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老圩乡土地实施联耕联种的实践探析
2017-11-14徐殿存唐志平
徐殿存+唐志平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兴化市老圩乡联耕联种试点工作的调查,介绍了当地联耕联种的运作方式及效果,总结联耕联种的优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关键词 联耕联种;效果;优势;建议;江苏兴化;老圩乡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9-0045-0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但长期分散经营,农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加之一些老农民“惜地”如命、不愿流转,年年都要进行犁田、播种、除草、收割、秸秆离田等工作。这种传统的种田方式,不仅抗灾能力十分脆弱,而且已经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2013年以来,兴化市老圩乡党委政府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并组织代表团到射阳县参观学习,先后在老圩乡钟南村十一组、十二组以及葛杨村四组3个生产小组试点了联耕联种。
1 联耕联种运作方式及效果
1.1 钟南村十一组、十二组试点
2013年秋收秋种,兴化市老圩乡钟南村十一组、十二组,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由村组统一组织(将原来的87块、11 hm2、每块平均0.127 hm2的零碎农田,采取 “联种联营”模式,以定桩对原责任田分界,破除田埂70条,瘦埂17条,瘦埂就是把原来一家一户田块之间的方便田间管理的“宽埂”变成了仅作区别相邻田块标记的“窄埂”,合并为17块、每块平均0.647 hm2的方整大田)、增加面积2.42%。钟南村联耕联种具体运作由兴化市老圩乡老农技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组织实施。农场统一机械收获、统一秸秆全量还田、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机械耕作、统一播种窨水、统一肥料运筹、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市场营销,加快了农业集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兴化市老圩乡老农技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9月,注册资本60万元,法定代表孙荣安,经营范围为粮食种植及销售,经营地点老圩乡钟南村,流转面积11 hm2。农场有严格财务制度和合理考勤考绩及利润分成制度。对钟南村十一组、十二组来说,老圩乡老农技粮食种植家庭农场通过联种联营开展繁育良种、生产优质粳稻、加工精品大米等举措,粮食产量及附加值大幅提高,粮食家庭农场后劲不断增强,同时,让农民从联种联营中轻松分享规模效益,农民每年在享有保底租金1.5万元/hm2基础上,再根据各户出工考勤发放务工收入,每户每年务工收入少则几十元、多则数千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机收、机耕、机插、机械秸秆还田等方面每年增加900元/hm2以上,村里减轻了“双禁”工作压力,发展了农、工、商多种经营。
1.2 葛杨村四组试点
2014年夏收夏种,兴化市老圩乡又在葛杨村四组顺利实施了“联种分管”模式。为了搞好联耕联种试点工作,村里先后召开了5次会议(村组干部会、党员和代表会、群众动员会、定桩签字会、统一机械作业和水浆管理承诺会);终于在夏收夏种时,将该村4组庄前匡口4.4 hm2、涉及46户、46块、最大0.133 hm2、最小0.04 hm2的零碎小田,通过破埂26条、瘦埂20条、因地势合并为20块方便机械作业、便于水浆管理的方整大田、增加面积3.03%。在夏收前后统一协议签字、统一定桩分界、统一机械收获前茬、统一机械埋草还田、统一平整土地,在夏插上统一机械插秧,在水稻田管上统一水浆管理、分户施肥、分户施药、分户收获;分户施用药肥的办法是,农户按方整田块组成劳动小组,按照农技站给出的施肥量、用药量施用,药肥成本按面积分摊。而分户收获的办法为农户按方整田块以界桩拉线做成墒沟(小麦排水墒或水稻丰产沟),按户与户之间的墒沟分户机械收割,分户运晒入仓或出售,分户支付收割费用。这种统分结合的方式既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好处,又能让农民轻松享受规模种粮效益。因此,在联耕联种多重好处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定,促进了农户、合作组织、村组三方共赢。对葛杨村四组来说,农民可以从联耕联种中轻松种田享受规模效益,农民每年比以前增加收入7 500元/hm2以上,农机合作组织可以通过联耕联种增加机械作业面积,提高机械作业效率,每年比以前机械作业收入增加750元/hm2左右,村里通过联耕联种提高了农田质量、强化了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农田抗灾能力,村干部通过联耕联种得到更多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并从考核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实践证明,实施联耕联种的好处很多。
2 联耕联种优势
2.1 土地增加面积、提高地力
联耕联种破埂、瘦埂,实际面积增加3%左右,同时,秸秆全量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2.2 粮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实行联耕联种后,试点田稻、麦年年稳产又高產,试点田稻、麦不倒伏,每季水稻比以前增产1 125 kg/hm2,每季小麦比以前增产750 kg/hm2,同时,由于稻、麦不倒伏及优良品种利用,粮食品质得到大幅提高。
2.3 农民减少成本、增加收入
据调查,每季节省种、药、肥、机等物化成本750元/hm2以上,每季节省人工除草等人工成本750元/hm2以上,每季水稻比以前增效4 500元/hm2以上,小麦比以前增效3 000元/hm2以上,同时,联耕联种带动了劳力不足、技术欠缺的困难户一起增收,实现了小户增收、大户增收、困难户增收、户户增收。
2.4 减轻了环境污染
实行联耕联种后,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农药、化肥用量比往年减少20%左右,大大减少了农业污染源,同时,联耕联种促进了秸秆全量还田,杜绝了秸秆乱烧乱抛现象。
2.5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实行联耕联种后,大量的农业劳动由机械替代,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幸福指数。
2.6 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endprint
几户人家联合起来管理一块田,劳动负担大大减轻,一块方整大田,涉及5户人家,现在每次只要2个家庭各出1个人干活即可,每项管理无须5户5个人都要到场干活;以前一个匡口各户各块小田高低不平,水稻上水、搁田等水浆管理让各户对此十分头疼,使水浆管理成难题,现在按田块高低整合成方整大田后,突破了一家一户水稻水浆管理的难点。
2.7 统一了作物品种布局
