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青春怀旧剧现状的评估及创作新途径的思考

2017-11-14许佳雯黄丹

西部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青春创作

许佳雯++黄丹

摘要:中国影视剧领域以80、90年代为背景的各类“青春怀旧”影视剧近年来迅速占领影视圈。相比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的浮躁,韩国TvN的“请回答”系列用朴实无华的笔触勾勒出青春本原。本文列举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叙事手法模式化、内容空乏无味、缺乏年代感、广告破坏怀旧旋律的现状,提出了摆脱浮躁,还原时代风貌,关注小人物以及跳出爱情圈的发展建议。

關键词:“请回答”;青春;怀旧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领域吹起一股“青春怀旧”风,以80、90年代为背景的各类影视剧迅速占领影视圈。青春怀旧影视剧之所以能受到大众的追捧,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使人们从过去中寻找慰藉,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正如《老男孩》的导演肖央所说:“70后怀旧是一种思潮,小时候我们都很幸福,时代给了我们做梦的机会,但现在生存压力大到了一个临界点,大家只能从回忆中寻找快乐。”①

“请回答”系列是韩国有线付费台TvN自制的青春怀旧剧,目前为止一共包括三部,分别是2012年播出的《请回答1997》、2013年播出的《请回答1994》和2015年播出的《请回答1988》。这三部剧带给观众们细腻、感人和生活化的故事,却又不仅仅是笑中带泪的回忆,更是一代人的青春。《请回答1997》从播出起连续九周蝉联韩国有线电视台同时段收视冠军,刷新TvN建台以来最高收视率。《请回答1988》更是连续十周蝉联同时段收视冠军,再一次刷新收视纪录,引发韩国收视狂潮,并于2016年6月24日登陆中国爱奇艺,引起巨大反响,连一贯对待影视剧品质极其严苛的豆瓣网友甚至都给出了9.4的高分,超过80%网友给了五星好评。②

一、“请回答”系列青春怀旧剧的特色

(一)淡化爱情线,融入亲情、友情元素,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受众

“请回答”系列不同于一般青春怀旧剧的地方,在于它的多样元素,在青春怀旧的题材下融入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元素,向观众们展示出除了青春爱情之外,还有青春时期的自己、家人和朋友们的故事。《请回答1994》以首尔新村寄宿屋的大学生们的生活故事为题材,讲述了家在农村或外地的90年代大学寄宿生难忘的青春记忆;《请回答1988》则是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小胡同里四家人的故事,展示了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淡漠的邻里文化,也表达了现代人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对那个充满温情的时代的怀念。

(二)插入真实历史事件与真实人物,增强年代感

“请回答”系列均选取了韩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年份作为背景,剧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怀旧剧增添了年代氛围,既能让观众们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些事件,又能引发亲历观众的共鸣。如《请回答1997》里的富豪认亲事件、韩日足球“东京大战”;《请回答1988》里的池江宪等人的越狱事件、成宝拉参加的以光州事件为背景的游行……并且每部剧都有一个角色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塑造,《请回答1997》里的郧太雄的原型为韩国著名政治家安哲秀;《请回答1994》里“七封”的原型为韩国著名棒球选手李承烨;《请回答1988》里崔泽的原型为韩国围棋传说李昌镐。

(三)关注小人物,传递大温暖

“请回答”系列没有明星演员,没有豪华制作,没有大肆宣传,但它却能以细碎的故事打动人心。如《请回答1997》第十二集中,程诗源离家求学的前一晚,父亲在她床前说道:“如果我们女儿遇见首尔的爸爸,在首尔出生的话,就不用这么受苦了”。③这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啊!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让观众们心头一震。又如,《请回答1988》中善宇妈妈背着善宇出去工作,生病也不舍得吃药,偷偷存着善宇上大学的钱;崔泽爸爸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吃冷水泡饭;德善妈妈的护肤品已经用完了却还在继续抠着用等等。感动往往来自于最平凡的人,最细小的事。

