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怀古
2017-11-14赵德铭
◎赵德铭
五丈原怀古
◎赵德铭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南约20公里处,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十二年(指刘后主刘禅的记年号,即公元234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牛木马运输,据武功五丈原(当时属武功县),与司马宣王(即司马懿)对于渭(河)南,相待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岁。”
五丈原,实高50余丈,只是为了叫起来顺口,当地人将它称为五丈原。五丈原南靠秦岭,北临渭水,是一块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的坂原,诸葛亮庙就建在原畔的北端。
据《岐山县志》记载:诸葛亮庙建于元初,明清两代屡有修缮。其庙座南面北,呈长方状。沿庙而上,有山门五间,出檐挑角,古色古香,门上书有“汉室孤忠”“两蜀贤相”“南阳纯儒”12 个苍劲遒力的大字。门廊下,黄忠、严颜、赵云、马超画像威风凛凛。旁侧有一古石碑,碑文云:“丞相诸葛武侯,奉命伐北,驻军五丈原,魏人终畏蜀如虎。可惜天下祚汉,大星早陨。侯亡汉亦因之而亡,然侯之精灵,实于原凭依也。”也就是说,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精灵,至今仍不甘心地留在五丈原畔。
进得山门,便是献殿,殿内墙壁上,嵌着宋代名将岳飞亲笔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两碣四十方。石竭前有明太祖洪武年间御题石刻“纯正不屈,书如其人”八个潇洒草书。其字小者似拳,大者如斗,笔走龙蛇,形神兼备。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书写《出师表》以表对诸葛亮的崇敬,述发自己的心声。后人将这两碣四十方石刻,称之为五丈原“庙内二绝”。
穿过献殿,即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八卦亭,亭上悬挂着一幅古联。上联是:“亭号八卦,震宫龙,巽宫鸡,雕刻成象。”下联是:“原名五丈,山在后,水在前,包围若屏。”短短二十八字,将亭名的因由及地名的来历,说得明明白白。
再往前走,就是正殿,殿台高悬着“将相师表”的巨匾,两侧挂着”出将入相短兵五丈原,北定中原长眠一卧龙”的对联。殿正中龛内供着诸葛亮金披彩塑像,像高约丈余。诸葛亮头戴丞相帽,身披鹤氅皂绦,手持鹅毛扇,风姿绝世超伦。廖化、张苞、王平、关兴四员大将,分别肃立两侧。仿佛在俯首请命。随时准备出征。
原北侧陡坡下边,有上下两个水泉,上泉相传是蜀军用水的地方,下泉相传是蜀军饮马的地方。如今近2000年过去,泉水仍哗哗外流,温热清馨,一群农家妇女,在泉边洗衣逗乐,好不快活。
五丈原东南一公里处,便是古时的斜谷北口。当年诸葛亮五次从汉中出征伐魏,就是越过秦岭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从这里进入五丈原的。原东侧有一条小河,就是历史上的斜水。现在斜水两岸梯田层叠,青翠碧绿的坡地,即为当年诸葛亮分兵屯田的地方。诸葛亮初到五丈原时,先用他制造的“木马流牛”从斜谷道为大军运粮草。后为作长久打算,又命令部队在这里实行屯田,自己开荒种地,解决了口粮供应问题。
原东南十公里处的葫芦峪,是当年蜀魏交战的地方。诸葛亮在这里埋伏下了数万精兵,在山谷两旁堆满了干柴,设下了地雷,用计将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炎诱入峪中,本想用火将他们父子三人活活烧死。可惜当他们父子三人被烧得无路可走,无处可躲,正痛哭失声时,突然天降大雨,满峪火尽熄。诸葛亮不由得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哀叹。
原北渭水南岸的高店镇,即是当年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驻地“魏延城”。渭水北岸的三刀岭,是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安营扎寨的兵营。两军各居高临下,遥遥相望,中间又有天然屏障渭水相隔,易守不易攻。他们各自将营盘谋定设在这样的地方,见识超群,都不愧是一代名将,天下奇才。
“莫恨长星堕渭滨,出师未捷己沾巾。天应留得生司马,归作当年取魏人。”当我来到“落星弯”,读到明人高启的这四句诗时,那种“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心境,总算平静下来了。也许正是由于诸葛亮的早逝,才使司马懿父子得以结束三国长达60年的混战局面,使中国又走向统一,使人民免遭战乱之苦,又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秦岭山下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千百年来的悠悠往事,似已化为如梦的前尘。如今江山依旧,遗迹尚存。五丈原仍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凭吊,怀古寄思。
为了健康,学会控制 赵国明 编绘