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书演员要多借鉴戏曲表演
2017-11-14贾林
贾林
宣南书馆在2007年正式成立,而我也于同年拜在连丽如先生门下,学习评书艺术,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十年来,在师父的带领下,我也登台说演过《东汉演义》《小五义》等书目,目前正在东城书馆说演金庸先生的长篇武侠小说《鹿鼎记》。在十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学习评书没有捷径,惟有多听、多看、多揣摩、多实践。师父经常把两句话挂在嘴边,一是“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一是“评书演员要多借鉴戏曲表演”。由于我的个人经历,对第二句话有更多的理解。
我11岁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京剧表演,工武生,学艺七年。毕业后又加入湖北省京剧院,成为一名戏曲演员。登台十年后从台前转入幕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深造,毕业于导演系戏曲导演专业。但在学习评书之初,那长达二十多年的戏曲从业经历却似没有多少帮助。登台表演评书时,虽不至于怯场,但说演枯燥无味,丝毫不能打动听众,甚至出现过台上忘词的纰漏。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评书语言极度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完全依赖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脑海里缺乏形象思维。直到有一天,师父对我说:“你这样说书可不成啊,背死词儿说死书没人爱听。一个好的说书人,首先要做到自己脑子里有形象,观众脑子里才会有形象,才会跟着你的书往下走。你说千军万马,眼前就要有千军万马;你说高山大河,眼前就要高山大河。大到描摹两军对垒,小到刻画人物内心,都要做到言之有物。打比方说,一座中军大帐,元帅坐在何处,战将立于何方,探马小校何时进帐,所报何事,帐中诸人有何反应,你把这些在脑子里都弄明白了,再说起来,不就有滋味了吗?”反复体会师父的这番话,我才发现,之前是钻进死胡同了。戏剧的四大元素,演员、故事、表演场地、观众,评书可一样都不缺,甚至在很多时候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一名戏曲导演指导演员排练,将剧本立体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通过视听来感知。在这个欣赏过程中,视觉所占比重更大。评书艺人则身兼多职,要承担编剧、导演及演员的任务,最终通过舞台表演,将文本素材立体地呈现在听众的脑海中,这一欣赏过程,听觉所占比重更大。而评书因为其本身的艺术特点,能够自由的跳进跳出,夹叙夹议,在某些地方比戏剧或是传统戏曲有更大的感染力。例如《东汉演义》中“贾复闯营”一段,贾复独骑于独龙岗上俯视王莽大营时,说书人通过描述,能够很快地将听众带入规定情境。传统戏曲受到舞台大小、上场演员人数的限制,表现起来难免会打折扣。这也难怪有听众跟我笑称“每次听连先生说到‘贾复闯营时,脑子里就会浮现出电影《魔戒》的画面,镜头越过山峰缓缓升起,俯瞰整个战场,千军万马、烽火连天、人喧马吼、战鼓齐鸣,简直太过瘾了”。我想,这也正是评书的魅力所在。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每次在做案头准备时,我摈弃了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是通读文本,比照戏曲的经验,按内容的重要性为评书划分场次,进而对每一个上场人物进行行当定位。行当的确立,一些程式化表演手法的运用,对刻画人物有很大的帮助。《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不同于以往戏曲作品以及传统评书中所出现的人物,我对他的定位介于娃娃生与丑角之间。书中其他人物,则依据其性格特点及生活经历的不同,由不同的行当来承担。行当确立以后,这个人物的形象基本在我脑海里就清晰了,怎样的穿着打扮,怎样的言行举止,都能够有所依据。然后再根据不同场次所要表述的情景,合理的安排行动路线以及人物语言。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舞台行动、角色语言都明了以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在演出之前不断演练,细致打磨。这个过程与我以往在排练场上指导他人排练,大致相当。常有听众问我,“每周要说两个钟头的书,需要背很多东西吧?这个记忆力可够强的”,其实评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是评书的基础,大量的背功如赞、赋、诗词、人物开脸儿,以及一些评书专有的套话,更是评书演员的基本功,需要坚持不断地勤加练习;但评书绝不仅仅只是背诵和记忆,评书更是创造。
除了外在的表演形式,我认为在舞台表演节奏上传统戏曲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众所周知,中国戏曲离不开锣鼓经,锣鼓经属于戏曲音乐的一种,它管束着一场演出的整体节奏。有一句戏谚叫做“一台锣鼓半台戏”。锣鼓经的合理运用,除了能够更好的辅助演员表演,也能衬托舞台气氛,揭示人物内心。甚至能够调动观众在观剧时的心理节奏。评书舞台上,虽然没有锣鼓伴奏,但是演员内心要有节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要有所区分,也就是俗称的“心板”。我在描摹一些重要的场景时,也会把这一技巧加以运用。例如《鹿鼎记》中韦小宝与吴三桂互相試探这一场,此时的韦小宝已经由扬州市井无赖转变为御前侍卫副总管、骁骑营正黄旗都统、赏穿黄马褂、一等子爵,受康熙所遣,护送公主下嫁云南。而吴三桂身为亲王,坐镇昆明,已有反叛之心。二人在内书房互相试探,各自语带机锋,唇枪舌剑,如果按照平常的语速及节奏来表现,则略显平淡。尤其是韦小宝发现《四十二章经》、想要用言语激怒吴三桂以趁机盗取经书时,吴三桂在韦小宝的言语中,逐渐老羞成怒,猛然站起双手攥拳怒视韦小宝。在这一瞬间,按照戏曲的表现惯例,都会加一记“冷锤”,俗称“大锣一击”。继而吴三桂想到此时不宜与韦小宝撕破脸面,身体逐渐由僵硬转为松弛,面部表情由震怒转为和缓,眉梢下垂嘴角上扬,伴随两声干笑以及一句“韦爵爷取笑了”缓缓落座。一般戏曲舞台上,此时乐队都会起“长撕鞭”加“大锣一击”来缓和舞台气氛。我在表演这个段落时,心中也是默念这些锣经,遵照这种节奏来表现,只是还很稚嫩。2004年,我头一次在现场观摩师父说演《三国演义》,其时我还尚未拜师。正值说到“让徐州”,当时只觉得舞台上的节奏实在抓人,而且人物鲜活。陶谦之懦弱、吕布之骄横、刘备之圆滑、关张二人之忠勇暴烈,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张飞那一撕髯口一亮相,那眼神简直绝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正是将外在的表演形式和内在的心理节奏拿捏到炉火纯青的体现。
一晃十年,未来还将有二十年、三十年……评书注定是一门需要耐得住性子的艺术,而我也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求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