威胁。
除此之外,农发行受经营机制和业务范围的限制,收入来源单一,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发展表现乏力。目前烟台市分行中间业务主要为保险代理,表外业务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开出信用证,截至4月份中间业务收入在各项收入中占比仅为0.11%。与商业银行相比中间业务品种较少,信息化管理建设相对落后,中间业务技术水平低下,专业人才匮乏以及自身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使得中间业务收益高、投资少、风险分散等优化收入结构的优势难以发挥,严重阻碍农发行业务拓展、提高经营效益。
2.3 创新支持不足
受长期封闭管理的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农发行创新观念落后、动力不足;行内制度存在重复冲突现象,很多政策制度和经营机制科学性不足,缺乏灵活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与实际脱节,不利于业务展开;科技支撑不足,系统内使用的综合业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无法满足目前经营发展要求,兼容性与功能性落后,造成业务办理效率低下、数据泄露潜在威胁等问题;人才资源分配不均,很多基层行断层现象明显,员工老龄化问题突出,青年骨干和专业性人才匮乏,没有得到及时扩充。
2.4 监管与风险防控机制比较薄弱
由于农发行政策性银行特殊的金融属性,适用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和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全适用于农发行,外部监管的重点是审批程序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对运营情况和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而且更多地采用行政处罚手段解决问题,缺少法律和市场手段。另外,农发行风险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缺乏中长期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对风险的评估能力较弱,风险监测和贷后管理落实不到位,控制风险、解决问题的手段单一。
3 农发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作为农村、农业金融服务主体的农发行,要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立足本职,发现机遇,迎接挑战,找准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推进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发行现代化建设。
3.1 优化融资结构,拓展供给渠道
通畅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能够保障足够的资金供其使用,因此农发行要大力拓展资金来源,除了目前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发行债券这两种主要模式,可通过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吸收存款、转换邮政储蓄资金有效吸收、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畅通融资渠道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不仅可以减轻财政压力,还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农业生产资金的供给,降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融资成本。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发行应积极丰富业务品种,重点推进低风险、背景真实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加大投资理财产品的研发力度,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endprint
3.2 准确职能定位,补齐发展短板
农发行作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杠杆工具,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彰显国家政策的金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服务好国家粮食安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粮棉油收储作为农发行的立行之本,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农发行需密切关注收储政策调整,坚定不移落实,提高资金划拨效率,加强收购资金管理,确保收购资金供应及时、足额;农业性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推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调整农业供需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市场化收购过程中必须增强市场敏感性,有效防范市场风险,防止出现“卖粮难”“打白条”等问题。
同时,我国目前仍有7000多万名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农发行要集中力量破除农业农村生产经营面临的矛盾与不足。首先,在面对农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农业基础条件堪忧的现实情况之下,农发行应紧紧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民生工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例如烟台市分行可根据目前贷款结构,加大“三农”领域贷款资源倾斜力度,运用农发行信贷资金和重点基金等政策和产品,发挥信贷产品“组合拳”优势,努力实现棚户区改造贷款、生态环境建设贷款、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贷款、光伏扶贫贷款、异地扶贫搬迁贷款等方面零的突破,切实落实国家精准扶贫要求,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其次,针对目前农业资源环境恶化、对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的现状,农发行要积极扶持农业科技项目落地。通过支持农业发展科技、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科技等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农业。
3.3 实施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在今后的业务拓展中,农发行需摒弃固有思维和经营模式,克服“等客上门”思想,树立“主动营销”意识,围绕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创新开展业务,加强产品创新,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产品新供给等开展特殊贷款业务,研发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农业现代化等政策性业务;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支持财政承付性资金贷款、以未来收益质押、由政府组建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以企业自有资产做抵押、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信贷支持,有效解决贷款企业资金缺口问题;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培养引入科技和业务人才,研发更加适用农发行业务发展的信息业务平台。通过实施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农发行在改革中的金融引导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4 提高责任意识,坚守风险底线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淘汰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产能措施的实施,许多农业“僵尸”企业将面临重组和关闭,在粮食“去库存”工作中,农发行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风险底线思维,提高责任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贷款安全。首先,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体系,各级行行长切实履行责任,对辖内客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垒固风险防范第一道防线。其次,建立前、中、后台制衡机制。一要严格审核信贷准入条件,把握信贷工作主动权,科学做出更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决策;二要切实把好贷款发放关,认真审核项目资料及贷款审批手续,保证贷款发放正确、发放及时、发放合规;三要规范贷后管理,明确每一个项目具体负责人。通过这三个环节相互制约与影响,不断规范风险管理。最后,加强检查监督,合理转移风险。一是要坚持经常性风险排查,按月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企业“三表”的变化,及时发现风险信号,紧握防范风险主动权;二是加强专业条线检查和内部审计监督,确保风险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坚持查防并举,加大力度排查风险易发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强化问题整改,排除风险隐患,提高风险预警处置的前瞻性;三是制订短期和中长期风险战略规划,合理分配信贷资源和贷款期限结构,避免产品类型和期限过于单一,有效分散风险。
在新常态时代,农发行只有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变化无常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争时中无所畏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宪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J].中國市场,2016(33).
[2]翟成玉.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