(四)一集讲一个故事,一个道理

与其他影视剧情节的集集衔接不同的是,“请回答”系列里每集开头配有一个小标题,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有高潮,有旁白总结,让观众们既不觉得情节拖沓,又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不平凡的道理。如《请回答1988》中的第十三集,标题为《超人归来》,前部分讲了崔泽爸爸平时多么遇事不惊,却在误以为儿子出事故时,近乎疯狂,甚至徒手砸开箱子。本集最后三个爸爸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嘴里说着“男人就得沉着”的崔泽爸爸,却被一只老鼠吓得上蹿下跳。本集结尾旁白:“小的时候,我家住着超人,他是一个能修理世界上所有东西的百战天龙。……但是,当我懂事之后才好不容易明白了,其实只是没有被发现罢了,超人也是人”。④总结升华了主题,点明哲理。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构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也不例外。文学艺术所反映的生活,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怀旧,更多是从精神层面对往昔生活中某个值得回味方面的向往。韩国,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体系,其影视剧之所以让我国群众情有所钟,文化认同是个很重要原因。因而,韩国“请回答”系列青春怀旧剧,在中国大地受到热捧,也就很自然了。况且,“请回答”系列青春怀旧剧本身的精湛内容与制作艺术,也是吸引观众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国此类剧的短板存在,客观上也强化了我国观众对韩剧的依恋。我国青春怀旧剧的勃兴,与韩国“请回答”系列青春怀旧剧的影响密切相关。虽然近来国内对韩剧有所降温,那不是影视剧本身的原因,不在本文的考察范畴。

二、中国近年来青春怀旧剧的创作短板

2010年的一部红遍网络的微电影《老男孩》,从某种意义上开启了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的创作热潮,而后,2011年的一部红遍两岸三地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让许多人看到了青春怀旧影视剧的巨大市场。于是,中国影视圈掀起了一股青春怀旧的风潮,大量以青春怀旧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出现在大众眼前。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似乎只要打了“青春怀旧”牌,就能收获较高的人气。如2013年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7亿票房成为当年票房排名第二位,电影《小时代》获4.8亿票房;2014年电影《匆匆那年》获6亿票房,力压同时段的“国产大片”,电影《同桌的你》获4.56亿票房;2015年的电影《左耳》(4.9亿),《夏洛特烦恼》(14.4亿);2016年的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3.4亿)……。⑤电视剧领域《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那年青春我们正好》《最好的我们》……均收获了不菲的人气。但是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在高票房的背后却有着低口碑的危机,豆瓣网网友评论道:“华语青春电影进入走马观花走火入魔的时代”;“我的青春是淡淡的且充满正能量的,是偶尔迷茫但认准方向就绝不回头的,不是一大堆慢镜头、虚焦和怀旧金曲拼凑成的无病呻吟的青春”;“电影很尴尬,故事情节太生硬了,所有时间点都感觉是一笔带过的”……⑥从这些网友的吐槽声中,可以用一个词——浮躁来概括我国近年的青春怀旧片。换句话说,就是商业化痕迹过重,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导致的粗制滥造。正如《知青》导演张新建所说:“在偷懒、能力和票房的三重压力下,国产青春电影才走上‘不堕胎不青春的结局。”⑦endprint

(一)叙事手法模式化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青春怀旧影视剧,其叙事手法缺乏创意,趋于雷同,大体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以主角视角从当前回忆过去,再回到现在,如电影《匆匆那年》以男主角陈寻角度从2014年回忆学生时代,再回来讲述现在。另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直接从过去讲起,再回到现在。如电影《左耳》,先讲述了主角们高中时期的故事,接着讲大学时期,最后以主角在2014年的相遇作为结尾。

(二)内容空乏无味

我国近年来的青春怀旧影视剧剧情高度雷同,大多都是讲男女主人公在校园里相遇相爱,后来分道扬镳,多年后再次相遇的故事。剧情看似跌宕起伏,实则为同一个故事。另外,这些剧里大量充斥着早恋、堕胎等消极负面的内容,如《匆匆那年》里方茴和陈寻高中早恋,大学时,陈寻出轨,方茴被强奸,继而堕胎等内容。《同桌的你》中林一和同桌周小栀早恋并偷尝禁果、周小栀堕胎等内容。于是就有网友对我国青春怀旧片调侃道:“不霸道不表白,不群架不哥们儿,不酒精不激情、不堕胎不青春”。 2015年以来,虽然堕胎情节不再出现,但大多数剧中仍然传递着不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如《那年青春我们正好》里女主角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平时满嘴仁义道德,却为了老公升官,把女儿送去帮领导的儿子补习;《夏洛特烦恼》里夏洛穿越回高中之后打老师、打架等情节设置,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缺乏年代感

