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香一瓣

2017-11-14黎子

曲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桂林曲艺广西

黎子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是广大曲艺从业者的行规。我们要时刻牢记它,使它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广西曲艺作家李侃老师说。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回望李侃的曲艺创作道路,已然走过了半个世纪。他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2016年在《曲艺》杂志发表了4篇作品,其中,桂林渔鼓《梦圆》演出后好评无数。6月28日,壮族末伦《绣球里有一颗槟榔》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向党汇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及7月上旬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桂林渔鼓《象山传说》于9月22日参加桂林市“漓江之声”比赛,荣获曲艺类节目一等奖。

时间前移。1980年1月,广西第三次文代会在南宁举行,这是打倒“四人帮”之后首次广西文艺工作者的盛会。李侃作为工人业余作者代表,有感于广西曲艺家还没有“组织”,连夜起草了《关于成立广西曲艺家协会的建议书》,有14位代表签名。建议书得到大会支持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批准,几经筹备,当年11月27日广西曲艺家协会宣告成立,由此广西曲艺掀开了崭新的篇章。1995年李侃被推举为广西曲艺家协会主席,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此时起,他下定决心,对曲艺敬业奉献,矢志不渝。在创作中,李侃时刻不忘使命,牢记责任,不入歧途,不剑走偏锋,坚持为人民写作,为百姓说唱。这些年他写过数十个曲艺作品,其中有描写人性光辉的《情深意切》,有颂扬金融卫士拼死保卫国家财产的《热血金穗》,有让心灵与山水同美的《漓水谣》,还有歌颂少数民族人民重諾守信的《诺言》……由于这些作品来自生活,脚踩坚实的大地,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普通人民心灵崇高之美,一经上演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广西文场《春兰吟》是一个地道的桂林节目。一天,李侃在桂林榕湖饭店采访,听到1963年朱德同志给桂林送兰花的故事。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感情世界却如此细腻。他的崇高,与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奇山秀水交相辉映,愈益光彩照人。李侃十分兴奋,迅速进入创作状态。这个节目经过作曲、导演、演员、乐手的倾情演绎,获得成功,评上了文化部文华新节目奖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开创了广西小节目获全国大奖的先河。

2012年4月,李侃得到一条线索,传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疱田村全寨轮流赡养侗族孤寡老人姚祖纯的故事。寨子人家每户一天,从姚祖纯60岁起,至今已10年。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他病痛没有了,人也精神了,还时不时搞一点幽默,他唱道:“姚祖纯,身体好,一日三餐吃得饱。要是几日没得吃,死了的死了。”李侃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材,便和市文化局一位作者立即赶往侗乡。他们看到一块全寨轮流给姚老送饭的“值日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户主的名字,不禁情从心来。在采访的基础上,李侃读完了一本70多万字的《侗族文学史料》,受教于这个民族的优良品德,结合他多次到侗乡采风的素材,决心表现侗民族尊老爱幼遵守“款”约的光荣传统,于是写下了侗族琵琶歌《侗寨传奇》,2013年12月由龙胜文化局组织演出,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获得好评。

2004年李侃正式退休,正当他以为自己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准备继续大干一场的时候,病魔却悄悄向他袭来。2007年他被检查出结肠癌,7月30日开刀后,前后共做了六次化疗。在生命经受严峻考验时,李侃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和曲艺人顽强拼搏、奋勇前行的高贵品质。在住院期间,在病床上,他一只手输液,一只手帮助青年作者修改作品,后来此节目频频获奖。因改动较大,演出单位领导提出给李侃挂名,被他婉拒。化疗期间,中国曲协领导姜昆、黄群等冒着天寒地冻到桂林看望他,给他送去温暖,给了他战胜病魔的力量。

近些年,李侃不顾年事已高,又是癌症术后恢复疗养期,仍积极参加广西文艺志愿者活动,他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先后在广西、广东、桂林等地做曲艺创作辅导讲座,并义务为业余作者看稿改稿,受到大家的尊重。

李侃时刻不忘责任担当,2013年他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格外振奋,同桂林几位作家重走长征路,深入桂北瑶乡侗寨,在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体验沸腾的生活。革命前辈在这里流血牺牲气贯长虹,如今革命后代在这里架桥筑路茁壮成长,这鲜活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他很快创作出桂林渔鼓《梦圆》,表现出“中国梦”在一代又一代革命接力赛中逐步实现的宏大主题。

前些年,李侃曾组织主持“广西曲艺发展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研讨会”,策划参与过两届广西文场继承发展论坛。近年他除了创作与时俱进的曲艺作品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继承曲艺的优秀传统,使之焕发新的光彩。广西文场在表演形式上,过去艺人特别是盲艺人囿于自身条件,多数是坐唱,所谓“坐地传情”。新中国成立后,慢慢发展为走唱和多人演唱,加进戏剧和舞蹈动作,一改文场呆板的表演形式,活了起来。古人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见《文心雕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与时俱进的道理。创新是保持艺术多样性的生发点,非遗因创新得以传承。传承也超不出这一规律。这种认识上的提高,使李侃和广西、桂林曲艺同仁更加理性地对广西文场、桂林渔鼓进行活态的传承、创新、发展,创作了一批作品,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李侃从一个普通的工人业余曲艺作者起步,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漓江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广西曲艺家协会主席(连任两届13年),数十次获奖。他说要永远遵守《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低下身子,敬业奉献,说唱百姓 ,为人民写作,一切从现在开始,从零开始。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林曲艺广西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桂林行
《曲艺泉城》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乐!乘动车,看桂林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