以前一个匡口有多种作物、多个品种,存在“旱包水”或“水包旱”等现象,现在100%的农户利用南粳9108、宁麦13等高产稳产稻、麦优良品种,实现了统一品种布局,全年全匡口稻、麦两熟水旱轮作,杜绝了品种“乱插花”,有利于统一田间管理和指导,促进了粮食全面高产稳产。
2.8 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实行联耕联种后,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大中型机械作业效率提高30%左右,农户机械埋草还田率100%(一家一户无需拖一捆“双禁草”),农户机械插秧率达100%。
2.9 提高了规模效率
联耕联种是农村土地经营新模式,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土地无法流转的情况下,通过农户间适度规模的“联”、科学有序的“合”,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田路、桥等基础设施限制不利于联耕联种
如葛查庄西8 hm2匡口,因路、桥等基础设施不能通过大中型机械,故需要各方筹集资金(包括政策扶持),分期逐村、逐组、逐匡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3.2 农田匡口面积小不利于联耕联种
有的村组有的农田受到道路、河沟、蟹塘局限,农田匡口面积小,不利于联耕联种。
3.3 在同一匡田中相邻小田土地高低落差大
同一匡口合并的相邻田块高低落差过大,其落差在20 cm以上、甚至更大,土地平整和整合难度加大。
3.4 有的村组缺少联耕联种牵头人
有的村两委会领导班子涣散而缺乏联耕联种牵头人,有的村缺少有实力、懂经营、善管理、有担当、有事业心的负责人。
3.5 有的村组干部、群众存在思想问题
干部怕吃苦、怕多事,有的干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事反而有事,无事太平,有的群众觉悟低、小算盘,而思想问题是群众不支持、干部不积极的根本原因。
3.6 服务组织不成熟
有的村组存在小农机多、大农机少等问题,农机合作组织不成熟,村里植保专业化服务难组织。
3.7 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有的群众担心各户田底肥瘦、杂草基数不一,有的群众有提前购买品种习惯,在开始搞联耕联种时存在品种和收获期不一,有的群众甚至对机插秧成熟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还抱有怀疑态度,但都可以逐步认识、逐步克服。
4 建议
4.1 领导重视,认真调研
开展联耕联种,首先要有组织地对各个村组干群思想动态做好调查摸底;其次要对本村耕地、农机具、农机手做好调查,了解干群想法,了解机手想法,对条件成熟的村组加强宣传发动,及早启动联耕联种项目[1]。
4.2 积极宣传、示范引导
积极宣传联耕联种的好处,让广大干群清楚联耕联种已经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由于联耕联种工作需要村两委会积极宣传引导实施,需要群众理解和大力支持。需要因村、因人、因田而宜,根据农民意愿,积极宣传,有组织的示范引导,循序渐进[2]。
4.3 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万事开头难,由于启动联耕联种,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而且需要资金扶持。对启动联耕联种的村组,不仅需要村组干部付出工作精力和诚实劳动,而且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机械动力。因此,需要一定的配套启动资金和考核奖励基金,最终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关系[3]。
4.4 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离不开农田及基础设施。一是对田间基础设施好、匡口面积大、同一匡口合并的相邻田块高低落差不大(15 cm以下)等条件已经成熟的村组匡口,及早立项、及早扶持、及早实施。当遇到有的农户想把自家多块田合并成一块田困难时,可采取换田找价、低产田改造、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方法“化繁为简”;当遇到有的种植户因种菜、植果等而与种稻户发生矛盾时,也可通过换田找差价等方法化解;当遇到有的小机手因利益受损而阻扰的,可先做工作,并适当弥补或通过加大农机补贴换上适应现代农业的大机械[4]。二是对条件基本成熟的村组匡口,在积极消除其不成熟的因素的同时,优先计划、因势利导、政策优惠、促成实施。三是对路、桥等基础设施不能通过大中型机械的(如葛查庄西8 hm2匡口),各方筹集资金(包括政策扶持),分期、逐村、逐组、逐匡改变现状并加以实施。四是对土地高低落差大的,需要做好长远规划,逐年逐季、量力而行,有计划、分步骤平整土地来创造条件,循序渐进推广实施。
4.5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联耕联种作为一种新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此举挖掘了粮食生产新潜力,其基础是藏粮于地,核心是藏糧于技,动力是藏粮于机械化,关键是藏粮于积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联耕联种工作搞好,需要因村、因人、因田而宜,循序渐进。而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联耕联种的具体方式:一是联种分管式。对不愿意流转土地,或无法流转的土地,村两委会通过“农户+农户+合作社”联结耕种服务,由专业合作组织集中耕种,而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环节由分户各自负责,收获后根据同一合并户各家承包土地面积,按比例摊派成本、分配产量或收入。二是联种统管式。在联种分管式基础上,推进产中服务,由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更大范围的统一田间生产管理服务,收获后根据各家承包土地面积,按比例统一结算分配产量或收入。三是联种联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农民共同参与的农民合作社,进行生产过程的统一耕作、管理和成本均摊,收益均分,并不断提高组织形式,逐步实行订单生产、创树品牌、拓展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综合效益,这是联耕联种的高级阶段。
5 参考文献
[1] 桂华,刘洋.我国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及其路径选择:江苏射阳“联耕联种”做法与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00-107.
[2] 成慧,高劲松.对土地联耕联种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305-306.
[3] 顾存秀.浅谈联耕联种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J].上海农业科技,2015(3):30.
[4] 盐城市农委课题组.盐城市联耕联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4):68-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