青春“怀旧”,那么,突出年代感自然是很重要的一环。韩国“请回答”系列中就通过插入真实历史事件,将虚拟人物与事件相结合,增加年代感。如《请回答1988》的第一集里,剧中女主角德善被选中作为88年首尔奥运會开幕式中马达加斯加代表团的举牌手,但马达加斯加拒绝参加了那届奥运会,这一剧情来自当时真实的新闻,当年也确实有这样的一位女高中生。反观我国近年青春怀旧片,仅仅只是把一些时代符号陈列出来,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出现了歌曲磁带、回力鞋、凤凰牌自行车等物,《最好的我们》里出现了红白机、小灵通等物。这些元素确实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但仅是空洞的符号,没有把时代特征融入剧情和故事。这就有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换了个时代背景,讲的故事还是一模一样,没有融入特定时代对主人公性格及命运的影响。

(四)植入式广告破坏怀旧旋律

植入式广告是指在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网络游戏、文学创作中将商品、服务和形象策略性地融入其中,以场景、内容、要素的形式给公众和消费者留下或强化商品、品牌的形象和印象,进而实现广告宣传和商业营销的一种方式。[1]植入的方式往往能达到极佳的宣传效果。于是,这种广告形式在近年的青春怀旧片中也大量出现,但这些商品都本不属于那个年代,因此导致影视剧年代感混乱。如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中校园里大量出现了蒙牛奶特牛奶、蒂兰圣雪冰淇淋;电视剧《最好的我们》里出现了最新包装的高洁丝卫生巾;电视剧《致青春》里出现了蒙牛纯甄酸奶、雪花勇闯天涯系列啤酒……这些与影视剧时代背景完全不符的植入式广告让观众们直呼跳戏,破坏怀旧气氛。

三、对我国青春怀旧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摆脱浮躁,回归质朴

摆脱浮躁是目前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发展需要跨越的最大障碍。这就需要影视剧制作团队弱化商业心,回归初心,沉下心来投入制作。我认为,如果把一部影视剧比作一个人,那么编剧好比灵魂,导演好比心脏。编剧和导演在制作一部影视剧的时候,必须第一考量的是,他们想通过这部剧传递给观众们怎样的人生启示,不能空卖情怀。韩国“请回答”系列导演申源浩在谈到制作《请回答1988》这部剧的时候说过:“我在刚开始制作这部剧的时候,就想告诉观众,在生活并不富足的过去,仍然有一群人可以幸福生活。我希望能给经历过那段时光的观众,一个温暖的慰问,打开电视,感受到时间所带来的间隔感,那种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感受被唤醒。”⑧摆脱浮躁,回归质朴的关键,是摆脱金钱挂帅的思维与商业操作的行为,这才能从根本上挖掉浮躁的总根。这个最大障碍被搬掉,从而回归了质朴,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的发展、跨越,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运用故事背景,突出时代特征,唤起集体记忆

对于青春怀旧影视剧来说,时代印记很重要,编剧必须把主角放在那个时代舞台,突出时代特征。纵观我国近年青春怀旧片,总是刻意“小我化”,把我们所处的“大时代”变成一个“小时代”,把个人的悲欢离合当做重点,如《匆匆那年》虽然以80年代为背景,但并没有好好运用这一背景,仍是执着于陈寻与方茴的小情小爱。这种作品往往无深度,无意义,经不起时间考验。想要制作出有内涵的作品,必须将人物、故事与时代相结合,反映时代的特征。这一点在我国已故导演史蜀君的“青春三部曲”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史蜀君导演的作品里不仅反映了青春唯美的纯真爱情,还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人性诉求,力求还原时代风貌。如《女大学生宿舍》在揭示班干部宋歌热心积极的一面时,也展现了她由于时代原因所形成的阴暗心理;《失踪的女中学生》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不能正视学生在青春期具有的反叛、逆行等问题作出了警示;《夏日的期待》则对残疾人或弱势群体缺乏社会心理关怀和干预机制发出爱的呼喊。以上作品的失败与成功,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观众一个道理:充分运用故事背景,展示浓重的时代气息,才能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集体回忆,引发强烈共鸣,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描述小人物的小细节,反映大世界的大道理

戏剧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中的小细节。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比较平淡的,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的轰轰烈烈,虽说戏剧也高于生活,但也不能夸大得脱离实际。《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剧里男女主角的虐心爱情,毕竟是少数人才有的经历,多数人的青春爱情不似成人爱情般的露骨,而是充满着点滴试探、你进我退的小心思,可那正是青春期爱情最为真挚之处。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就应该关注生活的这些小细节,展现小人物,讲一些他们正在生活着的小故事,并从中折射出生活大道理。如我国2007年的一部掀起收视狂潮的《蜗居》,这部剧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对小人物的全面刻画。通过郭海萍等小人物的小故事所展现的小细节,反映了人性特点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大问题。我国的“小人物”占有很大比重,他们的生活,没有惊心动魄,常常以小细节展现着自己。关注他们,也就是关注观众,因为他们是青春怀旧影视剧生存、发展的肥壤沃土。小故事的娓娓动听、小细节的贴近性,很能强化青春怀旧影视剧的吸引力,它所蕴含的大道理,在小细节、小故事中润物无声地陶冶着观众的心灵,这就能实现青春怀旧影视剧的初衷,收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是我国青春怀旧影视剧在技巧上突围是不错的选择。endprint

(四)跳出爱情圈,回归青春本原

青春不等同与爱情,青春本意是指青年时代。青春怀旧剧“怀”的应该是某个特定时期的青年时代,而不是像我国目前影视圈中青春怀旧只“怀”爱情的怪象。韩国“请回答”系列的青春怀旧就展现了多样的青春,如《请回答1997》主打初恋与追星,《请回答1994》主打青春和友情,《请回答1988》主打亲情和家庭。我国的青春怀旧影视剧需要摆脱单一爱情题材,丰富故事内容,还原青春本色。

青年时代值得怀恋的确实很多:在情感上,有亲情,友情,师生情,邻里之情等等;在人生道路上,有志向确立、毅力磨练、事业追求等等;在责任担当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等等。我们怀念的,既有整个青春这个时段,也有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一个横断面,不能仅仅囿于“爱情”这个狭小范围,这会作茧自缚,难有作为。

结语

青春怀旧剧在我国能掀起收视热潮,原因是多方的:

首先是怀旧情结。怀旧情结中包含着文化因素,现实因素,自身因素。从文

化因素上看,自古就有怀旧的情怀。这样的文化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甚至在当前享受着优厚条件,还对孩提时代乡间泥土生活充满美好记忆。从现实因素上看,伴随改革开放、社会变迁,也出现社会治安、空气污染、伪劣商品等等不尽人意的现象,相比之下,很自然地对往昔那种单调无味但却安定闲适生活的向往。从自身因素上说,自己对一日千里、社会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不很适应,心理产生压力,甚至心生怨气,引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等等。

其次是青春情结。有对童年的生活的眷恋,有对时光流逝的追忆。怀旧,不仅是青年人,无论哪个年龄层包括老年人也不例外。但怀旧的聚光点却在天真无邪的青少年时代。这是因为:其一,那时不但没有生活重担压在肩上,还有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往往给每个人留下拂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充满着生活中最值得回味的因子。其二,青少年时代也是人生最活跃、有朝气的黄金阶段,上了年龄,生理上的种种老态龙钟,让人们不得不对青少年时代这一黄金阶段的百般羡慕。

怀旧情结与青春情结的融合,是对青春怀旧剧产生兴致的心理基础。而能生動形象展现怀旧情结与青春情结的,非青春怀旧剧莫瞩。对此,我们应该在青春怀旧剧上做足文章,相信给整个影视剧带来的将是一片灿烂!

注 释:

①记者韩垒.短片《老男孩》看哭网友 "筷子兄弟"引发集体怀旧,凤凰网,

http://ent.ifeng.com/zz/detail_2010_11/16/3128109_0.shtml.

②数据来源于豆瓣电影请回答1988(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

subject/26302614/(截止2016.11.04)。

③引自韩剧《请回答1997》第十二集台词。

④引自与韩剧《请回答1988》第十三集旁白。

⑤数据来源于中国票房网影库累计票房,http://www.cbooo.cn.

⑥引自豆瓣网网友短评,https://www.douban.com.

⑦引自新民晚报数字报-当今某些青春片为何变了味?http://xmwb.xinmin.cn/

xmwb/html/2016-02/16/content_15_1.htm.

⑧引自从“成人频道”到神剧制造机 看tvN的传奇10年_荆楚网,http://news.

cnhubei.com/xw/yl/201610/t3718241.shtml.

参考文献:

[1]陈举文.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10).

[2]刘子琪.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创作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6(3).

[3]金丹元.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述的反思[J].文艺研究,2015(10).

[4]倪学礼,李杰.驱逐灰暗 点亮生活——对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的若干思考

之一[J].现代传播,2011(7).

[5]游浩,车东轮.引领价值观 凸显真善美——电视连续剧《天堂秀》专家研讨会

综述[J].中国电视,2013(1).

[6]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许佳雯,作者单位为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黄丹,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

(责任编辑:富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青春睡不着
《一墙之隔》创作谈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